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勞動小能手
所屬欄目:小學班隊會活動課
視頻課題: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小學主題班會《勞動小能手 班級主人翁》淮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安徽省淮北小學主題班會《勞動小能手 班級主人翁》淮北
主題班會
基本信息 | ||||
姓名 | ||||
學段 | 小學低段 | 學校 | ||
主題班會題目、背景、目標、準備 | ||||
班會題目 | 勞動小能手 班級主人翁 | |||
背景分析: 1、學情分析: 現在教授的是二年級學生。學生大多來自城中村拆遷區域,部分學生以老人代管為主,家長大多缺乏相應的教育理念。頗多學生過于溺愛,從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學生在學校亂丟垃圾、缺乏基本勞動意識,是缺乏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的表現。 2、主題解析: 2020年7月,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教育部印發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綱要》指出,要強化勞動觀念,弘揚勞動精神。將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注重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本勞動知識技能的過程中,自覺自愿、認真負責、安全規范、堅持不懈地參與勞動,領悟勞動的意義價值,形成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領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內涵與意義。 同時,《綱要》指出:面對低年級的學生,勞動教育要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注重培養勞動意識和勞動安全意識,使學生懂得人人都要勞動,感知勞動樂趣,愛惜勞動成果。指導學生參與適當的班級集體勞動,主動維護教室內外環境衛生等,培養集體榮譽感。 |
||||
班會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到作為班級的一員,對自己、對集體、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情感目標:培養集體榮譽感,服務他人的自豪感,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服務他人,服務集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行為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教室值日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
||||
班會準備: 學生準備: 1、在日常值日中熟悉值日流程。 2、學唱歌曲《打掃衛生好開心》。 教師準備:
|
||||
班會過程 | ||||
一、情境導入: 放學了,其他同學都已經送隊回家,還有部分家長在學校門口等待。家長抱怨:“又值日,每次值日,都要花半天時間”怎樣才能讓值日工作又快又好呢? 師:值日是我們每一位同學光榮的職責,但是有的同學值日時間拖的過長,值日過程不講方法,看的真是讓老師和家長心急。咱們班在過去一個月涌現了一批勞動小能手,親愛的同學們,你要不要來幫一幫那些還沒掌握值日技巧的同學呢?今天,我們進行一場勞動知識大比拼,看看誰會贏得今天的“勞動小能手”。 (板書:勞動) 設計意圖:情景再現,通過問題展現,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表現欲。 二、勞動知識大比拼 (一)掃 1、這是一間打掃好的教室,猛地一看,還挺干凈,但是在看不見的地方還藏有不少垃圾,我們把這種地方叫做衛生死角。你知道有哪些衛生死角呢? 預設:講臺下、墻角、兩個桌子的拼縫、抽屜里、黑板槽 2、這些衛生死角,你 實現從哪一個開始干起呢? 預設:抽屜在上面,要先清理抽屜,按照從上到下,如果先掃地再清理抽屜,抽屜垃圾還會掉到地上。 教師播放相關教室中容易藏垃圾的角落的相關圖片并點評。引出認真細心的優秀品質。(板書:認真細心) 設計意圖:通過呈現教室圖片,引領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讓學生明白勞動需要認真細心。 3、繼續觀察圖片,掃地的同學,除了掃地,還有什么工作沒有做? 預設:把桌子擺放整齊。 4、哪位同學能說一說,桌子擺放整齊,有沒有什么技巧? 預設:地面上有邊界線,兩個同學,左邊一個,右邊一個,一推一拉就好了。 師:教師播放相關圖片,并點評,整理桌椅體現出團結互助的優秀品質。創作童謠《桌椅擺放歌》,引領學生打著節拍合唱“桌子擺放要看線,墻磚縫隙和地面。兩人合作左右站,一推一拉真好看。”(板書:團結互助) 設計意圖:歌謠朗朗上口,編寫歌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讓學生在勞動中體悟團結互助的優秀品質。 (二)拖 1、繼續觀察圖片,思考教室地面還有什么工作沒有做? 預設:拖地。 2、拖地的技巧誰知道? 預設:倒著拖,前后拖 3、邀請兩位同學實驗員,現場對比實驗。(道具:拖把、毛筆、顏料。) 顏料涂在鞋上,通過倒著拖和正著拖兩種方式比較,學生自己整潔找到正確的拖地方式。 設計意圖:現場試驗,通過通過親自動手,現場觀察,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比較中,讓學生直觀感受,掌握技巧。 4、情景創設:拖完地,結果發現教室變臭了?為什呢?PPT圖片呈現,形成對比。 預設:因為拖把沒有清洗,也沒有懸掛。每天值日生結束值日都應該把拖把清洗懸掛。
設計意圖:邀請學生共同完成童謠創作。即檢驗了學生的勞動技能相關知識,更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激發學生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合唱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三)管 1、從教室出來,發現有人忘記值日了,請看圖片,他是誰呢? 預設:圖書管理員。 2、圖書管理員負責那些工作? 預設:1、垃圾清理 2、走廊衛生 3、圖書整理
設計意圖:邀請學生共同完成童謠創作。即檢驗了學生的勞動技能相關知識,更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激發學生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合唱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四)擦 1、每天擦黑板的同學的職責包含哪些方面? 答案:講臺,窗臺,黑板,黑板槽,植物角。 教師點評并播放相關PPT圖片。 設計意圖: 擦黑板的職務多而瑣碎,通過復述值日內容引導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認知細心的優秀品質。 三、勞動技能大比拼 師:打掃衛生看似簡單,卻充滿著勞動的智慧。一個優秀的值日生必然有著認真細心、團結互助的優秀品質。需要同學們勤觀察、勤思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到底好不好,讓我們手底下見真章!下面讓我們走近“勞動技能大比拼”環節。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么? 設計意圖: 總結勞動中所要具備的優秀品質,強調動手實踐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比拼趕超的積極性,為活動預熱。 比賽一:我擦,我擦,我擦擦擦! 教師提供小黑板水盆、黑板擦和濕抹布各一塊。 學生互評:學生評委點評。 學生自評:獲獎學生講解自己的工作流程。 教師展示PPT并點評:擦黑板是個精細活,要先用黑板擦或者干抹布再用濕抹布。如果上來就用濕抹布,等黑板水漬干了就會變成大花臉。抹布最后才能用來清理黑板槽。
比賽二:我理,我理,我理理理! 教師提供提前準備好的同等數量的雜亂書籍。 學生互評。 學生自評:獲獎學生講解自己的工作流程。 教師點評:封面朝外,形狀相同的書應該放在一。顯得整齊美觀。 師總結:一個小小的衛生工作,想要做到又快又干凈,原來還有那么多技巧需要我們好好學習研究,反復訓練。通過不斷鉆研和反復練習,讓自己的衛生技能不斷提升。 設計意圖: 通過競賽的方式對學生值日技能進行評比,在競爭中激發學生勞動興趣和比拼趕超的積極性,在比較中發現問題,總結勞動技巧。強調動手實踐的重要性。讓學生體會到看似簡單的一件事,真正要將其做好,做到極致,并非那么容易。需要認真地態度,還要反復鉆研。在學生的自評和互評中強化技能知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四、隨手凈——人人都是主人翁
預設:不亂丟垃圾,看到垃圾要撿起來。 師總結: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從小事做起。同時,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圍內清理垃圾也是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表現。班級就是我們的家,我們是班級的主人翁。保護教室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要愛護我們的這個“家”,讓他干凈又整潔。(板書:責任和擔當 班級主人翁) 2、合唱童謠《隨手撿》 。 3、教師提問:雖然今天我不是值日生,為建設一個干凈又整潔的教室,“我”可以做哪些貢獻呢? 預設:下課隨手撿垃圾、扶起倒得水杯、撿起掉的橡皮和鉛筆、放學自覺清理抽屜……。 不帶卡片、零食、飲料到學校,不把垃圾扔到地上…… 設計意圖: 通過小品表演和合唱童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直觀的表演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做班級主人翁,培養學生的責任和擔當意識。 五、總結: 1、齊讀習近平總書記語錄“一切幸福都源于勞動和創造。” 2、觀看班級全景視頻,感受教室的整潔和美麗。 3、學生談學習感受。 4、兒歌合唱《打掃衛生好開心》 設計意圖: 通過習近平總書記的語錄和視頻觀看,激發學生勞動的自豪感,讓學生明白幸福生活靠勞動和創造的道理,使學生樹立勞動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六:作業 寫一寫:結合自己的值日崗位,自創清潔衛生的歌謠!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興趣,錘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強化學生勞動技能。 |
||||
班會后延伸教育活動
設計意圖: 1、激發學生勞動熱情和自豪感。 2、家校共建,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
||||
班會反思 | ||||
今天,我班召開了以《勞動小能手 班級主人翁》為主題的班會。二年級的學生尚未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正確的勞動勞動技能。此次班會的目的,是想讓學生掌握班級值日的知識和技能,從身邊值日衛生做起,真正理解的勞動的意義,明白“一切幸福都源于勞動和創造”的意義,樹立班級主人翁意識,培養認真細心、團結互助、責任和擔當的優秀品質。 從內容環節上看,整堂班會課主要分為“勞動知識大比拼”“勞動技能大比拼”“觀小品和視頻談感受”等幾個部分,“勞動知識大比拼”由班級值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線索,分“掃”“拖”“管”“擦””四種職務分向進行。線索非常明朗,但三個部分的銜接過渡,還需要改進和錘煉,使之更加自然流暢,內容選材也比較符合小學,低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事例能夠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增加了趣味性,也是學生從案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形式上看,童謠編創貫穿課堂,是本節課最大的特色。這次班會課采取了多種形式,例如案例分析、童謠合唱、童謠編創、勞動實踐、小品表演等。多種教學模式的切換能夠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符合低學段學生的特征。本節課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掌握值日的基本內容,通過勞動實踐掌握值日工作的基本技巧,通過童謠編創和合唱,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主人翁意識,明白“一切幸福都源于勞動和創造”真正含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通過小品表演環節,學生表演惟妙惟肖,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引發學生最真實的情感體驗。 課堂氣氛上看,知識搶答,歌謠編創、歌曲合唱、勞動實踐、視頻觀看等交織進行,問題設置符合學生特性,整堂課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同學們回答問題較為踴躍。 從學生主體地位上來看,基本上能夠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去體會,讓學生去尋找,讓學生去發現問題,讓學生動手實踐、親身體驗,進而解決問題。 不足之處: 1、本節課各個教學環節之間不夠緊密,環節間的過渡有些生硬,不夠圓潤。 2、各個教學方法之間的開展較為膚淺,學生還不能有效的進行分工學習,課堂上感覺挺熱鬧,學生沒有發生更深層次的認知活動。 3、在40分鐘之內完成課堂教學,沒有能夠激發學生暢所欲言,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較弱,存在教師強加引導的情況,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鼓勵學生主動表達、學會表達。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