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學寫讀后感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寫作《學寫讀后感》江蘇省 - 揚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寫作《學寫讀后感》江蘇省 - 揚州
學寫讀后感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寫讀后感的一般思路,并初步嘗試寫作一篇相對完整的讀后感。
2.過程與方法:講練結合,自主思考與完善文章;班級交流,探討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能解析名作中隱藏的關鍵詞,提升分析能力與審美能力。
二、教學過程
1.沈從文的《邊城》大家都喜歡,請同學談談初次讀完的感受,介紹自己的讀后感初稿的寫作思路(關鍵詞)。
2. 讀后感是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在深入領會原文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對作品的主題、人物、表現手法或某一感興趣的問題等提出自己看法,表明自己見解的一類文章。由概念可以看出讀后感包含讀和感兩部分。
讀:“讀”是“感”的基礎。需要我們走進作品,讀其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并對此有一個較為全面且深刻的理解,這是寫好一篇讀后感的基礎。
感:既是形聲字,也是會意字。“咸”的本義是呼喊。“感,動人心也。”——《說文解字》。“感”即為動人心的呼喊。 3. 寫:讀完往往百感交集,卻不能面面俱到。
選擇:最打動人心的(深刻)、有自己獨到見解的(有新意)、自己熟悉的。確定:題目、提綱(引述適當、感點明晰、聯想拓展) 4. 請大家修改自己的初稿,然后讀修改之處。 5. 回顧作品《邊城》,再次找尋那份感動的源頭。
讓我們再次來到這個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我們的翠翠像一根柔嫩的水草,在溫暖的時光里起伏,她的身邊有順順的關愛、老船夫的愛和兩兄弟的愛慕。然而當親情化為一縷清風,在某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遙遙而去之后,還剩下了什么?我們不由得回顧與反思曾經圍繞在翠翠周圍的一切溫暖,不難發現,只有老船夫的愛是不以任何先決條件為前提的,他對自己的孫女灌注了親情中所有的憐憫與關懷。隨著小說情節的走向,天保的死亡,儺送的出走,順順一家對老船夫的冷漠態度……我們逐漸發現了交織在溫暖背后的悲涼,我們逐漸看清了人性的底色與生命長河的流向。作為整部作品中唯一的支撐點與平衡點,翠翠既是老船夫全部情感的寄托,又是天保儺送兩兄弟追尋理念的指向,那翠翠自己的幸福又在哪里?或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翠翠的苦難就成了一種必然。老船夫的死只是加速了命運奔走的步伐,故事最后的翠翠在孤寂中完成孤寂,在凄涼中等待凄涼。
所以再讀作品,新的關鍵詞會出現,比如“追尋”、“等待”等。 6. 請大家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這篇讀后感,并進行交流展示。 沈從文自己說過:“我生活中充滿了疑問,都得我自己去找尋解答。”沈先生已經長眠在湘西的那片土地上了,他的翠翠卻永遠活著,那里的山水也依然年輕。且讓我們的翠翠如同一只漂亮的百靈,在自然山水間,盡情舒展屬于它的青春吧。 7.課后拓展:沈從文《湘行散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