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安徽省思政課教師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安徽省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的第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第一框《遵守社會規則》教學設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的第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第一框《遵守社會規則》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 |||
姓名 | |||
學段 | 八年級 | 展示單元 |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 |
單元教學設計 | |
單元名稱 | 遵守社會規則 |
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本單元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及“成長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強”和“心中有法”。通過對社會規則的陳述,意在引導學生懂得社會規則對個人、社會的價值和意義,同時在指出道德和法律是調節人們行為的兩種主要社會規則的基礎上,教材又從社會生活等多個角度引導學生提高道德修養,增強法治意識,從而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 |
2.單元目標與重點難點 單元目標:1.理解遵守社會規則和維護社會規則對于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2.能夠分辨是非善惡,學會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作出準確選擇,自尊、自愛、誠實守信 3.了解相關法律常識,掌握獲得法律幫助和維護合法權益的方式和途徑,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了解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增強知法、守法、用法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 單元重難點:1:遵守規則 2:尊重他人和誠實守信 3:預防犯罪與善用法律 |
|
![]() 單元設計思路:本單元由導語、第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第五課“做守法的公民” 組成。因此在進行單元教學設計時嚴格按照教材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從社會規則、道德、法律三個方面層層遞進,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從而增強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自尊、自愛、誠實守信。 課時安排:第三課兩框三課時,第四課、第五課各三框每框一課時。 ![]() ![]() ![]() ![]() ![]() ![]() ![]() ![]() ![]() ![]() ![]() ![]() ![]() ![]() ![]() ![]() ![]() ![]() ![]() ![]() ![]() 底線 ![]() ![]() ![]() ![]() ![]() ![]() ![]() ![]() ![]() 社會文明、國家興旺 訴訟 刑罰 善于斗爭 自我防范 |
課時教學設計 | |
課題 | 維護秩序 |
|
|
2.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對秩序、規則、有效參與社會等問題有所了解,但是受到人生閱歷不足、認知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的影響,往往存在認識問題不全面的現象,甚至有時出現知行分離的情況。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給予他們恰當的引導。此外,八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處于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的階段,這就需要在教學中考慮學生的實際,將抽象的概念和道理融于生活化的、可感知的情境中,借助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
|
3.目標確定
|
|
4.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社會秩序的作用 難點: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 |
5.學習活動設計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
環節一:導入新課 | |||||
教師活動 活動一公交站臺:寧等一趟車,勿搶一扇門(維護秩序)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池州九華山一日游,你們準備好了嗎?現在就出發,let's go !首先我們來到了公交站臺。(出示公交站臺兩幅圖片。) 思考:你選擇坐哪輛公交車呢?為什么?(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教師小結:無序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危害,沒有秩序,社會就會陷入混亂。所以要《維護秩序》 |
學生活動 觀察圖片,思考并回答問題 |
||||
設計意圖 通過對比兩張圖片,幫助學生直觀體會秩序是一種有序化狀態,開啟“生活—秩序”這一邏輯鏈條,并為“秩序——規則”這一邏輯的展開打下基礎。 |
|||||
環節二:社會生活有秩序 | |||||
教師活動 (一)社會生活有秩序 過度:那么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秩序?(學生交流討論) 師:PPT展示4幅圖片 思考:左邊的圖片體現了哪些方面的社會秩序? 教師小結:社會秩序的種類和含義 種類: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 含義: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 活動二紅綠燈路口:心頭常亮紅綠燈,手中握好生命盤 師:我們的車子來到了紅綠燈(展示交通堵塞的照片)思考:這種混亂狀況會造成哪些影響? 師:同學們,我們學校在放學時尤其是在下雨的時候,這種現象有嗎,現在我們來看看書P23探究與分享,分四組就兩個問題進行討論,比一比,看哪組成員找到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更多一些。 思考:①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混亂狀況? ②你認為應該如何改變這種狀況 教師小結:“無序”的出現在于家長、行人等各有其需要,又不能很好處理彼此需要間的關系,于是產生糾紛。無序帶給人們矛盾、障礙,造成社會混亂。我們每個人都有生存和發展需要,為了避免這些混亂、減少障礙、化解矛盾,就要求大家有序的占據一定的社會資源和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從而提高社會運行效率,因此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 過渡:交警的到來為我們疏通交通。除交警外生活中還有哪些人默默奉獻在崗位上,為我們維護社會秩序,創造良好環境? 教師小結:我們常說國泰民安——國家太平、社會運行良好,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社會秩序營造良好的社會運行狀態,在這樣的有序、整潔、安全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各項權益才能實現。因此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知識總結:社會秩序的作用 1.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 2.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
學生活動 觀察圖片,回答問題 理解社會秩序。 結合生活實際,討論并交流。 |
||||
設計意圖 通過感受生活情境“紅綠燈路口”和“校門口的交通亂象”,引導學生思考“混亂無序”帶來的問題,從反面揭示“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的道理,理解社會秩序的意義 |
|||||
環節三:維護秩序靠規則 | |||||
教師活動 過渡:社會秩序是我們安居樂業的保障,但是,良好秩序的實現不是憑空產生的,需要去制定和遵守規則,靠規則維護秩序。
(1)種類:人們約定的原則、勞動合同、紀律、法律、道德等。 (2)含義: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 師:知道了什么是規則,那么去買車票時,應該遵守什么規則呢?(展示圖片) 2、活動三售票窗口:你我文明 “一米”之距 談談你的心境:若你是購票者,等候的人與你圍擁時,你有何感受? 那你知道這時需要一個什么規則嗎?(PPT介紹一米線) 教師小結:規則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安排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關系,;如何作為社會一員享有權利,承擔責任,處理好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從而使大家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得其所。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 3.活動四火車上:遵守法規 安全文明 師:當我們來到了火車上,看到了這一幕(圖片)請你評價一下霸座男的行為,猜猜結果會怎樣? 視頻:“霸座”后承擔的相應責任。 教師小結: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社會規則明確了當有人破壞秩序時該如何處罰,從而保障社會的良性運行。對違反社會規則行為的處罰,既有法律、紀律等規定的強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風俗等包含的非強制性手段。 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遵守規則。 知識總結: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 1.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 2.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
學生活動 學生思考,個人自由發言 觀察圖片,思考問題 觀看圖片和視頻,明白維護秩序靠規則 |
||||
設計意圖 通過“一米線”這一規則,以小見大,幫助學生感受社會規則是如何明確社會秩序內容,讓社會生活各方面,各要素處于有序狀態的。同時通過“霸座男”視頻,幫助學生感受社會規則如何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從而增強規則意識。 |
|||||
環節四:社會秩序我維護 | |||||
教師活動 過渡:現在,我們來到了九華山風景區,看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這些行為你有嗎?(展示圖片) 活動五景區:萬水千山總是情,文明旅游傳美名 拓展空間:我們來到了九華山景區,我們要遵守哪些規則?如何做一名文明的旅游者? 文明公約:向陋習說不 為文明點贊 |
學生活動 觀察圖片,對照自省 思考并回答問題 |
||||
設計意圖 通過圖片了解旅游景點文明旅游需要遵守的規則,有助學生知行合一將對“規則”的學習運用到學習生活中去 |
|||||
6.板書設計![]() |
|||||
|
|||||
|
|||||
9.教學反思與改進 1、效果:本節課通過圖片情境新聞等展示料生活需要規則維護秩序靠規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了解了社會秩序的重要性,社會規則對社會秩序的作用。從教學反饋來看,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2、收獲:通過一條主線講教學環節串在一起,條理更加清晰,學生的印象更深刻。生活和課本融合一起,體現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生活性。同時最后的實踐活動樹立了行為引領。 3、改進:①在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還不嫻熟,需要向人學習。 ②對一些學生理解不是很容易的地方,需要我多揣摩,轉化一下語言,讓學生能聽懂。 ③ 課堂中在討論或回答問題時,要思考如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想好評價手段,服務課堂。 |
|||||
10.學習評價設計 [當堂檢測] 1.在課堂上不能隨便講話,在圖書館要保持安靜,在公園游覽不能攀折花木,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這表明( ) ①生活處處有規則②有了規則就失去了自由③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④規則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城市保有的車輛日益增多。在上班高峰期的某些十字路口,盡管人多車雜,但只要行人車輛遵守交通秩序,各行其道,道路也不會形成長時間的堵塞。這說明 A.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學會禮讓 B.車輛要注意避讓行人 C.規則使得社會生活處于一種有序化狀態 D.行人應一律避讓通行車輛 3.無論是游戲還是比賽都要有規則,社會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則,它像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我們。關于社會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約定 ②青少年年齡小,與社會規則無關③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紀律、道德、法律等④只在公共場合才有規則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在一些體育比賽中,有的運動員為了提高成績,鋌而走險服用興奮劑,但是這種行為違反了禁用興奮劑的規定,所以被查出服用了興奮劑的運動員最后都受到了處罰。這說明( ) A.社會秩序包括多項內容 B.沒有規則,就無法游戲 C.要想公平地開展體育比賽,就離不開規則的制定和執行 D.有了此類處罰,就沒有人再違反規則了 5.在學校里,要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走路時,要遵守交通規則。作為國家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規。這些都是社會公共生活的規則。因此,遵守公共生活的規則,就是要遵守國家明文頒布的規定。請對上述觀點加以評析。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