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新課程新教材課堂教學優質課比賽《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0課《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一粒砂糖中的工業革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新課程新教材課堂教學優質課比賽《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0課《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一粒砂糖中的工業革命》
第10課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一粒砂糖中的工業革命
黃山一中 劉佳妮
【整體設計思路、指導依據說明】 | |||
本課目標: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和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理解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以及人類社會生活產生的深遠影響。 設計思路:課前預習階段讓學生歸納梳理教材基礎知識。課堂上,創設情境和史料分析,引導學生從史料中提取信息,分析工業革命的原因,掌握工業革命的經過,歸納工業革命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和歷史解釋的歷史學科素養。課后布置作業與教學反思。 |
|||
【教學目標分析】 | |||
一、時空觀念: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及擴展的時間及地域變化,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間及地域。 二、歷史解釋:掌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大工廠制度、壟斷組織、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等歷史概念。 三、家國情懷:通過對工業革命影響的了解,聯系實際,理解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及啟示。 四、唯物史觀:全面認識工業革命對人類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 五、史料實證:通過史料了解工業革命的背景、經過及其影響。 |
|||
【教材分析】 | |||
一、大單元結構:第五單元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在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和第四單元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之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相聯系,通過兩次工業革命一個以歐美資本主義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同時伴隨著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國際工人運動,亞非拉美民族解放運動日益高漲。 二、單元結構: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上升,資產階級逐漸確立多世界的統治,形成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和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為了鞏固自身的統治,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加深。《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理論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為工人運動指明方向,最終推動了世界歷史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三、本課結構:本課由“工業革命的背景”、“工業革命的進程”、“工業革命的影響”三部分組成,通過對工業革命的介紹,分析工業革命的背景和影響工業革命推動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和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 四、教學重難點: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及人類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課型:新授課 七、教學手段:多媒體、史料學習法、自主學習法 |
|||
【學情分析】 | |||
一、高一的學生已經學習了《中外史綱要上》,對高中歷史有了一定認知,具備一定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可以團隊合作,交流學習,自主完成課前預習。但是歷史知識碎片化,沒有完整的知識結構。 二、從初高中銜接看:學生初中對工業革命的背景、經過和影響等基礎知識有所了解,但沒有深入討論,缺乏探究學習的主動性。 三、從課前預習看:對于工業革命的影響認識不深,缺乏深入討論,缺乏閱讀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
|||
【教學過程】 | |||
教學活動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新課 |
給學生展示圖片——各種糖 設問:糖的工業化生產開始于什么時間? 引導學生聯系工業革命,進入新課教學。 |
學生思考糖和工業的關系。 | 用生活中學生最熟悉的事情調動他們對本課的興趣,在輕松氛圍中進入新課教學。 |
新課講授 ——糖的生產 |
展示一段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光影,提醒學生仔細觀看。 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765年,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投入使用,工業革命進入新階段,此后蒸汽機作為動力又被應用在交通領域和眾多生產領域,包括制糖領域。 過渡:馬克思曾預言:“自然科學正在準備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它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個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將取而代之。” 這個偉大力量會是什么呢?讓我們穿越時空去感受這個偉大力量。 展示一段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光影。 |
學生通過光影去感知兩次次工業革命的巨大成就。 | 培養學生認知歷史事件能力 |
通過觀看兩次工業的巨大成就,學生很明顯的感受到了兩次工業革命有著明顯區別,指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區別。 | 請學生自主研習、思考、比較。 |
此部分主要分析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以材料為主,體現核心素養中的史料實證,著力培養學生論叢史出的意識 新課講授過程中仍然以課本知識為基礎,在適當地方需提示學生閱讀課本材料。 |
|
二、 溯源·工業革命 ——糖的魅力 |
過渡:通過對工業革命的學習,學生知道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這與英國人當時的飲食習慣不無關系。當時的英國人可以說嗜糖成癖,為了獲取更多的糖,不斷對外擴張,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材料:“公元1000年時,很少有歐洲人知道蔗糖的存在;1650年時,英格蘭的貴族和富翁們嗜糖成癖;最遲到1800年,蔗糖成為每一個英格蘭人日常飲食的必需品;到1900年時,蔗糖在英國人的日常飲食里提供了近1/5的熱量。” 材料:十七世紀下半葉,牙買加開始成為世界砂糖生產中心……克倫威爾在1655年派軍隊占領了牙買加島……通過砂糖、煙草等殖民地生產的世界商品的貿易,可以賺取巨額收入,獲得極大的利益……英法百年戰爭后簽署了《巴黎條約》,意味著英國掌握了世界貿易的控制權,殖民地的財富會源源不斷地流入英國……英國因此日益成為‘富裕的社會’。 材料:圈地運動、殖民擴張、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等作為補充,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工業革命發生的背景。 |
閱讀材料,觀察圖片,了解英國人對糖的高需求。學生分析材料、思考、討論。 |
用學生熟悉的英國下午茶調動課堂氣氛,輕松進入對工業革命背景的討論。此部分主要分析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以材料為主,體現核心素養中的史料實證,著力培養學生論叢史出的意識 新課講授過程中仍然以課本知識為基礎,在適當地方需提示學生閱讀課本材料。 |
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工業革命的背景,并引導學生思考工業革命發生的根本原因。 |
思考:工業革命的根本原因。 |
滲透核心素養中的唯物史觀。 |
|
三、 劇變·工業革命 ——糖的力量 |
過渡: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接下來讓我們感受下甜蜜的糖的影響下的世界。 材料一:酥皮糕點、布丁、果醬面包、糖蜜布丁、餅干、果餡餅、小圓面包和糖果越來越多地現身于英國人的日常飲食中,而到1850年以后更是泛濫成災……在熱飲中加糖也成為一種習慣……在忙里偷閑的工歇時,在起床或就寢時,就著餐點喝杯茶、咖啡或者是熱巧克力(通常是茶)的習慣已經廣為流傳。 材料二:新式交通工具如汽車、飛機等。 材料三: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統治階段中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的總和還要大,還要多。 材料四:手工工場、工廠、壟斷組織的圖片。 材料五:大工業……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 以上分析的都是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的社會進步,那甜蜜的背后是否有苦澀呢? 材料六:哪里有蔗糖,哪里就有奴隸。 材料七:工人運動。 材料八: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 總結:科技讓生活更甜。 |
觀看視頻,結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工業革命的影響。 討論:以上這些問題都是由工業發展而引起的,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
以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滲透核心素養中的唯物史觀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內容。 工業革命所導致的問題應該由工業來解決,如產業升級等,以課本聯系現實,啟發學生思考 |
【課后作業】 工業革命后一系列社會問題如何解決? 請完成一篇300-400左右的小論文。 |
|||
【教學反思】 層層設問,步步引導,根據學情,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創設情境,師生互動,合作探究。對史料閱讀、概括、理解并運用。運用圖文材料,設置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了兩次工業革命的認識,培養學生歷史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和家國情懷。 不足之處: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