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征稅和納稅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征稅和納稅》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湖北省優質課視頻-武漢市第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征稅和納稅》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湖北省優質課視頻-武漢市第一中學
教學目標評論
知識與技能
知識目標:
1、稅收的含義、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理解稅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關系。
2、理解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3、結合生活事例,了解違反稅法的四種主要現象,樹立自覺誠信納稅的意識。
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準確地把握稅收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力和準確的認識有關稅收作用的理解能力;通過剖析一些違反稅法的事例,提高學生的比較辨別能力和實踐參與能力。
情感與價值
認同我國稅收的性質、擁護國家關于稅收的法律和政策,牢固樹立依法納稅光榮的信念,以主人翁的態度監督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同違反稅法的行為作斗爭。
2學情分析評論
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對一些社會熱點現象進行分析和評價。因此,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自主學習搜集資料的任務,比如關注新個稅改革——2011年修改《個稅法》;2014年公平稅負改革呼聲高,2016年加快個人所得稅改革,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等熱點材料,意在喚起他們的求知需要,這是學生能夠完成的。同時,由于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還很有限,因此,再通過課堂上的合作探究、交流討論、辯論思考等環節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發展需要
本框題設計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課前學生自主學習,搜集材料,關注時政熱點,到課堂學生探究思考,合作討論,分析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課堂中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使知識的生成水到渠成,思想的提升潛移默化,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
3重點難點評論
重點:稅收的含義及其基本特征及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難點: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違反稅法的四種行為的比較鑒別。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目標評論
知識與技能
知識目標:
1、稅收的含義、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理解稅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關系。
2、理解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3、結合生活事例,了解違反稅法的四種主要現象,樹立自覺誠信納稅的意識。
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準確地把握稅收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力和準確的認識有關稅收作用的理解能力;通過剖析一些違反稅法的事例,提高學生的比較辨別能力和實踐參與能力。
4.1.2學時重點評論
重點:稅收的含義及其基本特征及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4.1.3學時難點評論
難點: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違反稅法的四種行為的比較鑒別。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情境導入評論
幻燈片展示2016年夏天武漢城市內澇嚴重,開啟“看海”模式的圖片,引起學生共鳴。繼而問題導入:面對如此嚴重的武漢夏天“城市內澇”的問題,誰來出資解決呢?靠個人或企業行嗎?
生:不行,要靠國家。
幻燈片展示:武漢入選國家“海綿城市”試點,中央直接投資15個億興建海綿工程。師:政府不是物質生產部門,本身不能直接創造財富,那么這個錢主要從哪里來?
生:稅收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課題——《征稅和納稅》。
活動2【講授】合作探究一評論
問題探究:
1.為什么不能靠個人或企業出資興建“海綿工程”?
2.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公共服務設施是由政府出資的?
學生回答。
教師點撥:“海綿工程”城市基礎建設、 地鐵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周期長,投資風險大,靠個人和企業投資興建不現實。這就離不開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而稅收正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所以有國就有稅,但是國家能不能隨意征稅,沒有標準呢?
不行!會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增加民眾負擔,最終將會危及國家利益。所以有稅必有法。
由此問題引出稅收的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及三者關系。
教師進一步引導在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為物質基礎。因此,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情感價值觀樹立——敢于同違法的行為作斗爭,自覺樹立誠信納稅的正確價值觀
請同學們談談生活中遭遇的拒開發票,或者不開發票給小禮品等現象,用漫畫展示生活中四種違反稅法的現象。
幻燈片呈現四種違反稅法的現象——偷稅、欠稅、抗稅、騙稅相關知識的鑒別表,(圖表總結知識,條理清晰 )請同學們討論并簡單加以鑒別。
師引導: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活動3【活動】合作探究二評論
多媒體展示動畫(趣味橫生,活躍課堂氛圍)
人的一生有兩件事無法避免——死亡和納稅。——本杰明·富蘭克林
那么,你知道你都交了哪些稅嗎?
教師:根據征稅對象劃分,目前我國稅收分為五大類,共二十多種。其中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是影響很大的兩個稅種,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來探討與我們每個公民切身利益相關的個人所得稅。
一、個人所得稅
1.征稅對象
2.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雖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都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
3.適用稅率
①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如:工資、薪金所得。
②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如: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
4.個人工資薪金所得 繳稅計算方法
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
計算方法:
第一步: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標準
第二步:對照個人所得稅稅率,分段計算,加總求和
算一算:某人某月工資減去社保個人繳納金額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金額后為23500元,請計算他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
學生:第一步:23500-3500=20000元
第二步:1500×3%+3000×10%+4500×20%+11000×25% =3995(元)
二、熱點聚焦——關注個稅體制改革(設計理念: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視頻播放:新聞報道1—— “新稅法今天實施 6000萬工薪族免交個稅”
問題探究:2011年9月,新個稅稅法實施后,誰受益最大?學生總結發言:受益最大者:工薪階層的稅負減輕,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由此引出對個人所得稅的作用這一知識點的深刻理解。
視頻播放新聞報道2——“新稅法實施兩年來,個人所得稅淪為工薪階層稅”。
深入問題探究: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的哥爾柏(Kolebe)有句名言——說過:“稅收這種技術,就是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請結合新聞報道2談談你對現行個稅體制利弊的認識?并對未來個稅改革提出你的想法和建議?學生總結發言:現行個稅體制的利弊談
老師引導學生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著眼于未來個稅改革的走向,學會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進而鍛煉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視頻播放新聞報道3——“2016!個稅改革下半年將加速推進”。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未來個稅改革的進程,并解讀:
2014年3月,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要加快個人所得稅改革,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有關統計顯示,在全部個人所得稅收入中,近三分之二來源于中低收入家庭。社會上普遍流傳著一種說法:現在個人所得稅已淪為“工薪所得稅”。個稅淪為“工薪稅”顯然是一種不正常現象。個人所得稅的問題成為熱點,恰恰說明我國正走在建立依法納稅的路上。
2016年3月全國“兩會”上,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此次個稅改革總的方向是把11個分項綜合起來再分類扣除,而不是簡單按統一標準做工薪項下的扣除,并且會考慮抵扣 基本撫養、贍養、生計費用等。如此,我們期待未來個稅改革更好發揮個稅
對促進社會公平,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情感價值觀教育: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多媒體展示——稅收宣傳公益廣告 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稅收是實現國家職能的物質基礎;稅收促進發展,發展改善民生;關注稅收,共建美好城市和小康社會的意義。引導學生體驗到依法納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知識建構:見板書設計
活動4【練習】計算個人所得稅評論
計算方法:
第一步: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標準
第二步:對照個人所得稅稅率,分段計算,加總求和
算一算:某人某月工資減去社保個人繳納金額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金額后為23500元,請計算他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
學生:第一步:23500-3500=20000元
第二步:1500×3%+3000×10%+4500×20%+11000×25% =3995(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征稅和納稅”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征稅和納稅》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湖北省優質課視頻-武漢市第一”,所屬分類為“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征稅和納稅》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湖北省優質課視頻-武漢市第一”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