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氣的組成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中圖課標版高一第三篇專題8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大氣的組成《大氣的受熱過程》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地理中圖課標版高一第三篇專題8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大氣的組成《大氣的受熱過程》北京市昌平區第一中學(教案10.22)
課題:大氣的受熱過程
【課 題】
大氣的受熱過程
【教學目標】
1. 閱讀圖2-1-2和相關文字,說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的形式及特點;
2. 閱讀圖2-1-5和相關文字,說出大氣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的過程;
3. 通過文字—圖形—文字的相互轉換,分析大氣的受熱過程,并說出近地面大氣主要熱量來源是地面輻射;
4. 運用大氣的受熱過程圖解釋霧霾天氣晝夜溫差小的原因;
5. 若改變大氣某一成分(CO2增加,霧霾增加),分析其對大氣受熱過程的影響,
滲透人地關系應協調發展的地理學科思維。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圖表分析大氣的受熱過程
難點: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運用圖表分析大氣受熱過程,分析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地理現象
【教學方法】
啟發講授 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
【學法指導】
在熱點問題霧霾的引領下,認識到霧霾與白天氣溫與夜晚氣溫之間存在聯系,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文字 圖像 文字的相互轉化,使學生建立起大氣受熱過程的知識內在聯系,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圖解釋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地理現象,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體會人地關系應該協調發展的學科思維。
【教學手段和資源】
多媒體輔助教學 制作成PPT形式課件
【板書設計】
大氣的受熱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情景導入〗 ![]() 〖自主學習〗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 〖合作學習〗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大氣受熱過程分析 ![]() 〖解釋現象〗 ![]() 〖總結提升〗 |
![]() ![]() PPT展示: 北京地區霧霾天與晴天對比照片 霧霾的定義 北京市2014年10月6日—10日天氣狀況表 問題: 1. 霧霾的主要成分 2. 霧霾天氣時白天最高溫與晴天的最高溫大小比較? 并說明理由。 總結: 霧霾成分中的水汽和可吸入顆粒物可以阻擋太陽輻射,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其實大氣中除了水汽和可吸入顆粒物之外,二氧化碳、臭氧、較小塵埃都具有這樣的功能,即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問題:閱讀圖2-1-2和相關文字,完成學案“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 學生回答 將文字轉化為圖形
運用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圖解釋生活中現象 承轉:讀北京市10月6日—10日天氣狀況表 問題:霧霾天氣夜晚最低溫與晴天的最低溫大小比較? 為什么? 接下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環節,完成學案“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學生回答 ![]() 將文字轉化為圖形 總結大氣受熱過程圖(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 引導學生互評、質疑 對學生思維過程進行點撥 關注并及時解決課堂生成性問題 承轉:利用圖表分析大氣的受熱過程,完成學案第三部分內容 大氣受熱過程圖
規范文字表達 轉承:以上我們從文字—圖形—文字分析了大氣的受熱過程,接下來我們應用大氣受熱過程圖解釋霧霾天氣白天氣溫較低、晚上氣溫較高的原因, 大氣受熱過程圖
解釋霧霾對大氣受熱過程影響
解釋溫室效應原理 總結: 地球上存在一個厚厚的大氣層,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氣溫,使白天溫度不至于太高,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彌補了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使夜晚氣溫不至于過低,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縮小了日溫差,為生命存在提供了適宜的溫度,這說明自然環境影響人類活動。人類活動能否大氣受熱過程?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向大氣中肆意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改變著大氣的受熱過程,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霧霾等諸多大氣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威脅到人類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如何解決問題?人類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低碳生活、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等,努力使我們的人地關系回歸協調。 |
學生活動 觀察思考并回答 自主學習 思考回答 小組討論 思維碰撞 展示點評 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思考回答 |
設計意圖 由生活實際中的熱點問題入手,將霧霾與晝夜溫差聯系,激發學生興趣與思考 以學生為主體 體現生本課堂 思維過程外顯 培養學生文圖轉換能力 培養學生圖文轉換能力 培養學生利用圖表分析問題,學以致用能力 滲透人地關系協調發展的學科思維 |
大氣的垂直分層 | 削弱方式(反射/吸收/散射) | 具有削弱作用的大氣物質 |
主要被削弱的 太陽輻射線 |
![]() |
![]() |
![]() |
![]() |
紫外線 | |||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
1.各種波長輻射線 2.各種波長輻射線(可見光藍紫光最易散射) 3. 紅外線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