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安徽省思政課教師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安徽省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交友的智慧》第一框題《讓友誼之樹常青》蚌埠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交友的智慧》第一框題《讓友誼之樹常青》蚌埠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模板
學段 | 初中 | 展示單元 | 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 |
單元教學設計 | |
單元名稱 | |
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交往品質是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良好的交往品質和交往技能,可以幫助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友善”是對公民維系良好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的基本道德規范。本單元和學生一起討論交往的話題,引導學生了解中學生積極交往的意義,樹立主動交往意識,積極樹立以同情、關愛、道義為基礎的友誼。引導學生在交往中積極踐行“友善”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提高交往能力,營造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 |
|
重點與難點問題解析:相比兒童期的同伴關系,青少年期的同伴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友誼的主題由“以活動為中心”轉變為“以談話為中心”,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友誼成為自我探索和情感支持的重要場所,朋友之間的親密感也進一步增強。 這些變化一方面提高了中學生友誼的質量,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交友態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自己的交往需求和人際狀況有清楚的覺察;對友誼有合理理性的期待,培養正確的友誼觀;有一定的交往技能,能面對和處理人際沖突;會辯證認識網上交友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并能夠用慎重的態度對待虛擬世界的交往;等等,這些都是學生迫切需要學習的內容。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關注了學生成長的困惑,直面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給學生發展予以必要的幫助。 |
|
本單元由第四課“友誼與成長同行”、第五課“交友的智慧”組成。第四課、第五課各設兩框,每框一課時,共四個課時。 第四課“友誼與成長同行”由引言和兩框內容組成。以學生對友誼的種種困惑為問題,激發學生探尋友誼話題的渴望與興趣,引領學生走進友誼的天空。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通過“‘我的朋友’圖”的反思分享活動,引導學生深人梳理自己的交往現狀與朋友關系,讓學生覺察自己的交友特點及交友對象的變化,這是學生建立友誼的前提;通過“朋友影響力”圖、“友誼故事”的“探究與分享”活動,引導學生一起分享友誼故事,感受友誼的美好與力量,并把友誼的力量上升到理性的認知層面,體會朋友在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位置。第二框“深深淺淺話友誼”,通過“運用你的經驗”活動,首先讓學生直接從自己的經驗中體會到友誼有一-些共同的重要特質,“‘我’和李鳴的故事”以及“友誼與功利”的兩個“探究與分享”活動,通過討論、分享、體悟和辨析澄清,讓學生真正認同友誼的三個重要特質,即親密的關系、平等雙向、心靈的相遇。同時教材也從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友誼”“什么不是友誼”的問題。 第五課“交友的智慧”由引言和兩框內容組成。第一框“讓友誼之樹常青”,通過活動“你們是如何成為朋友的”,讓學生回顧自己建立友誼的經過,在上一課認識到友誼重要性基礎上,明確建立友誼要有主動的心態,需要開放自己。通過活動“對四個問題的討論”,進一- 步探討有關建立友誼的困惑,引導學生認識到建立友誼需要持續的行動。通過了解“有助于建立友誼的方法”欄目,掌握建立友誼的方法。然后,在學生已經建立友誼的基礎上,通過活動“我想對朋友好一點兒,該怎么做呢",引導學生體會建立友誼之后需要用心呵護友誼,思考呵護友誼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友誼需要精心養護,要學會付出。通過“‘我’和劉剛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悟理解他人、尊重差異的交友原則,能夠尊重朋友,給彼此一定的空間。通過回顧自己和朋友沖突的經歷,以及討論面對朋友的傷害時自己的處理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處理交友中的沖突甚至傷害。第二框“網上交友新時空”,通過活動“運用你的經驗”,讓學生分享網上交友的經歷,激發學習的興趣。然后,通過中學生“吳凡”在網上交友的兩個活動,讓學生辯證認識網上交友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既看到互聯網對交友的積極影響,也看到互聯網對交友的消極影響;通過把照片放網上以及見網友的活動,提示學生在網上交友要具有自我保護意識,要慎重對待將網上朋友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最后,教材分析了網上交友的利弊后,鼓勵學生學會在現實中與同伴交往。 |
課時教學設計 | |||||||||||||||||||||||||||||||||||||||||||||||||||||||||||||||||||||||||
課題 | 《讓友誼之樹常青》 | ||||||||||||||||||||||||||||||||||||||||||||||||||||||||||||||||||||||||
|
|||||||||||||||||||||||||||||||||||||||||||||||||||||||||||||||||||||||||
在同伴交往中,中學生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主動開放自己去建立友誼,以及如何去呵護友誼,處理交友方面的沖突和傷害,這是青少年面臨的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年齡小、社會經驗不足、情緒容易波動等,在朋友和友誼的問題上,學生能夠說出自己有哪些朋友,但并不一定明了自己的人際狀況,包括自己在他人人際圈中的位置;學生希望自己擁有好人緣,但并不一定懂得如何去建立友誼;學生都希望獲得真正的、持久的友誼,但并不一定能夠妥善地處理與朋友交往中遇到的問題。這些都要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學會理解、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分擔、學會批評、學會說“不”。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應該根植于學生的實際生活,探究學生的疑惑,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堅持生活教學理念。 |
|||||||||||||||||||||||||||||||||||||||||||||||||||||||||||||||||||||||||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能夠掌握呵護友誼的方法和智慧,學會調整自我,學會與朋友進行有效溝通。 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知道建立友誼的要求和方法,懂得怎樣呵護友誼。 |
|||||||||||||||||||||||||||||||||||||||||||||||||||||||||||||||||||||||||
教學難點:正確處理友誼中出現的沖突和傷害。 |
|||||||||||||||||||||||||||||||||||||||||||||||||||||||||||||||||||||||||
5.學習活動設計
|
|||||||||||||||||||||||||||||||||||||||||||||||||||||||||||||||||||||||||
6.板書設計 |
|||||||||||||||||||||||||||||||||||||||||||||||||||||||||||||||||||||||||
|
|||||||||||||||||||||||||||||||||||||||||||||||||||||||||||||||||||||||||
(1)基于對話,激發學生思考:有師生間的對話,在師生問答間,引導思考的方向,比如現場小調查,小采訪活動;有生生間的對話,在生生討論中,觸發思維的碰撞,比如小組討論,探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崇高在哪;也有與生活的對話,在叩問生活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對日常生活中小雅一系列交友困惑的探討。 (2)機智生成,涵養學科素養:通過春夏生于德、秋冬長于智、常青源于志,三個環節的設計,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引導學生掌握建立友誼和呵護友誼的方法,注重課堂生成,關注學生成長,實現學科育人。 (3)精選情境,引領價值內化:引用學生真實的交友困惑和友誼深厚的典范;管鮑之交,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進行深入探討,以實現價值認同和內化,落實課程立德樹人的要求。 |
|||||||||||||||||||||||||||||||||||||||||||||||||||||||||||||||||||||||||
教學設計是基于學生的真實困惑并加以整合,融入教學環節,做到了心中有學生、眼中有生活、課堂有生成。最初,我并沒有做到充分尊重學情,因為有些學生提出的困惑并不好解決。比如,我很喜歡某同學,但因為他的成績不好,我家長不準我和他交朋友等。有一些困惑,在課堂上我可能無法把握。所以,我選取了自己覺得能夠處理好的案例作為課堂討論情境。 反思二:關注科學性,推敲問題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了問題串,“與朋友交往需要哪些品質?什么樣的友誼才能堅守這些品質?友誼需要相互包容,是否任何時候都應選擇包容?除了道德準則,還有哪些實踐智慧?友誼能不能追求更高的志向”等。這些問題將課堂串聯,問題中還有追問,確實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但是這些問題的設置是否準確?呈現的結論是否正確?都要深入推敲。 |
|||||||||||||||||||||||||||||||||||||||||||||||||||||||||||||||||||||||||
對學生課前準備情況的評價:課前調查的表現和質量、預習作業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質量如何。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步驟。 對學生課堂參與情況的評價:對交友有關的話題,學生是否覺得有話可說,考查學生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發言次數和質量。如果分小組教學,可以從小組紀律、發言質量、小組合作情況及合作成果進行評價。 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布置一些項目作業,組織學生對本校、本班的學生交友狀況、困惑進行調查。例如,交朋友,怎樣做才算是主動?交朋友,任何時候都需要主動嗎?我對朋友好,可是對方不領情,還能繼續做朋友嗎?在課堂上討論交友的各種現象及困惑時,教師注意觀察學生提出哪些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認識到怎樣的程度,從而了解學生在交友方面的認識水平及解決交往中問題的能力狀況。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