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學寫讀后感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寫作《學寫讀后感 淺析《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北京市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寫作《學寫讀后感 淺析《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北京市優(yōu)課
1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1.《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
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初中生要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jīng)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xù)和拓展,是閱讀能力訓練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閱讀不是游離于語文教學過程之外的“點綴”,而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這些,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勢在必行。
2.“基于混合式學習的整本書閱讀”指的是運用混合式學習模式進行整本書閱讀。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李衛(wèi)東主任提出,整本書閱讀不只在課堂上進行閱讀和討論,而是將閱讀延展到家庭等任意空間,且靈活采用線上、線下的學習方式,至少一部分是在線討論、探究,至少一部分是在實體課堂上由教師介入指導的閱讀學習,還有至少一部分是學生的自由自主閱讀。課堂學習、在線互動、非課堂非在線自主閱讀,至少這三個模塊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整本書閱讀體驗課程。
教學背景分析
學生情況:
授課班級八年級(2)班,從七年級第二學期開始閱讀至今已經(jīng)通讀完《三國演義》,嘗試了多種閱讀方式:學生班內(nèi)聽讀、講讀,“虛擬學校平臺”聽講讀做批注,觀看電視劇《新三國》、“云舒寫APP”三國微課、“天天課堂APP”動畫概述等,推動學生閱讀,并加深印象。右圖為學生對自己閱讀的認真程度、掌握程度進行評分,56.52%的同學給自己打7分,26.09%的同學給自己打6分,有4.35%的同學給自己打2分。
前測顯示:(1)學生能抓住關羽外貌特征,分辨關羽外在形象。(2)43.48%的同學能用三個及以上的四字詞語形容關羽,30.43%的同學能用兩個四字詞語形容關羽,21.74%的同學只能寫出一個四字詞語形容關羽的特點,而且只有13.04%的同學提及到關羽的缺點。我們初步判定,學生認識關羽形象是不夠全面、立體的。(3)學生在回答“從關羽身上學到了什么?”時,34.78%的同學要學習關羽的知恩圖報,13.04%的同學要學習關羽的重情義、仁義。這說明,學生還沒有深入了解關羽精神、關羽文化,課上可聯(lián)系當今實際進行拓展。
本節(jié)課前,教師指導學生回讀與關羽相關的章回進行內(nèi)容重整,梳理主要情節(jié);結合具體情節(jié),繪制思維導圖,全面、立體地感知關羽形象,用于課上交流。 教學內(nèi)容:
1.梳理相關情節(jié),全面、立體地感知關羽這一人物形象。 2.借助細節(jié)描寫分析人物,能夠用精煉的語言評價人物。 3.學習關羽的精神品質,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教學方式:
混合式學習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淺析《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
學科 語文
學段: 初中
年級
八年級
教材 書名:《三國演義》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2
教學手段:講授法、討論法
技術準備:Pad教學、虛擬學校雙課堂平臺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 技術 應用
時
間安排
創(chuàng)設情境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三國演義》,了解文學作品中的關羽形象。
聽,思考
PPT
2
整體把握 請各組展示成果進行交流,全班評價,推選出優(yōu)秀小組。 小組派代表全班交流,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打分。 整體把握關羽形象
網(wǎng)絡平臺 Pad
11
局部細讀
“義”在關羽身上,體現(xiàn)了豐富的內(nèi)涵,有俠義、信義、仁義、情義、忠義等。請結合具體細節(jié),說一說“義”在關羽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
小組討論:在了解“義”的內(nèi)涵后,結合具體細節(jié),談“義”在關羽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
選一點深入挖掘探究
網(wǎng)絡平臺 Pad
20
拓展提高
你覺得你身上缺少哪種“義”?或者你身上哪種“義”最突出? 在“互動論壇”中暢所欲言。 聯(lián)系實際 獲得啟示
網(wǎng)絡平臺 Pad
10
思辨作業(yè)
1. 史學界認為關羽義釋曹操是一個錯誤。在華容道上,為了報答曹操的惜才之恩,在雙方?jīng)Q戰(zhàn)的緊要關頭,放走了蜀漢集團的頭號敵人,是國家大義服從了個人小義。如果當時殺掉曹操,三國政權發(fā)生重大變化也未可知。如果你是關羽,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2. 寫作題:選做一:淺談《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選做二:關羽形象簡介(配圖);選做三:關羽小傳。(三選一)
在“互動論壇”中暢所欲言。
培養(yǎng)思辨能力
網(wǎng)絡平臺 Pad
2
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shù))
“基于混合式學習的整本書閱讀”指的是運用混合式學習模式進行整本書閱讀,即課堂學習、
在線互動、非課堂非在線自主閱讀,三者有機結合,相互統(tǒng)一。本教學設計屬于在實體課堂上由教師介入指導的閱讀學習。第一次帶題授課屬借班上課,學生沒有通讀全書,只是了解前五十回的內(nèi)容梗概。課上繪制思維導圖,再進行交流,比較費時間。完成了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間未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目標未達成。后來,第二次帶題授課,較之第一次的教學設計,融入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助“虛擬學校平臺”進行Pad教學,提升課堂效率。加入了課堂前測,依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指定教學內(nèi)容,選擇教學策略。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做了各種調(diào)整和嘗試,希望在實踐中尋求進步。此次為第三次授課,按照專家給出的修改建議,加入了學生評價表,為各組展示的成果打分。同時,調(diào)整了拓展提高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整本書的閱讀價值,能聯(lián)系生活闡述啟示。目前比較擔心學生課上的反應,授課班級比較沉悶,不愛思考,不敢說話。雖然閱讀輸入多,但輸出少,還需加強讀說、讀寫的結合。
3
教學過程(詳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作者羅貫中在基于史實的基礎之上,對三國時期的一段歷史進行了文學加工,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三國演義》的成功還在于塑造了眾多典型而生動的人物形象,關羽就是其中之一。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三國演義》,了解文學作品中的關羽形象。
二、整體把握
從《三國演義》的目錄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與關羽相關的情節(jié)內(nèi)容涉及15章回:1、5、21、25、26、27、28、50、53、66、73、74、75、76、77。課前,我們進行了回讀,梳理了主要情節(jié);并結合具體情節(jié),小組繪制一張思維導圖,全面、立體地感知關羽形象。下面,各組推薦一名代表進行全班交流。每個同學都要評價打分,最后推選優(yōu)秀成果小組。
三、局部細讀
清代人毛宗崗評《三國演義》提到“三絕”,即“智絕”諸葛亮、“奸絕”曹操、“義絕”關羽。“義”是古代社會重要的道德標準,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把關羽刻畫成了“義”的化身。“義”在關羽身上,體現(xiàn)了豐富的內(nèi)涵,有俠義、信義、仁義、情義、忠義等。請結合具體細節(jié),說一說“義”在關羽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
四、拓展提高
你覺得你身上缺少哪種“義”?或者你身上哪種“義”最突出?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談一談。1分鐘獨立思考,2分鐘小組討論,3分鐘落筆書寫。
小結:關羽,在歷史上是東漢末年蜀國的名將。關羽死后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關老爺”。千百年來,人們崇拜關公,本質上是崇拜關公高尚的道德人格。關公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世以仁,作戰(zhàn)以勇的精神,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希望我們今天的學習,讓你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關羽,學習他身上的好品質。
五、思辨作業(yè)
1.史學界認為關羽義釋曹操是一個錯誤。在華容道上,為了報答曹操的惜才之恩,在雙方?jīng)Q戰(zhàn)的緊要關頭,放走了蜀漢集團的頭號敵人,是國家大義服從了個人小義。如果當時殺掉曹操,三國政權發(fā)生重大變化也未可知。如果你是關羽,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2.寫作題:選做一:淺談《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選做二:關羽形象簡介(配圖);選做三:關羽小傳。(三選一)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1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課網(wǎng)QQ客服:9899267 投稿信箱:9899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