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氧化還原反應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新課程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四川省廣元第一課時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化學新課程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四川省廣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選自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中第三節的第一課時,在中學階段的基礎理論知識中,氧化還原反應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本節教材安排在這里是承前啟后,它既復習了初中的基本反應類型及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重要知識,并以此為鋪墊展開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較深層次的學習,還將是今后聯系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要紐帶。氧化和還原是一對典型矛盾,它們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過認真引導使學生逐步理解對系統規律在自然現象中的體現,又會幫助學生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學習化學知識。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已經接觸了許多反應,并已經掌握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把化學反應分為四種基本反應;從具體的反應理解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并沒認識到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特征;學習了化合價,理解了化合價的變化,但并沒有了解化合價變化的實質以及化合價的變化與得失電子之間的關系。
二、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從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角度判斷氧化還原反應。
2.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和本質。
2、過程和方法
通過提出問題、討論交流,揭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和特征,培養學生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交流、討論,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2.理解氧化跟還原的相互依存和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三、教學重難點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與本質
四、教學策略
教學方法:觀察法、討論法、提問法、講授法、引導發現法、總結歸納法、練習反饋法等。
教學主線: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及教學方法 | |
【引入】1、回顧初中化學中的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引出新的反應類型—氧化還原反應。 2、播放視頻-鐵的冶煉 刀劍如夢,引導學生總結,完成學案,書寫化學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
【回答】 【觀看視頻】 【填寫學案】 |
回顧初中知識,引入氧化還原反應 教學方法:觀察法、問答法 |
|
【精講點撥】 【提問】這個反應屬于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哪一類?能不能從初中學過的得失氧的角度來進行分析。 【板書】 |
【思考、回答】 分類的標準:得氧失氧 Fe2O3失去氧,發生了還原反應; CO 得到氧,發生了氧化反應。 |
鞏固初中所學的知識,將初中學的氧化反應、還原反應與今天講的氧化還原反應聯系起來。 教學方法:討論法、提問法、講授法、引導發現法 |
|
【過渡】 請大家再思考一下:在這個反應中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關系是什么? |
【討論、回答】二者同時進行 |
鞏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知識,引出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教學方法:討論法、總結歸納法 |
|
【小結】 PPT演示 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發生的,所以我們把一種物質被氧化(得到氧),同時另一種物質被還原(失去氧)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
|||
【過渡】 我們發現有的反應中并沒有氧元素參與, 所以用得失氧的標準來判定一個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是有局限性的。 請同學們觀察,在 Fe2O3+3CO==2Fe+3CO2的反應中,還有什么發生了變化? 【過渡】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不但有氧的得失,還有化合價的變化。 下面同學們看到導學案的探究,總結以下幾個反應的共同點。 |
【思考、回答】 化合價還發生了變化,鐵元素從+3價變成了0價,碳元素從+2價變成了+4價。 |
引出化合價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的變化,為新的定義做鋪墊。 教學方法:討論法、引導發現法、講授法 |
|
【PPT展示】共同點:以上反應中,都有元素的化合價升降。有的元素化合價升高,同時有的元素化合價降低。 | 【思考、填寫】 |
引導學生總結出氧化還原反應的共同特點。通過共同特點讓學生總結出氧化還原反應的新的定義。 教學方法:討論法、提問法、總結歸納法、引導發現法、講授法 |
|
【板書】氧化反應--失氧——化合價升高;還原反應--得氧——化合價降低。 | |||
【過渡】同學們能否從氧化還原反應的特點對氧化還原反應重新做一下定義。 |
【思考、回答】 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 |
||
【歸納總結】PPT展示 (1)、氧化還原反應的: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 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 ,元素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 (2)、氧化還原反應的判斷依據:元素化合價的升降。 |
|||
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
【練習】 思考完成回答。 |
通過練習鞏固以上學習內容,為以后深入分析氧化還原反應打下基礎。 教學方法:提問法、練習反饋法 |
|
【過渡】我們根據反應中有無元素化合價的升降把反應可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
教材勾畫 | 指導學生回歸教材 | |
【歸納總結】PPT展示 氧化還原反應: 有得氧、失氧的反應→有化合價升降的反應→? |
認真聽講 |
讓學生明確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加深及鞏固化合價升降與氧化還原反應關系的認識和理解。并提出問題:引起化合價升降的本質原因是什么? 教學方法:總結歸納法 提問法 |
|
【設問】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為什么元素的化合價會發生升降呢?要想揭示這個問題,需要從微觀的原子來分析一下。 【實驗】鈉和氯氣的反應 |
觀看視頻 |
分析電子的得失與化合價變化的關系。讓學生明確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 教學方法:提問法、講授法 |
|
【PPT】氯和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 認真聽講,并跟隨老師完成導學案探究活動二中第一部分的內容 |
由于涉及到微觀結構,學生在知識的建構上有一定的難度,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微觀模擬演示NaCl和HCl形成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與化合價升降的關系,從而更易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就是發生了電子轉移,理解氧化還原的相互依存和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教學方法:觀察法、討論法、提問法、講授法、引導發現法、總結歸納法、 |
|
【分析】 我們以2Na+Cl2====2NaCl為例一起來分析一下。觀察鈉和氯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鈉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因此鈉易失去最外層電子,而氯最外層有7個電子,得到1個電子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兩者相見恨晚,鈉把最外層一個電子給了氯,變成鈉離子,顯+1價,化合價升高了,發生的是什么反應?而氯得到1個電子,變成氯離子,顯-1價,化合價降低,發生的是還原反應。陰陽離子相吸,從而形成了氯化鈉。 |
|||
【總結】從氯化鈉的形成我們可以得到,化合價的升降是因為發生了電子的得失。 氧化反應——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 還原反應——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 |
|||
【實驗】氫氣和氯氣的反應 【圖示】氯和氫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氯化氫的形成過程 |
認真聽講,并跟隨老師完成導學案探究活動二中第二部分的內容 | ||
【分析】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反應,就是H2+Cl2=2HCl。對于氫原子,只有一個電子層且只有1個電子,想得到1個電子達到穩定結構;對于氯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它也想得到1個電子達到穩定結構,都想得電子,怎么辦呢?氫將電子移到中間,氯也將自己1個電子移到中間,這樣就形成一個共用電子對,對于氯而言,最外層有8電子穩定結構,對于氫而言,最外層有2電子穩定結構。但是,氯畢竟吸引電子能力強,所以,共用電子對會偏向氯這一邊的。所以氫顯示+1價,氯顯示-1價。 |
|||
【總結】從氯化氫的形成我們可以得到,化合價的升降是因為發生電子偏移。 氧化反應——化合價升高——電子對的偏離; 還原反應——化合價降低——電子對的偏向。 |
教學方法:總結歸納法 | ||
【提問】 現在明白化合價升降的原因是什么嗎? 【講解】 電子的得失或偏移用“電子轉移”來概括。所以引起化合價升降的原因是電子的轉移,這也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
【回答】 電子的得失或偏移 |
||
【歸納總結】PPT展示 電子的轉移(得失或偏移)引起了化合價的變化,這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
認真聽講 | ||
【延伸】視頻:銅鋅原電池 從宏觀的角度證實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或偏移。 |
|||
【課堂小結】 失電子 ![]() ![]() 得電子 ![]() ![]() |
理解,領悟 |
梳理本節課所學內容,加深記憶和理解。 教學方法:講解法、總結歸納法 |
|
【課堂練習】 |
思考,回答 |
通過練習,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教學方法:練習反饋法、提問法 |
|
這節課就上到這里,請同學們下課后完成課后習題,下課。 | 傾聽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