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氮的循環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魯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 氮的循環(第二課時)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化學魯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 氮的循環(第二課時)安徽省優課
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氮的循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知識脈絡
氮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節教
材通過閃電這一自然現象,激發學生思考自然界中的含氮物質,通過自然界中的氮循環,引出氮循環中的重要物質—氮氣、NO、NO2、氨、銨鹽、硝酸等,然后通過觀察思考、實驗探
究認識這些重要物質的性質、用途。在學習過程中了解人類活動對自
然界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
(二)知識框架
(三
)新教材的主要特點:
從培養學生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知識和能力出發,重點介紹重要代表物的性

質與用途,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環及人類活

動對氮循環的影響;
2、通過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認識N
2 、NO 、NO
2的性質;
3、通過觀察思考活動,認識NH
3、銨鹽的性質和NH
3的制備及銨態氮肥的使用問題;
4、通過觀察思考活動,認識 HNO
3的性質。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分析物質性質的能力;
2、初步體會物質的濃度對化學反應產物的影響,進一步認識實驗中變量控制的思想。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介紹合成氨發展的艱辛歷程,體會從實驗室研究到工業生產的過程,滲透化學與技術關系的教育;
2、通過介紹酸雨,光化學煙霧和富營養化等環境問題,了解人類活動對氮循環的影響,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知識上重點、難點
重點:氮氣、氨、銨鹽和硝酸的性質。
難點

:硝酸的氧化性。
(二)方法上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分析物質性質的能力,并使學生初步體會物質的濃度對化學反應產物的影響,進一步認識實驗中變量控制的

重要性。
四、教
學準備
(一)學生準備
1、預習第二節-氮的循環
2、查找氮循環的資料,小組合作畫出氮循環圖示,寫出短文。重點說明氮循環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質,它們是如何轉化的?
(二)教師準備
1、教學媒體、課件;
2、補充實驗。
五、教學方法
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歸納。
六、課時安排
三課時
七、教學過程
【引入】氨是氮循環中的主要物質,它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氨的主要性質和用途及制備。
【板書】
二、氨氣(NH3)
【
演示實驗1】 氨的噴泉實驗,并取試驗后的紅色溶液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管口,觀察。
【交流討論】用多媒體投影所要討論的問題: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思考、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完成下列表格
2、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你獲得了

氨的哪些物理性質?是通過什么現象獲得的?
3、氨的噴泉實驗原理是什么?
4、氨溶解于水僅是簡單的溶解過程嗎?由什么現象可以說明?
【補充實驗】將盛滿氨氣的試管倒置在滴有酚酞的水中,取下塞子,觀察現象。
【歸納板書】 學生歸納,老師點評

并板書。
一、氨的物理性質:
無色;有刺激性氣

味的氣體;比空氣輕;極易溶于水(1:7

00)。
二、氨的化學性質:
1、與水反
應:NH
3+H
2O

NH
3·H
2O (可逆反

應)
NH
3·H
2O

NH
4++OH
- (可逆過程)
氨氣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堿性。NH
3是中學化學中唯一一種堿性氣體,可以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常用于檢驗NH
3的存在。
【練一練】

[雙選題]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燒瓶中充滿干燥的氣體a,將滴管內的液體b擠入燒瓶內,輕輕振蕩燒瓶,并打開彈簧夾f,燒杯中的液體b呈噴泉狀噴出,最終幾乎充滿燒瓶。則a和b分別是( )
|
a(干燥氣體) |
b(溶液) |
A |
NO2 |
水 |
B |
CO2 |
4 mol·L-1NaOH溶液 |
C |
Cl2 |
飽和食鹽水 |
D |
NH3 |
1 mol·L-1鹽酸溶液 |
【學生實驗2】 氨和氯化氫的反應。先向一集氣瓶中滴幾滴濃氨水,立即蓋上玻璃片。再向另一集氣瓶中滴幾滴濃鹽酸,立即蓋上玻璃片。將滴有濃鹽酸的集氣瓶倒放在滴有濃氨水的集氣瓶上,然后抽去兩個玻璃片,觀察現象。
【交流討論】用多媒體投影所要討論的問題: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思考、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完成下列表格
2、氨除了能與鹽酸反應外,還能與硫酸、硝酸反應嗎?若能,請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演示實驗2中若將濃鹽酸用濃硝酸、濃硫酸代替,會觀察到同樣的現象嗎?
【歸納板書】 學生歸納,老師點評

并板書。
2、與酸反應:NH
3+HCl=NH
4Cl NH
3+HNO
3=NH
4NO
3 2NH
3+H
2SO
4=(NH
4)
2SO
4
【設疑】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3,是氮元素的最低價態,請從化合價的角度分析,氨還可能具有什么性質?它可能與哪些物

質反應?
氨氣具有還原性,可與氧氣、氯氣、氧化銅的氧化劑反應。
【學生討論】
【多媒體展示】氨氣的催化氧化反應
3、還原性:與氧氣、氯氣的氧化劑反應:
4 NH
3+5O
2 
4N

O+6H
2O (工業制硝酸的第一步)
【補充】
【設問】性質決定用途,氨氣的這些性質決定了它有哪些用途呢?
【多媒體展示】氨氣的用途
【歸納板書】三、氨氣的用途
【過渡】 這么重要的氨氣是

通過哪些方法可以制得呢?
【學生討論列舉,教師點評】
【歸納板書】四、氨氣的制取1、工業制法:
2、實驗室制法:
(1)反應原理:2NH
4Cl+Ca(OH)
2
2 NH
3 ↑+CaCl
2+2H
2O
【學生活動】類比實驗室制氧氣,組裝實驗室制氨氣的裝置。
(2)發生裝置——固體+固體 →氣體型
(3)干燥劑——堿石灰
(4)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5)驗滿方法——濕潤的紅色石蕊試

紙
(6)尾氣處理——用水吸收
(7)棉花的作用—減緩氨氣與空氣的對流,使收集的氨氣更純凈。
<討論>:用水吸收氨氣時,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如何防止這一現象的發生?
防倒吸裝置 (思考:下列裝置是否都能放置倒吸?)
說明:方案中的A、E、H不能放置倒吸,其他幾種都能達到放倒吸的效果,從裝置的簡約性和操作的安全性等方面的審美思考來看,使用G裝置最好!

【課堂小結】 學生整合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亮點:
1、把氨氣的制備移到此處與氨氣的性質一起講解,使知識結構緊湊完整,從氨氣的物理性質到化學性質,再延伸到氨氣的用途與制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更系統地了解掌握氨氣。
2、教師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真知,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實事求是的鉆研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還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興趣。
3、師生交流活動較多,很好地引導學生認真思考,積極討論并發言,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本節課的不足:
1、學生實驗時間有點長,導致整節課的時間有點緊張。
2、個別學生做實驗時不安要求操作。
改進措施:
1、課前提前安排學生設計實驗,并檢查預習情況。
2、平時多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并加強學生嚴謹求學的科學態度。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氮的循環”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高中化學魯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 氮的循環(第二課時)安徽省優課”,所屬分類為“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高中化學魯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 氮的循環(第二課時)安徽省優課”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