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Breaking,records
所屬欄目:高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九Book9 Unit 1 Breaking records Reading江西省 - 南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九Book9 Unit 1 Breaking records Reading江西省 - 南昌
人教版選修九第一單元閱讀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內容分析
本文選自人教版選修九第一單元。文章介紹了擁有最多吉尼斯紀錄的傳奇人物阿什里塔·弗曼(Ashrita Furman),主要講述了他的成就,成長經歷以及獲得這些成就的精神動力。這堂課對高三的同學很有意義,他們在努力的過程中經常會受挫,認為無法再堅持下去,有的會自抱自棄,中途放棄,而作者用阿什里塔的經歷向同學們證明,在實現夢想的路上精神力量比身體力量更有推動力,使即將面臨高考的同學在克服困難時有所借鑒。
而且這篇文章配的插圖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的是幾張卡通版阿什里塔的運動項目展示圖,動作簡單,好操作,可以讓同學們嘗試模仿。
2、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進入高三階段,在獲取文本基本信息方面沒有太大困難,但在閱讀課堂上面對這么長的文章,難以把握文章整體結構、概括要點。因此課堂上培養他們的分析、綜合、評價的思維能力顯得很重要,對文本的深層次解讀和高階思維發展方面,仍需要老師提供支架和足夠恰當的鋪墊,啟發引導。
3、教學目標、重難點
基于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分析,經過本節課的學習,期望學生能夠:
1)根據主題詞線索:成就---困難---通往成功的路,把握文章整體結構。(重點) 2)能學習阿什里塔的一些世界紀錄項目名稱并了解其中一些項目的困難之處。 3)能通過分析三個主題,得出阿什里塔的成功法則。(重點、難點)
4)能通過學生阿什里塔的成功法則,從而激勵自己走在成功的道路上。(重點)
4、教學方法:
任務型教學、小組合作教學
為解決教學重難點,教師組織小組閱讀活動和積極鼓勵性評價有機結合,促進閱讀升溫。一方面,通過兩兩合作或小組合作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發現、交流合作,使其以探索者的姿態投入到這篇人物傳記中,培養他們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歸納成功秘訣。另一方面,教師積極引導和及時評價,有助于激勵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有效觀察到學生的閱讀效果。
二、教學過程
經過多次磨課、評課、反思、研討等過程,這堂課的教學過程如下:
Step 1 Pre-reading
Let’s do some sports exercise on Guinness events. Do you know Guinness records? What
topics might be covered?
【設計意圖】在眾人觀摩下,學生難免產生緊張情緒,通過圖片導入并做出動作,引出吉尼斯紀錄話題,可以幫助學生緩解緊張情緒。接下來分享背景知識,及吉尼斯紀錄冠軍,引出今天的標題。圖片和標題是最先呈現在讀者面前是的閱讀資料,也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概括。“開展預測標題活動是在讀前環節幫助學生形成閱讀期等的有效方法,也是培養評判性閱讀思維的切實途徑(全穎潔,2013:39)”。為下面把握整體結構做鋪墊。 Step 2 While-reading
1. Go through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 what topics the author covers. Why are other
topics not covered?
【設計意圖】全文閱讀后,得出作者涉及的話題,并抓住題眼,分析作者全文布局的原因都是圍繞the road to break the records展開。
2. Summarize 2 topics by one word. Read Para 1-2: Which number strikes you? Why?
What’re the laws of success?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其中兩個話題,得出第一個主題詞“achievement”。通過分析第一、二段, “成就”,得出主人公的成功法則:堅持、夢想、創造力等。
3. Read Para 3- 7 :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these events? Are they childish /difficult?
Summarize the laws of success in groups.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分析這些項目的“difficulties”,得出成功法則:毅力、體能、專注、平衡力等。
4. Read Para 8-13 to answer: Is Ashrita a talent? What/Who helped him? Is his teacher a
great teacher? How did this teacher help him? What are the laws of success?
【設計意圖】通過細讀得知作者小時候體弱、不愛運動,激發繼續閱讀的興趣。通過分析成為運動員的原因,得出成功法則:閱讀、心靈導師的陪伴、信念等。
5. Read Para 8-13 to answer: when did he begin to understand the beliefs? Why? Infer how
old he is. And find out what keeps him trying to break Guinness records. Summarize the laws of success in groups.
【設計意圖】通過細節信息和推斷信息得出自從拿到第一枚運動會獎牌后,幾十年里“on the road”一直堅持打破吉尼斯紀錄的動力來源是對老師、對信念的虔誠。這也是另一條成功法則。
6. How does he thank his teacher? Why does he attach the words to the back of his
T-shirt? 【設計意圖】基于對老師、對信念的虔誠這一信息,繼續追問以上兩個問題,得出Ashrita的目及作者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啟發讀者、激勵讀者。這樣為學生搭建起由字里看到字外的臺階,為文里走向文外做好鋪墊。 Step 3 Post-reading:
What’s your dream? Do you have difficulties on the road to realize your dream? Which of these laws suits you? Why? Discuss your groups’ laws of success. 【設計意圖】最后遷移學生生活學習,引導他們通過學習Ashrita的成功法則,思考他們可以借鑒的地方。有效地加工文本,架構起學生、作者與文本的三方交互關系,讓文本的內涵與精髓深植于學生心中。 Step 4 Homework
1. Design a card of your life motto to attach to your desk, and share it with your classmates. 2. Sear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Ashrita and Sri. 3. Write a passage : Ashrita in my eye 【設計意圖】第一項作業是通過制作英文格言使今天課堂上的收獲的成功法則能聯系并落實到學生的生活中,第三項作業是要學生描述自己眼中的阿什里塔,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激發學生主動思考。
因課堂上時間有限,文體中提到的印度冥想術的文化知識和兩位人物的背景知識需要學生在課后補充,可以適當增加相應的文本中沒有提到文化形態,在下節課中將組織學生展示,同學之間的信息差可以豐富學生的相關知識。
板 書
New words unconventional mentor
PPT
三、教學特色
本次閱讀分成讀前、讀中、讀后三個環節。讀前導入課文圖片和標題,關注預測能力;讀中通過分析三個主題詞線索:成就---困難---通往成功的路,得出Ashrita的成功法則,關注三個主題詞的聯系,設問由易到難、層層推進、環環相扣。讀后啟發學生分享成功法則。本節課是團隊合作的產出,是智慧的結晶。學生、環境等諸多因素都影響著本節課的最終效果。完成授課后,教師對本節課進行了深入的反思,認為本節課有以下幾點較好的做法:
(1)全班身體運動,高效導入。
這篇閱讀篇幅長,關于吉尼斯項目的生詞多,因此如何高效引入話題,進入課文成為
關鍵。最初設計為展示教師的瑜伽照導到阿什里塔的幾項運動圖片,想從conventional引入unconventional,并用it’s... but...句型作為鋪墊,引出文中while.../yet.../in reality/however等句型,通過轉折、對比來培養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從多角度看待問題。但是評判性思維是高階的思維,需要其他的層次作為鋪墊(張年成等,2015:15),因此課堂一開如思維活動的生長點過高,導致課堂沉悶,思維活動沒有被調動起來。第二次設計為提問In our class, who can run fastest/ jump furthest?導到吉尼斯運動項目紀錄,這次設計看似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學生會很感興趣,但實際上學生對已有知識復現較少。
最后經過研討,為了更好地為后面閱讀做好鋪墊,第三次設計為直接用文章中的插圖導入,讓所有同學們起立做出動作,引出吉尼斯紀錄話題,緩解緊張氣氛。由模仿活動由原來的放閱讀中間換到放在導入,由原來的請兩三個同學做動作改為全班一起做。因為課前幾分鐘的課前熱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的前奏,使學生思維進入興奮狀態,迅速進入學習軌道,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這樣將多元智能中的身體運動智能用到全班,能在較短的時間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整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這樣更符合我們的閱讀習慣,因為閱讀過程是思維活動的熱鬧,后面閱讀需要安靜思考,效率提高了,效果更好了。
(2)抓住明線和暗線,圖表展示思維生長主陣地。
一開始,教研團隊在設計時從體裁、語言、文化、內容等方面想出很多好點子,也實施了很多活動。但重點都不突出,什么都想抓,結果什么都沒抓到。“教師應該知道一節課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一節課如果能解決一兩個問題,把這一兩個問題解決透了,就已經卓有成效了……線索承載著服務文體內容的重作,有時甚至是文本的精髓和作者的匠心所在”(張年成等,2015:19)。“閱讀體驗固然是一個閱讀的過程,卻不能只是時間的花費,而須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一次次的聚焦”(葛炳芳,2011:46)。因此,最后我們定在從線索出發,尤其是發掘這篇文章的暗線,又稱隱性線索。明線圍繞三個主題詞,即成就---困難---通往成功的路,暗線最初定為該人物的優良品格。但是還是沒有契合這篇文章主題,因此我們再次研究標題,最后暗線定為成功的法則。在這堂微課中細讀是基于前兩條線索,通過“整體---部分---整體”或“認知---理解---分享”等方式對文本進行處。
同時教師設計人生階梯圖,將三大明線主題詞“成就---困難---通往成功的路”清晰明了地標在人生階梯圖,把學生歸納、評價的有關暗線成功法則的詞板出在黑板上的圖表里,把文字信息視覺化和條理化。導圖中主干位置的關鍵詞體現了篇章的主要內容或話題,即內容圖式;導圖中“成功法則”下面的詞體現了篇章的細節,充分關注了語言知識,即語言圖式。通過圖表,文章就生動起來,學生思維清晰且豐富起來,也為后面學生闡釋和評鑒提供內容、語言和思維的支架。
(3)由淺入深設置問題鏈,重視學生主體參與,提高思維品質。
“閱讀是讀者與文本互動的一種信息加工方式,是讀者積極主動地在其語言知識及背景知識的參與下對文本的信息進行重新加工和建構的過程”(錢劍英等,2015:84)。這篇文章是人物傳紀,而人物分析是一種提升高階思維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理解力、推理能力、判斷力。教師通過從詞到句的變化,設置問題鏈。例如最初是展示型問題:Is Ashrita a talent? What/Who helped him? ,接著是參閱型問題Is his teacher a great teacher? How did this teacher help him?,最后是評估型問題 What are the laws of success? 引導學生對文章內涵深入思考。 學生對答案的預知程度由強變弱,識記理解到應用分析(闡釋)到綜合評價(評鑒)逐步提升,思維活動的層次由低級走向高級。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細節閱讀技巧,對信息查找、推理、判斷、評價,增強學生評判性思維的意識,最后學生的討論有學生的主體參與,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此外,本節課也有不足,有待改善之處,主要表現在在眾人觀摩下,學生難免產生緊張情緒,對學生發揮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師生互動中學生的回答時,教師應該給出及時的
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嘗試而獲得自信、成功的喜悅,進而成為更加積極的學習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