視頻標簽:生活中的裝飾布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13.生活中的裝飾布-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13.生活中的裝飾布-北京市海淀區紅英小學
1.單元內容分析
《生活中的裝飾布》一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在這之前我們在三年級·上冊《色彩滴染》《美麗的染紙》以及三年級·下冊《色彩斑斕的窗戶》中學習了原色與間色的知識與運用;在三年級·上冊《四季如畫》一課初步感受自然界中四季色彩的冷暖變化,綜合以上知識,本課將進行冷色知識的學習。色彩的冷暖是小學階段比較重要的色彩知識。本課與四年級·上冊《快快樂樂扭秧歌》共同構成色彩知識中的冷暖知識系列,學生在學習了原色與間色的知識以及初步感受自然界中四季冷暖變化的基礎上,學習認識冷色,通過欣賞感受冷色,使學生體會色彩的冷暖變化,并運用冷色進行設計應用。
2.學習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設計技巧,具有一定的表現能力和探究能力,學生合作能力處在提升階段。冷色裝飾布很多都是運用在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作品上,比如靠墊、窗簾、裝飾畫等,增強了親切感。學生學會用冷色和連續紋樣設計裝飾布的的過程中,感受設計、創造的樂趣,保持對實用品設計的學習興趣。
3.單元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重點:學習了原色、間色、色彩冷暖的色彩知識;感受色彩冷暖變化。 難點: 巧妙運用色彩設計的作品,裝飾生活。
4.單元整體教學思路(可附教學結構圖)
第三部分:課時教學設計
課 題
《生活中的裝飾布》
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指導思想:
本課以《美術課程標準》為精神指導,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將以冷色為知識點的色彩知識融入生動的課程內容中,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突出應用性、審美性和趣味性,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本課的重難點,教學中,教師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和表現,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逐步形成對冷色色彩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以及技能的掌握。 理論依據:
本課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依據,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身參與體驗,引導他們通過自主提問、自主探究、觀察體驗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提升審美素養。
2.教學背景分析
《生活中的裝飾布》本課屬于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的內容。與本冊《色彩斑斕的窗戶》以及四年級上冊中《快快樂樂扭秧歌》一課共同構成色彩知識中的原色、間色及冷暖知識系列。本課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將以冷色為知識點的色彩知識融入生動的課程內容中,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突出應用性、審美性和趣
色彩知識單元
原色 間色 冷色 暖色
同類色和鄰近色 明度 純度
三年級上冊《四季如畫》
初步感受自然界中四季色彩的冷暖變化。 三年級上冊《生活中的裝飾布》
通過欣賞感受冷色,學習認識冷色,并運用冷色進行設計應用。
味性,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了解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同時初步學習連續紋樣的設計方法。引導學生設計的作品可以裝飾在生活,體現“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
3.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認識冷色,知道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初步感受冷色,能運用簡單的連續紋樣及冷色設計裝飾布。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直觀演示法(圖片、教師演示)、情景教學法(利用學生熟悉的情境和美妙的音樂)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利用小組合作拼擺的方式,學習利用連續紋樣和冷色設計裝飾布的基本方法。
(三)態度、情感、精神與價值觀:
在學習中感悟藝術與生活的關系。激發學生探索色彩奧秘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感情。 2.教學重點:
認識、感受冷色,知道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學習利用連續紋樣和冷色設計裝飾布的方法。 3.教學難點:
運用多種方法設計冷色裝飾布。
4.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可附教學流程圖)
教師活動
學習活動
環節一:視頻導入 教的活動1
1.讓我們一起跟著一段視頻走進大自然感受美景。
2.在炎炎夏日中,當你看到這些景色,會帶給學的活動1 1.學生欣賞與感受。
2.用詞語表達感受。你什么感受?
板書:涼爽 寧靜 神秘
設計意圖:
通過此環節的設置,引導學生感受藍色帶給學生的內心感受。發現自然之美。 環節二:認識冷色 教的活動2
1.你從這些景象里,看到最多的是哪些顏色呢?你能從色相環中找到嗎?
板書:藍綠 偏藍 偏綠
總結:那么這些偏藍偏綠給人涼爽感覺的顏色,我們把它稱為冷色。
板書:冷色 2.鞏固練習
(1)請你迅速從彩紙中找出冷色
(2)老師發現有的同學挑出了紫色,有的同學沒挑出來,你覺得紫色是冷色還是暖色?
(3)當它和紅色擺在一塊時,紫色確實能帶給人比較冷的感覺。但是,老師更換一個色彩伙伴。
學的活動2
1.學生欣賞與分析。
(4)大家再觀察一下,這個時候的紫色發生了什么變化,它還是一個純粹的冷色嗎?
(5)總結:紅與紫相比,紫就冷。 藍與紫相比,紫就暖。
色彩的冷暖是在對比中產生的,判斷一個顏色的冷暖,要取決于周圍的色彩。
2.學生對比觀察分析冷色。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比較,感受冷色的豐富,進一步了解冷色的特性,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環節三:生活中的裝飾布 教的活動3
1.下面請你打開教材,找到家居用品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冷色。
今天我們要學習運用冷色設計生活中的裝飾布。
板書:生活中的裝飾布
2.設計源于生活,需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好的眼睛,將美好變化成設計元素,運用到設計作品中。
下面我們跟隨一段視頻,一起發現美好。
學的活動3
1.學生觀察與分析。
2.學生觀察與思考,回答水果、花草、動物等
那些葉子、花朵、蝴蝶、雪花等等帶給我們美好的景物,都可以變成設計圖案運用到各種設計中。
浩瀚的大海中、茂密的叢林中,神秘的星空中或者我們生活的城市中,都可以找到可以運用的圖案設計。
你想在裝飾布中設計什么圖案呢? 3.圖案設計
怎么運用圖案設計裝飾布呢? (1)請找到教材中的這兩幅圖片
圖案的組合排列規律有什么不同? (2)下面這兩幅圖片,分別有幾種圖案?排列組合有什么規律?
(3)請你再觀察一下這幅圖案的顏色搭配有什么不同?帶給你什么不同的感覺?
3.學生探究分析發現規律 回答:
單獨的紋樣或一組紋樣按照一定規律給人一種視覺效果。
把一組圖案左右、上下重復組合,形成連續的圖案。
少許暖色增加了視覺的跳躍性,色彩變化更豐富了。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與分析,引導學習自主探究,大膽想象。
環節四:藝術實踐 1.藝術實踐要求: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彩紙設計一塊以冷色為主的裝飾布。 2.設計過程:
明確設計方向。(為哪設計?如家中靠墊、桌布、窗簾等。) 確定主題。(設計什么主題圖案?) 確定圖案顏色、大小、組合規律 合作分工創作。
設計意圖:
培養合作意識,學會和同學一起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設計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設計能力。 環節四:展示與講評 1、學生進行評價。
2、介紹小組作品的設計思路。 設計意圖:
通過評價,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學習效果評價緊密圍繞教學目標及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情感的生成。評價中既要關注學生作業中所反映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也要關注作業的創造性、多樣性。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評價中成為積極的參與者、成功者和自我反思者。 評價的方法:
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 評價的時機:
包括教學過程中的評價、作品展示的評價。 評價的要點: 你認為哪幅作品的
選材構思最有創意? 說一說自己的創作想法?
評價方法:通過展覽的方式觀摩作品,采用自評、互評和師生共評的方式評價作品,說出自己的設計想法,學習他人的優點,提出自己的建議,教師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對學生 作品及學生制作環節進行分析。通過展評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合作意識。
評 價 點: (1)學生是否抓運用冷色調為主和連續紋樣裝飾
(2)掌握多種方法設計冷色裝飾布。
6.教學設計特色說明與教學反思(300-500字)
1.本課通過視聽結合的方法與學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中多以形象思維為主,具體、新穎的圖像,引起他們的注意。在本課中“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為學生準備充足的圖片等教學材料,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發展,在創新中得到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運用對比觀察欣賞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感受與認識。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設計的作品可以裝飾在生活,體現“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
3.本教學設計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形成。把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強調了體驗樂趣、產生興趣,形成美術創作語言,發現創作之源。
4.教學過程運用遞進的探究形式,從引導性“自然欣賞”到主題性“生活欣賞”,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裝飾布在生活中帶來的美感,在學生好奇心的驅動下,不斷去發現,探索拓印圖案創作的多樣性。為不同潛能的學生創設更多的發展空間。用新奇的嘗試引發創作的情趣;在互動的環節中體驗樂趣、產生興趣;讓學生在趣中學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