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單音與和聲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共奏和諧樂章》第七課第1課時單音與和聲-建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共奏和諧樂章》第七課 第1課時 單音與和聲-建設兵團
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共奏和諧樂章》
第七課 第1課時 單音與和聲
【教材分析】
本課包括兩個內容:“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和“讓和聲更美”。從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產生的矛盾入手,鼓勵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分析集體生活中遇到的沖突,引發思考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辯證關系,并在探討中探尋解決沖突的辦法。
【學情分析】
在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中,學生沖突時一種常見現象,七年級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急速變化的時期,他們可能從積極投身集體活動轉變為與他人發生沖突。沖突的認識和解決過程不僅是學生掌握處理沖突的方法和技巧的途徑和手段,也是集體發展的動力。 【教學目標】
1、知道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有一致有沖突,找到化解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沖突的辦法;明白如何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知道堅持集體主義。 2、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分組討論與案例分析,提高學生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的能力。
3、初步樹立面對集體時的規則意識和集體主義的大局觀念。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處理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教學難點:樹立大局觀念,堅持集體主義。 【課標依據】
1、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主動參與班級與學校活動,并發揮積極作用。 2、有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感受學校生活的幸福,體會團結的力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電影《音樂之聲》精彩片段欣賞,體會單音與和聲不同的感受。 自由暢談感受,體會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師:我們每個人與集體就如影片中每個人的單音與集體發出的和聲一樣,個性不同,卻能奏出最美妙的和聲。是不是所有的單音都能奏出美妙的和聲呢?在實際生活中,有些時候我們的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會有出現沖突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呢?我們通過“單音與和聲”這節課的學習來找出解決辦法。 二、新課探究
(一)自主學習:分組根據自學指導在書中勾畫相應知識要點 1.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關系
2.如何面對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沖突? 3.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 4.如何讓和聲更美?
5.如何處理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6.在集體中如何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 小組交流、形成共識。小組匯報,完成筆記。 (二)目標導學一: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 1、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一致與分歧
活動一:材料分析(多媒體出示此材料及問題)
小明是某校八年級(2)班的學生,他不但學習成績好,會彈鋼琴,而且還懂計算機,一天,學校要舉辦藝術節,這可是一個嶄露頭角的大好機會。多才多藝的小明自然興奮不已,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大的計劃:參加藝術節的個人鋼琴比賽,表演鋼琴獨奏。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藝術節上一鳴驚人。可是,沒過幾天,班主任老師找到他說:“小明,跟你商量個事情,咱們班很想在團體合唱中拿大獎,我不想采用錄音伴奏,你來擔任鋼琴伴奏好不好?這樣將會更有特色。”小明猶豫了,要知道,團體賽在個人賽之前,伴奏要陪同學們練習,很浪費時間。這樣,哪里還有時間練習自己的參賽曲目呀?如果答應了,個人賽的成績勢必受到影響。 問題:
(1)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提示:個人意愿與集體意愿出現了分歧,個人與集體的需要不同(2)小明此時應怎么辦?請說出你的主意及理由。
提示:小明應遵從班主任老師的安排,擔任班級合唱的鋼琴伴奏,同時也參加個人項目的比賽。當個人意愿與集體要求不一致時,應該按照集體要求辦,同時找到二者的平衡點。
教師講述:在這個案例中,小明的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出現了分歧,當沖突發生時,我們要服從集體的共同要求。
典型習題分析:王芳同學想要參加學校的器樂班,但器樂班的活動時間與班級的大課間活動時間相同。她是班上的體育委員,學校規定大課間活動時各班體育委員必須要在活動場地組織本班同學,否則,班級值周考核扣兩分。上述材料主要說明( )
A.個人意愿有時與集體規則相沖突 B.學校大課間活動的規定不合理 C.學校為學生提供了發展興趣特長的平臺 D.王芳不愿意參加大課間活動
教師小結:我們要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我們就可能找到解決沖突的平衡點。 2、化解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沖突 活動二:探究與分享
(多媒體出示課本63頁“探究與分享”)
(1)如果不服從這些要求,可能給集體帶來什么影響?
提示:無法保證正常教學秩序,造成局面混亂,集體無法正常運轉 (2)如果不服從這些要求,可能給個人帶來什么影響?
提示:個人的學習環境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同學的個人意愿無法實現
教師小結: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不是完全對立的,集體規則與我們的個人意愿一致時,我們要積極遵守和維護,那我們究竟要不要死守規則呢? (二)目標導學二:讓和聲更美 活動三:辯論賽
正方:死守規則最重要,無視規則是胡鬧 反方:修改規則最重要,大家滿意才是好
正反方辯手各三人,一人主持。 辯論時間5分鐘,以自由辯論為主。
教師講述:俗話說:眾口難調,在很多情況下,因為個人與集體的需要不同,導致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出現了分歧和沖突,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能夠遵守集體規則就顯得尤為可貴。但個人意愿并非總是要屈從與集體規則,當集體規則不合理時,理應不斷修改、不斷完善,找到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最優組合。 活動四: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案例分析:
材料一:隨身帶著發卡和小鏡子,走到學校門口火速收拾一番,自然卷的還要被迫去拉直——某學校的一些女生因為頭發不夠短直,或者劉海有點長,達不到學校的要求而被停課。據該校政教處主任說,這樣做的理由:一是培養學生注重儀容儀表的好習慣;二是“劉海太長,低頭一寫字再看黑板還要往上撥”很浪費學習的時間。這項規定在學生中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后來,學生會代表學生向學校領導進行了反映,學校領導經過慎重考慮后取消了這項規定。 材料二:
問題:根據這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分析兩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
提示:材料一說明了對于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材料二說明了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 (三)情感升華
欣賞《音樂之聲》片尾片段,再次感受和聲之美。體會作為個體,怎樣做才能體現集體的和聲之美! 三、課堂總結
師:為了創建和諧班級,我們每個人能奏出我們七年級(2)班的最美和聲嗎?希望每一位同學在實踐中踐行自己的諾言。 學生表態。 【板書設計】
單音與和音
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 一致 沖突
讓和聲最美
【課后反思】本節課更注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個人與集體這個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易于理解,但又很難做到。案例分析從學生已有的體驗入手,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符合課程標準要求。辯論賽的設置可以調動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情感上樂于參與,組織學生多種形式的參與,使枯燥單調的知識教學變得豐富生動。結合情景材料展示問題、啟發學生多思考、多討論,化解知識難點。給予學生充分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慢慢地體會和理解,逐步內化到自己的行為體系中。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