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機械能,守恒定律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第四章第五節機械能守恒定律 -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第四章第五節機械能守恒定律 -北京市 - 順義區
《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設計
授課年級
高一
課型
新授課
授課內容 機械能守恒定律 課時 1
設計理念
本節課體現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在教師啟發幫助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合作學習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主動研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習方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學習。教師作為引導者和組織者,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時刻關注學生需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相互轉化的關系,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
及其條件,會初步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學會觀察實驗現象、學會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探究的意識以及總結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視頻(過山車)創設物理情景引入課題使學生產生對本節課的興趣,利用“碰鼻實驗”的學生體驗激發學生探究規律的欲望,從理論和實驗兩方面探究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例分析,消除學生對某些自然現象的神秘感,客觀的看待事物;同時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對動能和勢能間的轉化關系進行理論推導和實驗驗證
教學難點 對機械能守恒的判斷和應用 教學方法 1.演示實驗法 2.展示學習法 3.小組合作學習法
4.多媒體教學 教學資源
多媒體、單擺、泡沫球、打點計時器,交流電源,紙帶,重物,刻度尺,鐵架臺等
教 學 過 程
2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播放視頻:過山車運動
設問:過山車在運行過程中都具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各種形式的能量是否變化?怎么變?
過山車提升到高處后,即使沒有外加動力,為什么還能輕松通過后面的一個個的上坡完成一系列有驚無險的動作呢?
動能和勢能間有何關系呢?讓我們再來看一個實驗吧。
碰鼻實驗:鉤碼會不會碰傷鼻子? 1. 什么是機械能?
板書機械能的概念 舉出一些現實生活中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例子?
2. 為什么機械能守恒?在什么情況下機械能守恒?
給出一平拋運動的實例,找出運動中二
個位置的機械能之間的關系.
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做平拋運動,經過高度為h1的A點時速度為
v1,經過高度為h2的B點時速度為v
2,
寫出物體在位置A、B 時的機械能的表達式,并找出這二個位置的機械能之間的關系.
觀看,猜測
動能、重力勢能
上坡:動能減少、勢能增加 下坡:動能增加、勢能減少
提升到高處后,儲存了一定的重力勢能,下坡時重力勢能轉化成動能,上坡時重力做負功,使動能轉化成勢能
一名學生參與實驗,其余學生觀看,然后分析實驗現象
回答1:動能與勢能之和
學生思考、回答
回答2:沒有其他的能量參與
轉化
或者:只受重力作用
學生上講臺展示講解推導機
械能守恒的過程
3
剛才我們從理論上推導出了做平拋運動的物體機械能是守恒的,那么這個結論是否正確,我們再設計一個實驗來進行驗證。根據以下提供的器材,選取所需的儀器,設計一個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方案。 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交流電源,紙帶,重物,天平,刻度尺,鐵架臺。
理論推導和實驗驗證都表明在只有重力做功時機械能是守恒的。那么在只有彈簧的彈力做功時,系統的機械能還守恒嗎?
板書結論: 機械能守恒定律 1.內容:在只有重力、彈力做功的情形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發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2.表達式:
Ek1
+Ep1
=Ek2
+Ep2
3.條件:只有重力、彈力做功
提問:如圖,塑料泡沫球釋放后能擺動
到等高處嗎?為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實驗方案,并完成實驗 分析論證
書寫、記憶
不能,受空氣阻力做功,機械
能不守恒。說一說:哪些運動機械能守恒
跳傘員在勻速下落
球拍擊出的羽毛球在空中飛行 物體沿著光滑的斜面下滑
豎直彈簧懸掛的小球在上下往復運動
思考:如圖,用鉛筆擋住懸線,擺球還能上升到同一高度嗎?為什么?
如果圖中的擺線長為 L,初始時刻擺線與豎直線之間的夾角為60°,則釘子E與A點的距離至少多大,擺球擺下后能在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分析、討論、回答
學生可能會答能上升到同一高度,也可能答不能
展示并講解解答過程
板書設計: 一 、機械能 E =Ek +Ep
二、機械能守恒定律 1.內容 2.表達式 EK2+EP2=EK1+EP1
3.條件: 只有重力、彈力做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