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音樂能告訴我們什么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湘文藝版音樂鑒賞第一單元第一課音樂能告訴我們什么_甘肅省 - 酒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音樂湘文藝版音樂鑒賞第一單元第一課音樂能告訴我們什么_甘肅省 - 酒泉
音樂的鑒賞
教學目標
第一, 能安靜、用心的聆聽音樂,體驗欣賞音樂的樂趣 第二,在聽賞音樂得過程中能說出《少女的祈禱》的基本結構;能夠在互動交流中用簡單的語言說出“音樂不能告訴我們什么”的道理 一、導入:
請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回答問題:音樂究竟能給人的生活帶來些什么?
了解音樂作品的立體層次 二、授課
1.欣賞《少女的祈禱》
提問:在這鋼琴曲中表現了少女的那些情緒?(1-2個詞語) 你聯想到了什么?主要表現形式是什么? 2.全曲聽賞
思考:你聽到了什么?幾個不同的部分? 3.主題聆聽
4.分段賞析:引子+A+A1+A2+A3+A4 了解變奏曲式結構 5.復聽全曲
思考:A、這首樂曲的基本情緒是什么?(優美、抒情、明朗、華麗、激動……)
B、優美的琴聲、波濤般涌動的音調,讓我們聯想到了什么? (少女的祈禱、沉思?回憶、思念?幸福的憧憬?熱切的傾訴?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2.活動:
5— 56| 5— 3| 4 ·5 43 |2 — —| 57 2 4|5·4 32|3 — —|3 — —‖ 你覺得這段樂譜的情緒是怎樣的? (歡樂 悲傷 激昂 抒情) 小結:
A、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理解、想象是各不相同的。
B、同樣的作品由于采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就能演繹出不同的情緒和韻味。
提問:音樂與繪畫、語言文學三者的藝術特征相比較有何不同? 繪 畫——具象性 語言文學——語義性
音 樂——非具象性和非語義性。 3.
交響組曲《山林之歌》第五樂章 夜
請思考問題:演奏的樂隊是什么樂隊?主奏樂器是什么?
音樂演奏時的情緒是怎樣?樂曲可以分為幾部分?樂曲的節奏有什么變化?
請你用散文或者圖畫寫下你對音樂的理解。
聆聽音樂片段,了解英國管、單簧管、和雙簧管音色的不同之處
4.聽辨選擇
①判斷哪個音樂作品能表現波瀾壯闊的景象 ②判斷哪個片段能表達出寧靜祥和的景象 ③判斷哪個片段能表達出熱烈歡快的情緒 ④判斷哪個片段能表達出高貴典雅的主題形象 5.聽賞《1812年序曲》
提問:曲作者如何用音樂的形式來表現俄法戰爭的? 提問:運用了什么樣的曲式結構?
6.教師介紹柴可夫斯基在音樂領域的貢獻及他在不同音樂領域的優秀作品,引導學生多多欣賞具有各國民族特性的音樂作品。 三、拓展與探究
美國作曲家科普蘭說:“音樂有意義嗎?——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有的’。你能用文字來說明它的意義嗎?——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不能’”。
1、難題就在這里,你怎樣理解科普蘭的話? 2、針對音樂的藝術特征,你又是怎樣理解的呢? 四、交流討論: 1.音樂能告訴我們什么?
2.如果音樂不能明確告訴我們,它究竟表現的是什么,那音樂的魅力又在哪里呢? 五、課堂小結:
1.音樂作品以五彩斑斕的音響,給我們帶來某種情緒的感受和體驗,
同時也能引發我們在聽賞過程中的聯想和想象。這種聯想和想象是豐富、多元的,并且因人而異。所以,樂曲本身不能明確告訴我們音樂具體表現的是什么。
2.正是基于音樂的這種非具象性和非語義性的特征,它能激發我們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能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也正是基于這些特征,它展現了音樂作為音響的藝術和時間的藝術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3.音樂是什么?
音樂是憑借聲波振動而存在,在時間中展現,并通過人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各種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的藝術。它必須通過演唱或演奏這個表演的中間環節,才能使聽眾感受到音樂的情感和意境,從而產生藝術效果,達到審美的目的。所以,人們常常稱音樂為表演的藝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