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老王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課標版部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0《老王》湖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老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畫人物的形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獨立閱讀,發表有獨創的見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課文中的人物身上,學會善待他人,關注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如何細致刻畫人物形象;學會善待他人。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情。 教學方法:
1、以語言品味為主,采用啟發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2、設計帶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誘導學生思考,通過語言的體會,解決本文重點。
3、同時采用朗讀、討論、質疑等方式使學生思考,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多媒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個瞎眼的乞丐向大文學家雨果乞討,他便在乞丐面前的紙牌上寫了一句話:“春天就要來了,可我看不見她!”于是,被感動的路人紛紛把錢放入乞丐的鐵罐„„
多美的詩句,多美的舉動,雨果送給他的不僅僅是詩句,送給他的是溫暖,是春天!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個和這個乞丐一樣渴望得到春天的老王,有沒有人送給我們的主人公老王一個春天呢?(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楊絳。 三、檢查預習。
傴 攥 惶恐 滯笨 塌敗 荒僻 骷髏 愧怍 指名學生朗讀以上字詞。 四、初識老王----等待春天的人
1、你們知道我為什么說老王是渴求春天的人嗎?速讀1-4自然段,說說老王的不幸表現在哪些方面?
姓名 職業 家庭成員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明確:不知道名字 (地位卑微)
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謀生手段的艱苦)
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老光棍、孤獨終老)
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生理缺陷)
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敗的小屋。(居住條件惡劣)
2、課文第3自然段寫老王的生理殘疾,還介紹了人們對老王的態度。別人如何對待老王? (1)、不愿坐他的車;(2)、叫他“老光棍”; (3)、惡意地揣測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3、老王物質上貧寒,精神上 “孤獨、無親 ,受惡意攻擊、被人瞧不起 ”。
所以請用一句話概括,老王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艱苦、悲苦、凄苦 4、那老王這樣的不幸者是一個值得給予春天的人嗎?
速讀5-16自然段,以“我從________這件事中,看到了老王________的美好品質。”的句式說說你對老王的深刻印象。(小組討論) 明確:送冰塊,車費減半 老實厚道
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 重感情,講仁義 臨死前送來香油、雞蛋 知恩必報 五、賞析語言
1、師:老王就是這樣一個艱苦而又善良的人。病入膏肓的他還給我送香油和雞蛋。楊絳的語言沉定簡潔,字里行間卻有著豐富的意蘊,悄悄地觸動你我的心弦。 [投影展示]
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 他面如死灰
兩只眼上都結著一層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 說得可笑些
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 2、學生醞釀感情,自由朗讀。
3、讓我們細細地品味,想一想:哪個詞語觸動了你的心弦,為什么?
指名賞析。
4、指名配樂朗讀,學生齊讀,感受老王臨死前的活命狀態。
5、師總結:是呀,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地位卑賤,被人凌辱忽視的老王,他送的難道僅僅是香油雞蛋嗎?不,他捧出的是一顆真心,一顆感恩的心呀。那么面對這樣一個生活上貧苦,精神上孤苦而心地善良的老王,有人給他送去春天般的溫暖嗎?
六、走進楊絳一家-----送來春天的人
1、文中與老王交往的一家人又是怎樣的人?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1)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
(2) 老王再客氣作者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
(3) 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
(4) 關心老王的生計:三輪車改裝后,生意不好做,作者關切詢問老王是否能維持生活。
(5) 擔心老王摔倒,對沒請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里不安。
(6)她的女兒也如她一樣善良,送老王大瓶魚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癥。 師:由此可見,楊絳一家人對老王同情、關心、尊重。楊絳一家也是善良的。老王和楊絳一家就是這樣用善良體察善良,用愛心交換愛心。這個幫助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如果說地位相當,處境差不多的人,
這樣做可能是禮尚往來,是聯絡感情,那么對于另一些人,處在溫飽的起跑線上,處在生死的邊緣的人,這種救助就是送給他一個春天。
2、你們認為生活艱苦的老王和給予幫助的楊絳誰是幸運者,誰是不幸者?
楊絳真的就是大家說的那么幸運嗎? 3、資料鏈接:
“文化大革命”爆發于1966年,那是中國的一個荒唐的年代。當時有很多高級知識分子受到了殘酷迫害,錢鐘書、楊絳夫婦此時也被打為“反動學術權威”,戴高帽,掛木板,受批斗,剃成陰陽頭,被驅到大街上游行,最后被發配去掃廁所„„ 經受了漫長的苦痛折磨。
指名配樂朗讀下面的文字: [投影展示]
我們草草吃過晚飯,就像小學生做手工那樣,認真制作自己的牌子„„做好了牌子,工楷寫上自己的一款款罪名,然后穿上繩子,各自掛在胸前„„有一天大雨驟冷,忽有不知何處闖來的紅衛兵,把各所“揪出來”的人都召到大席棚里,押上臺去“示眾”。還給我們都帶上報紙做成的尖頂高帽。在群眾憤怒的呵罵聲中,我方知我們這一大群“示眾”的都是“牛鬼蛇神”。我偷眼看見同伙帽子上都標著名目,如“黑幫”、“國民黨特務”、“蘇修特務”、“反動學術權威”、“資產階級學術權威”等等。 一位中年干部不知從哪里找來一塊污水浸霉發黑的木板,絡上繩子,叫我掛在頸上,木板是滑膩膩的,掛在脖子上很沉,我戴著高帽,舉著銅鑼,給群眾押著先到稠人廣眾的食堂去繞一周,然后又在院內各條大道上“游街”。他們命我走幾步就打兩下鑼,叫一聲“我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背后還跟著七長八短一隊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 ──楊絳回顧文革歲月
4、我們沒有經歷過文革,楊絳和她的丈夫不幸生活在這個悲劇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你說他們會說自己是幸運嗎?好多人不會,但是楊絳說了。 她說: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5、作者一家竭盡全力幫助老王,作者愧怍什么?作者為什么有愧怍? 明確:作者認為,與老王一生的貧病相比,作者夫婦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算不了什么,她有家庭,有愛人,有文化,有穩定的收入,是幸運的,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改善他們的生活處境;叵肫饋,當時對老王的關愛還不夠,沒讓他的生活真正有改善,日子過得像春天般美好。 所以感到“愧怍”。
6、師:同學們,楊絳筆下窮苦善良的老王是值得我們給予“春天”的。然而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像老王一樣值得我們同情和關愛的又何止一個呢?七、關注身邊的 “老王”
1、師:總有一種聲音讓我們淚流滿面。 總有一張照片讓我們隱隱作痛。 在我們享受著幸福的時候, 不要忘記—— 有一群本應該和我們一樣的人 正在——
苦苦掙扎!出示圖片,(社會上的一些弱勢群體) 2、你認為應如何對待自己周圍這些等待“春天”的“老王”?
要有愛心,關心、尊重、幫助他們,不求回報,要有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
對這些正在等待“春天”的人你愿意送給人家“春天”嗎?
八、情感升華——爭做“送春人”
請模仿例子,用一句話表達你們的心愿。
例子:假如我是一團火,就要為他人送去溫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 ,就要為他人 ; 假如我是 ,就要為他人 ; 課堂總結:
同學們,請記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請不要按捺住自己的愛心和熱情, 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去往“春天”的道路吧。ㄍ瑫r課件播放音樂《愛的奉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