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Robots
所屬欄目:高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英語人教版選修7 Unit 2 Robots Learning about Language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英語人教版選修7 Unit 2Robots Learning about Language北京市大興區興華中學
課題
Book 7 Unit 2 Satisfaction Guaranteed
是否屬于
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 否
學科 英語
學段: 高二下學期
年級
高二
教材
書名: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英語選修7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節課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為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理論依據設計實施。基于課程的總目標,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過程既是語言知識與技能整合發展的實踐活動,也是文化感知與理解不斷加深,優秀文化品格不斷形成的過程,同時還是思想品格和學習能力逐步提升的過程。
閱讀的核心是對文本的理解,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維活動,讀者不僅要理解文本的表層信息,還要理解語言的深刻內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英語核心素養為出發點,本課通過文本的分析和解讀,以主題為核心設計由淺入深、相互關聯的任務,通過層層提問及有效追問,幫助學生對文本進行邏輯線索的梳理和主題意義的分析,將與主題相關的核心詞匯滲透到讀中和讀后的教學環節中。讀中設計從理解到應用的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深刻性,讀后設計從分析到評價再到創造的問題及活動來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從而引導學生的思維由低階向高階發展。通過不斷復現主題詞匯,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感悟、理解、識記和運用詞匯,在思維訓練中提升詞匯運用能力,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培養學生詞匯學習的策略,進而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
Robots是一篇介紹機器人的科幻小說,講述某公司試驗機器人Tony的故事。Tony來到Claire的家,幫她做家務,為她排憂解難,不但使她的家變得更有品味,而且幫助Claire克服心理障礙、重塑自身形象。文章重點描述Tony如何幫助Claire以及Claire對他感情的變化過程。這個過程以時間為主線,從Claire排斥Tony到信任他再到依戀他的過程運用了很多形容詞和動詞描繪她細膩、矛盾、恍惚的內心世界。
教學思路:
本節課為教學的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泛讀了文章,了解了主要人物和關系以及故事情節,并獨立完成了對Claire情感變化的梳理。第二課時在泛讀的基礎上進行精讀,主要關注文本的理解和欣賞以及語言的理解和運用。
首先,在理解層面,本課以Claire情感變化為導線對文本進行梳理與整合,把文本理解的重點放在對故事情節的梳理和對文章標題的立意理解上,在獲取并概括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層層提問及有效追問引導學生感知語篇內容、梳理邏輯線索、建構主題意義,實現信息的內化與應用。引導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分析文章對Claire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感悟科幻小說的戲劇性特點,培養審美情趣。小組采訪活動進一步拓展思維,引導學生理解本語篇不只是一個娛樂性的故事,啟發學生對機器人和人類關系的批判性思考。
在語言層面,通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相互關聯的問題及活動搭建語言輸出的支架,以提問和追問的方式不斷復現目標詞匯如:guarantee, alarmed, sympathy, elegant, absurd, awful, declare, envy, leave…alone等,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感悟、理解、識記詞匯,在描述女主情感態度的變化中運用詞匯。最后在思維訓練中提升詞匯運用能力,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學生情況: 1、基本情況: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文科班的學生,他們基礎比較薄弱,對英語學習有一定的興趣。學生的詞匯量較少,大部分學生能理解文章的表層涵義。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獲取事實信息,讀懂大意,但是口語表達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的能力欠缺。本課是關于人類和機器人的愛情故事,話題有趣,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但本文作為小說涉及多處心理和情感的描寫,如果學生只是停留在表層語言上,他們理解語言背后的意義可能會面臨挑戰。 課型 閱讀課
教學方式
任務型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
教學 目標
At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are able to:
1. sort out Claire’s emotional changes and orally report them using topic-relat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with supporting evidence;
2.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itle “Satisfaction Guaranteed”; 3. appreciate the vivid mental depiction of Claire;
4. dramatize different roles in a interview to show the main characters’ feelings and develop a critical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Robot.
教學重點 sort out Claire’s emotional changes and orally report them using topic-relat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with supporting evidence.
教學難點 1. appreciate the vivid mental depiction of Claire;
2. develop a critical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Robot.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
Activities
Intentions
Warming- up
(4’)
Enjoy a video in which the teacher interviews a robot.
引出問題:
Will it be possible for a human to fall in love with a robot? 1.老師模擬和機器人的對話,激發興趣。
2. 以貼近課文內容的問題創設情境,引入主題,激發思考。
While-
Reading (20’)
Task 1
Read to understand
Guide Ss to clarify Claire’s emotional changes towards Tony. Questions:
1.Why did C feel alarmed when she first saw the robot?
2.Why did T offer sympathy to C? (overweight, elegant) 3.How did T try to help C get rid of her sense of failure? 4.Do you believe a robot having soft and warm skin? (absurd)
5.Why did C scream, push him away and run to her room?
6. Why did T fold his arms and bend his face? (declare, envy)
※ Do you think C is satisfied with Tony? 1. 以層層深入的提問和追問來復現核心詞匯(劃線詞
匯),幫助學生通過上下文來以及近義詞法猜測和理解詞匯,提高詞匯學習策略。 2. 在梳理感情主線和相關
主題句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語篇內容,實現信息的輸
入。 3. 最后一問回顧到對文章
標題的分析,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以及對語言背后
所隱含的思想的理解,激發學生對機器人研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批判性的思考。 Read to appreciate
Ss read the paragraphs 5, 8, 9 that describe Claire’s automatic reactions together or individually.
齊聲朗讀優美語段,體驗語
言的生動形象,感悟克萊爾細膩、矛盾的內心世界。Task 2 Read to share (Pair work)
Ss report how C's emotions changed toward T to the class using as many words provided as possible.
口頭復述以達到學生初級輸出的預期效果,內化和運用語言。
Task 3 Read to create (Group work)
Ss work in groups of 4. Each of them will be assigned a role: reporter, Claire, Tony and Gladys to make an interview about the characters’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during the trial.
調動學生參與角色扮演,再現小說角色的情感經歷,利用課文資源表達觀點,鞏固核心詞匯。開放的對話給學生新的啟迪,引發深入思考。
Closure (1’)
End the class by judging the style of the article and showing two pictures of robots in real life.
Questions:
1.Do you think this story may happen in real life? 2.What’s the future of robots?
引導學生判斷文體類型并通過展示圖片引發對Tony未來與人類共存的深層思考。
Home- work
Make up an end to the story.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may help inspire you.
1. After Tony left Claire’s house, what might happen to Claire?
2. How would Gladys treat Claire?
3. When the company asked Larry to rebuild the robot, what may be Tony’s reaction? What would he do?
讓學生續寫故事的結局,是
語言的最終呈現形式。學生在開發創造性思維的同時,還要不斷加強個人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的修養。
Read to understand
Read to appreciate
Read to share
Read to create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亮點
1、發展學生思維的同時注重語言學習。
Book7 Unit2 Satisfaction Guaranteed一課,文章篇幅長,詞匯量大,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所以我將本次課設為閱讀的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學生通過泛讀文本弄清楚故事的主要內容和人物關系;第二課時將教學目標確定為閱讀文本的理解和核心詞匯的學習,將描述主人公心理變化的詞匯確定為核心詞匯。在細讀課文的環節中,緊扣主人公心理變化的主線,以搭建小梯子和繪制幾何曲線的方式使學生在文本中深刻理解核心詞匯以及小說的主題。不斷通過一系列why和how的問題和追問引導學生的思維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在課后的鞏固環節中,通過由學生編對話運用一系列核心詞匯來復述課文內容以強化詞匯的學習并加深閱讀理解。這些環節的設計都旨在促使學生能夠在詞匯循環學習運用的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主旨。經過這次備課和磨課,我更加深刻體會到了詞匯與閱讀二者的矛盾與統一。一方面,不斷插入的詞匯學習會打斷學生閱讀思維的連貫性,降低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若對詞匯完全放任不顧,又會導致學生無法準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由于這是一堂閱讀課,所以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我進行了適當的必要的詞匯教學。將詞匯教學融入閱讀中,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使學生的閱讀學習更加有效。 2、融洽的學習氛圍
整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態比較好,教師通過語言和肢體動作引導學生思索,并和學生進行積極真實的互動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也給了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要么齊讀,要么個人舉手讀,也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內化語言,所以學生真實地讀了進去,并在課堂上真實獲得了知識和情感。 3、創意的導入
課前導入部分老師和機器人的對話鮮活有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需要改進的地方
1、 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個別學生的合作不主動,個別小組出現“冷清”的場面。從教師的 度分析主要是教師的設計和引導不恰當、不充分或小組成員的編排不夠合理。從學生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學生還沒有掌握基本的合作技能,或者合作意識淡薄,角色的落實不到位。因此,教師既要注意到每個合作小組成員的合理編排,又要注意到自己教學內容的設計、話題的趣味性以及如何把學生的積極性真正的調動起來。
2、小組合作采訪的環節中學生用已學的核心詞匯進行表達的意識還不夠,教師應提醒或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得使用文中詞匯,這樣才能實現學以致用。
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擔心教學進度略顯嚴肅,這樣的情緒可能感染到了學生,以至于他們回答問題缺乏主動性,且一些學生由于緊張無法正確讀出單詞。今后,教師應寓情感與教學中,親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鼓勵的話語、適當的手勢會使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產生積極的情感投入和共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