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七課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_濰坊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一 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七課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課件設計_濰坊第一中學
第七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教學設計
【課前活動設計】
課前和課外組織學生收看紀錄片《大國崛起》之大航海時代,了解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時代背景,開辟的主要航路等,為后面進一步學習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做好鋪墊。
【課堂教學活動】
新課導入:
以生活中的日常飲食(一盤熱氣騰騰的麻辣燙,足以滿足你的味蕾)入手,結合當今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導入新課。以貼近生活的設計連接起遙遠的歷史,讓歷史變得更觸手可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目標展示:
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的和基本要求
學習目標
1.知道新航路開辟所引發的人口遷移、物種交換基本史實;能夠梳理國際貿易三大海路中心的基本狀況;了解各國早期殖民擴張的方向。
2.通過史料、圖片、圖示等認識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
3.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
教材子目解讀:
了解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和內在聯系
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從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演變兩個方面入手,詳細深入分析新航路開辟在不同方面產生的影響。通過大量的圖片和材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人口遷移、物種交換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展示16--20世紀的世界人口遷移方向示意圖,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讀圖學史,分析人口遷移的特點和影響。
人口遷移推動了物種交換,展示圖片“哥倫布大交換”,指導學生認識什么是大交換?并結合史料歸納分析大交換的特點和帶來的影響。
圖片展示世界三大航路中心,說明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具體分析三大航路中心的具體貿易情況。
利用箭頭圖示的形式展示葡萄牙人的印度洋貿易和中日之間的絲銀貿易;歐洲殖民者得大西洋三角貿易;以及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和墨西哥之間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讓學生知道三大貿易的基本史實,認識三角貿易對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巨大影響,以及圍繞著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的形成。(對中國的影響)
展示15--17世紀,早期殖民擴張示意圖,讀圖了解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早期擴張的基本狀況,認識擴張和爭奪的過程,也是大國崛起的過程,16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最先崛起,但沒有抓住機會,成為黃金的漏斗。17世紀的荷蘭因商業貿易的繁榮而崛起,18世紀后半期對英國崛起,各國實力對比的消長,影響了國際格局的變化。西歐中心的世界市場和歐洲主導的世界格局開始形成。
利用材料、圖示、圖片材料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殖民擴張帶來的影響(對被侵略國家和地區、對歐洲、對世界)。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相伴而行,所以帶來的影響也是一致的。
對美洲和非洲:原有發展進程中斷;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打破;巨大災難。
對亞洲:亞洲的古老帝國也受到沖擊。
對歐洲: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 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
對世界: 相對孤立到整體;貿易由地區向世界擴展;西歐中心的世界市場和歐洲主導的世界格局開始形成;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變化等。
設計探究題目:從不同視角認識新航路是一條什么樣的路。總結歸納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進一步深化本節課的主題。
最后課堂小結:引導學生關注主干知識以及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德育升華:
海洋,伴隨著人類生生不息的成長!15世紀的西方開辟新航路,依托海洋孕育生長;而中國卻是故步自封,陸地與海洋漸行漸遠,封建大國日益衰落。所以海洋意識與海洋發展戰略,對每一個國家來說,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向海而興,背海而衰,這也是很多國家民族的歷史都證明了的一個事實。
當堂檢測:
主要設計選擇題回扣基礎,考查學生對本節課所學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1. 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煙葉、玉米和馬鈴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傳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馬、牛、驢等動物,以及先進的生產方式,則隨著歐洲移民一起進入美洲。這說明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B.殖民活動客觀上推動文明交流
C.新航路開辟帶來經濟繁榮 D.農作物種植不受地域影響
2.新航路開辟后,人類歷史發生了重大轉折。從全球史觀的角度看,這一“轉折”主要是指
A.歐洲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開始從分散走向整體
C.農業文明已經轉向工業文明 D.歐洲經濟發展開始超過亞洲
3.三角航程持續了數百年,雖然其間充斥著奴隸貿易的血腥,但對世界市場的形成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表現為
-
開始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貿易
-
刺激了美洲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的畸形發展
-
歐洲的剩余資本得以大量輸出
-
進一步促進了三大洲的商品流通
4.下圖是英國理財法院收藏的16、17世紀被投訴的市場違法行為統計表(單位:起)
市場違法行為類型;時間 |
1566年 |
1605年 |
1608年 |
1613年 |
囤積谷物 |
17 |
58 |
205 |
401 |
其他囤積 |
3 |
57 |
30 |
29 |
在市場和集市售賣 |
9 |
16 |
4 |
18 |
搶先批購 |
5 |
12 |
4 |
3 |
居中轉售 |
0 |
0 |
1 |
3 |
總計 |
34 |
143 |
244 |
454 |
這反映出當時
A.價格革命加劇市場秩序紊亂 B.國家推行 “重商主義 ”政策
C.商業革命擴大市場貿易范圍 D.國家立法化解了貿易糾紛
5.材料:
1492年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引發了一場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的大交換。有學者稱之為哥倫布大交換。歐洲移民漂洋過海來到新的土地生活,他們帶來的小麥、葡萄、馬匹、牛、豬等使得美洲食物和營養的供給快速增加;他們攜帶的傳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數量銳減。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番茄等作物在他們的傳播下也在非洲、亞洲和歐洲生根發芽。
——摘編自《新全球史》和《哥倫布大交換》依據材料,概述“哥倫布大交換”的表現,結合所學分析其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
參考答案:表現:農作物、動物、人口和病菌在全球范圍內開始傳播。(2分)
影響:促進了全球貿易的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2分)
【學生活動設計】
1.根據圖片、材料、圖示等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展示。
2.合作探究:從不同視角思考新航路是一條怎樣的路?
【學生評價檢測設計】
根據課堂學生聽講情況和回答問題反應以及課堂檢測作出評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高一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七課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_濰坊”,所屬分類為“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高一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七課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_濰坊”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