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征稅和納稅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經濟生活》必修一《征稅和納稅》福建省 - 三明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經濟生活》必修一《征稅和納稅》福建省 - 三明
1教學目標評論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增強學生國家觀念,增強主人翁責任感,牢固樹立義務意識,依法自覺誠信納稅,樹立權利意識,依法監督稅收的征管和使用,積極同各種違反稅法的行為作斗爭。
(二)知識目標
1. 識記稅收、稅收的基本特點、增值稅、個人所得稅。
2. 理解稅收基本特征之間的關系。
(三)能力目標
通過對各種具體稅種的學習,提高學生辨別比較能力、觀察分析實際問題.
2學情分析評論
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創設情境呈現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構建知識。
3重點難點評論
1.重點:①稅收的特征及其內在聯系;②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作用;③依法納稅的重要性
2.難點: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課堂導入評論
情境教學導入:創設《毛毛進城記》的故事:毛毛鄉下務農,第一次進城探親。一路上被永安的風光迷住了。毛毛在稅務局工作的表哥來接他。毛毛迫不及待的說:“表哥,永安城里真漂亮呀,你看那路多寬呀,花多漂亮呀!”表哥說“毛毛,今天表哥帶你好好看看我們永安城。”
場景一:暢游公園
表哥突然激動的說:“去年,永安市投資1.136億元的龜山公園提升工程項目。今年,永安市將投資9.6億元,推進城市建設管理項目,全力加快綠色智慧城市建設,其中,綠色智慧城市建設今年完成投資1.7億元,改造巴溪大道綠化帶、龜山公園沿河景觀等三邊三節點項目。
毛毛邊聽邊看,心里直嘀咕:這么多的錢都從哪里來呀?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共同得出結論——來自于稅收。
設計意圖:設計故事情景導入,引用學生生活場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并引出本框的主題。
活動2【講授】新課講授評論
活動探究一:現場調查:
教師活動:1.誰來征稅? 2.稅收來自哪里? 3.稅收最終用到哪里去了嗎?
4.征收稅收的依據是什么? 5.假如國家取消了稅收,將會出現什么狀況?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分別討論上述問題,2分鐘后各組展示成果。
活動3【講授】知識點評論
(一)認識稅收(板書展示)
教師活動:什么是稅收?學生根據課本找出知識點。
(板書展示)稅收的含義: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和交流:稅收的主體、目的、手段、依據和地位。
教師點撥:(1)有國就有稅,稅收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物質保障,是國家實現其職能的物質基礎。(2)有稅必有法,稅法是稅收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征稅與納稅必須依據稅法。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調查的形式,由具體事例到抽象的理論知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鞏固重點。
活動4【活動】情景探究評論
場景二:超市抽獎
表哥說“走,帶你去超市逛逛,給咱姨帶些東西回去。”他們來到佳潔超市,正值佳潔25周年之際,推出幸運大抽獎。毛毛運氣好,抽到特等獎,價值2000元的購物卡。去服務臺領獎的時候,客服中心人員說要先繳納400元的稅。
毛毛被喜悅沖昏了頭腦,心里不禁暗想:400元稅款不繳行不行?繳了400元稅后,國家過一段時間還會不會還給我?能不能與佳潔公司的領導商量下,討價還價,少繳點稅?
活動探究二:換位思考
教師活動:“假如你是表哥,你會怎么回答毛毛?”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分別討論上述問題,2分鐘后各組展示成果。
教師總結:教師啟發學生思維,共同得出結論。稅收具有三個基本特征。
(二)了解稅收(板書展示)
1.稅收的基本特征(板書展示)
①強制性。請大家想一想,沒有政權力量作后盾,強制人們繳納,能不能獲得?
學生活動:積極回答問題。不能。
②無償性。國家取得稅收收入,不需要償還納稅人,納稅人也不能提出回報要求。
③固定性。稅收是無償的、強制的,處理不好就會引發社會矛盾,因此,國家征稅之前必須依法律形式,規定好征稅對象和稅收數額之間的比例,不能隨意變動、征收。當然,國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稅收政策。
教師問:“稅收的這三個特征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
學生活動:閱讀討論。
教師點評:無償性要求必須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強制性、無償性決定了必須具有固定性。(圖形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設問的方式,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學生相互協作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并以圖表的形式展現知識點,能更深刻地理解稅收的基本特征的相關知識。
活動5【活動】情景探究評論
活動探究三:生活解惑
毛毛納完稅后,不禁思考:“表哥,我納的是什么稅呀?超市需要納稅嗎?”教師活動: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教師回答:個人納的是屬于個人所得稅,企業納的是增值稅
教師活動:根據稅收的征稅對象,目前我國的稅收分為五大類。在這些稅收種類中,影響最大的是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個人納的是屬于個人所得稅,企業納的主要是增值稅。下面我們重點學習一下這兩種稅收。
2.我國稅收的種類(板書展示)
(1)增值稅——作用(板書展示)
環節一:觀看視頻:關于我國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新聞。
教師活動:看完視頻后,同學們想一想,1.增值稅的征稅對象是什么?
2.“營改增”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點撥:增值稅是對企業增值額部分增收的稅,這樣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防止前一環節企業偷漏稅,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有利于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2)個人所得稅——作用(板書展示)
環節二:觀看圖片:我國個人所得稅超額累進稅率表
教師活動: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張圖,發現了什么問題?
學生活動: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活動:與增值稅的計稅方法不同,個人所得稅采用累進稅率的計稅辦法,就是個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納稅人個人收入越多,繳納個人所得稅越多。
教師活動:同學們想一想,個人所得稅這樣征稅有什么意義呢?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點撥: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導入,并引用豐富的教學方式:視頻、圖片等,通過學生合作探究的形式,理解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相關內容,并認識到經濟生活的稅收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活動6【活動】情景探究評論
場景三:餐廳索票
超市出來后,兄弟倆準備找個地方解決下溫飽問題,他們來到了一家餐館。
表哥說:“服務員,買單,記得開發票。”服務員說:“先生,如果不要發票的話,我們可以給您打九折!”毛毛說:“真好呀,吃飯還可以打折。”
教師活動:服務員的行為對嗎?為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點撥:拓展小知識:什么是發票?發票是消費者維權的憑證。購買商品索要發票,是間接的為國家的稅收作出了貢獻。
環節一:相關鏈接:肯德基等企業偷稅漏稅現象:據有關人士透露,麥當勞、肯德基每年在中國因為我們都不習慣要發票的原因而掠走將近20億元的稅收。20億,能增加多少軍備,能建立多少學校,能救助多少孤寡老人……
環節二:視頻案例:明星偷漏稅被依法判刑的案例。
教師活動:通過以上材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交流討論。
教師點撥:公民作為國家的一份子,要有納稅人的意識,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引發學生思考,并以直觀的反面素材,給予學生警示,進行情感教育。
(三)踐行稅收(板書展示)
1.依法納稅的必要性(板書展示)
(1)稅收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家賴依存在和實現其各項職能的物質基礎。
(2)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自覺誠信納稅,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也是公民愛國的具體表現。
圖表展示:
活動7【活動】情景演繹評論
活動探究四:情景劇場
演練要求:分角色扮演,同學生動演繹生活中違反稅法的行為。
教師活動:分析這四組表演分別屬于那種違反稅法的行為?并指出判斷的依據?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四組同學的表演屬于哪種違法稅法的行為?
教師點撥: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存在許多違法稅法的行為,我們要學會如何辨別區分。
2.違反稅法的行為(板書展示)
教師活動:連一連,把握四種違反稅法行為的特征。
3、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板書展示)
教師活動:今后,如果你遇到類似的事,你會怎么做?
學生活動:學生分小組討論,總結歸納。
教師總結:1.義務意識:要依法納稅,自覺誠信納稅。2.權利意識:公民行使監督稅收的征管和使用的權利,維護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場景的再現,學生角色扮演,親自體驗,增強學生的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并在實踐中做一個依法納稅公民,進一步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場景四:結束曲
毛毛坐上車準備回家,拉著表哥的手說:哥,今天我來了一趟,增長了好多知識,回去我要好好宣傳,不當個法盲。說完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活動探究五:情感體驗
教師活動: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談感受,談啟發。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學生自我闡述,不僅鞏固基本知識點,同時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活動8【活動】課堂小結評論
這節課我們首先認識稅收,認識稅收的含義,其次了解稅收的特點和種類,重點介紹了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知道了它們的征稅對象和作用。這能夠指導我們在經濟生活中正確地理解國家稅收政策和稅收意義。最后我們要踐行稅收,知道依法納稅的必要性,以及各種違法行為的表現和應受到的法律制裁。培養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具有依法納稅意識,自覺抵制違法行為,同時樹立權利意識,行使監督稅收的征管和使用的權利,維護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活動9【練習】課堂練習評論
(四)課堂作業(2分鐘)
1.下列對個人所得稅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它對調節個人收入有重要作用 B、有正當收入的公民都應交個人所得稅
C、公民的個人所得都在納稅范圍 D、實行累進稅率不利于社會公平
答案 A
2.下列屬于偷稅行為的是( )
(1)偽造、涂改帳本和票據 (2)威脅、圍攻稅務人員 (3)隱瞞銷售收入和經營利潤 (4)虛報出口貨物數量、價格騙取出口退稅款
A.(1)(3) B.(1)(4) C.(2)(3) D.(2)(4)
答案:A
活動10【作業】課后拓展評論
奇思妙想:擬定一個納稅標語,增強納稅人意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征稅和納稅”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人教版《經濟生活》必修一《征稅和納稅》福建省 - 三明”,所屬分類為“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人教版《經濟生活》必修一《征稅和納稅》福建省 - 三明”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