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點亮小燈泡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點亮小燈泡》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認識小電珠的構造;知道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
2.初步認識電路的意義,即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
3.認識到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4.認識短路對電路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會連接簡單電路。
2.通過觀察小電珠連接的相同點,猜測電流在小電珠內是怎樣流動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問題進行猜想的方法;
3.通過畫圖記錄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會用符號呈現思維過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驗對周圍事物進行有目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悅。
2.意識到科學觀察與實驗需要敢于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3.增強學生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和安全用電的意識。
2學情分析
小電珠、電池和導線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四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有接觸,但對于小電珠的各部分的結構可能比較迷糊。在平時的動手活動中,他們也會把小電珠點亮,但方法一般是單一的,只知道能夠使小電珠亮,但不懂為什么會亮,也不知道簡單的電路組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經歷用導線、電池、小燈泡連接一個簡單電路,體會小燈泡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成的回路。”引導學生在豐富的學習環境中,通過對結構性材料的操作與思考,從而對“小燈泡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回路”這一科學知識的認知。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觀察了解小燈泡結構的基礎上,能正確連接電路。
【教學難點】理解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線,認識斷路和短路現象。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談話:我有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看?(出示小燈籠)再看一看(亮了),為什么會亮?
2.觀察燈籠內部,發現里面有小燈泡,小燈泡在亮著。
3.提問:小燈泡為什么能發光呢?
4.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當回小偵探,偵察一下小燈泡變亮的原因,親自點亮我們的小燈泡,有信心完成任務嗎?(板書:點亮小燈泡)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小燈籠引入來探究有關點亮燈泡的問題,既創設了探究情境,又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活動2【講授】觀察材料,認識構造
(一)觀察小燈泡
1.引導學生觀察小燈泡
要當好小偵探,點亮小燈泡,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識。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課件:小燈泡)小燈泡的結構是怎樣的呢?
2.學生分組觀察小燈泡的結構。
3.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4.小結:小燈泡上用玻璃做的外殼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屬絲叫做燈絲,玻璃泡下面是金屬螺紋,最下面的小黑點叫焊點。
5.提問:支撐燈絲的兩條金屬架又連在哪里呢?
(二)、觀察電池和導線
1.要點亮小燈泡,還要什么材料?(電池和導線)
2.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電池和導線。(課件出示,簡單介紹電池和導線的結構。)
3.提問;電池上有正負兩極,小燈泡上有兩個連接點,你覺得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嗎?請同學們大膽猜測一下。
【設計意圖】知道點亮小燈泡所需材料及其特點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點亮小燈泡以及認識電路。其中以認識小燈泡的構造為重點。通過用電池的兩極與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的關系引導學生大膽猜測,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活動3【活動】合作嘗試,點亮小燈泡
(一)小組合作點亮小燈泡
1.下面就請同學們用實驗箱里的材料點亮小燈泡,看看哪個小組最快把小燈泡點亮。(溫馨提示:能點亮或點不亮的都要把連接的方法畫下來哦!)
2.學生分組實踐。
3.學生交流方法。
①先請遇到問題(沒有把小燈泡點亮)的小組把問題拿出來讓大家幫忙解決,并把連接方法粘到黑板上。
②讓能點亮小燈泡的小組實物展示并在黑板上粘貼連接方法。
(二)分析點亮小燈泡的原因。
1.思考:現在黑板上有幾種不同連接方法,有成功點亮小燈泡,也有點不亮小燈泡的,是什么原因呢?(指著成功的圖)你們猜猜,這樣的連接為什么能點亮小燈泡呢?
2.學生小組內討論。
3.誰來說說你的猜測?(學生匯報)
4.小結:電池的兩個極與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連接,小燈泡就亮了。
(三)嘗試更多點亮小燈泡的連接方法
1.過渡:(指圖)兩極連兩點,小燈泡就亮了。這是一種連接方法,除了這種方法,想不想嘗試更多點亮小燈泡的連接方法?
2.小組嘗試其他的連接方法,并畫圖。
3.小組匯報。
(四)找出點亮小燈泡連接方法的共同點。
1.提問:(指著黑板)同學們看一看,這幾種點亮小燈泡的連接方法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2.歸納要點:大家說得非常好,我們再一次驗證了點亮小燈泡都要經過電池的正負兩極和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
3.兩極連兩點,小燈泡就亮了。是什么讓小燈泡亮的呢?(電)同學們想一想:小燈泡發亮時,電是怎樣流動的?(請學生到黑板前邊畫邊說。)
4.出示課件邊演示邊小結:電從電池的正極流出,通過導線從小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再經過燈絲從另一個連接點流出,順著導線又流回到電池的負極,這樣就形成了一條閉合的回路。這條路通了,燈泡就亮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電路。
(五)比較不同的連接方法
1.我們知道了讓小燈泡發亮的方法。黑板上還有兩個問題,誰來幫忙解決?
2.認識電路中兩種錯誤的連接方法:斷路和短路。(出示課件介紹)
3. 猜一猜:哪些會亮?哪些不亮?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接燈泡不會亮?(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對回路的理解從而對完整電路產生初步的認識,而對一些小組的錯誤連接讓學生自己找出原因,這樣更能鍛煉學生的“行”與“思”的協調聯動,從而加深學生對一個完整電路的理解。而斷路和短路是學生在點亮小燈泡的過程中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正確理解斷路和短路,有助于學生正確連接點亮小燈泡,也能增強安全用電常識。
活動4【講授】安全用電
1.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的小燈泡都給點亮了。同學們真了不起!我們在課堂上使用的都是電池,電壓比較小,不傷及到生命。那我們能不能直接用家里或學校插座中的電做實驗呢?請同學們閱讀書本第6頁的最后一段。
2.在生活中,電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不恰當地使用也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所以我們要懂得安全用電。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了解,進一步增強學生安全用電的常識。
活動5【活動】總結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新的問題?
2.課后請同學們回家做個調查:家中每月的最高用電量是多少?最低用電量是多少?我們能提出家庭節約用電的建議么?
【設計意圖】通過小調查增強學生環保、節能意識,體現“科學與人文”教育有機揉合的現代教育理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