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after dinner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外研版九年級上冊Module 6 Problems Unit 1 If I start after dinner, I’ll finish it before I go to bed北京市 - 朝陽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外研版九年級上冊Module 6 Problems Unit 1 If I start after dinner, I’ll finish it before I go to bed北京市 - 朝陽區
教學基本信息
課 題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九年級上
Module 6 Problems Unit 1拓展課- If someone bothers you, what will you do?
學 科 英 語 學 段 初 中 授課班級 九年級13班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視聽說課程的價值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渠道!侗本┦兄行W英語學科改進意見》中也明確指出,初中英語教學要引導學生重點培養英語聽說能力,引導學生通過體驗、實踐、運用等活動提升語言能力。加強英語學習的開放性和實踐性,利用網絡向學生推送趣味英語學習資源,用好廣播電視、有聲讀物等資源,鼓勵學生參與模仿、體驗、實踐、探究等活動。視聽說課程是基于上述理論以及北京市基礎教育在線教育服務體系-學習信息推送項目的一門課程。
與學科素養的聯系
英語學科素養的核心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在尊重人的思維個性特征,正確思考、判定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本節課,學生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借助和依據視頻材料深挖語言信息,學生通過看、聽、說的方式與他人交換信息并陳述自己的意見。通過觀看視頻剖析不同人物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態度,引導學生客觀地理解他人。
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
本節課為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上冊第六模塊第一單元聽說課后的視聽說拓展課,第六模塊的話題是Problems。本課選取了《大家說英語》雜志上的三段視頻,第一段視頻中Susie向Ken陳述自己遇到問題;第二段視頻中Susie和Ken表述了對待問題的不同想法和態度;在第三段視頻中,三位嘉賓介紹了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故事主要圍繞Susie和Ken對待Trent打擾自己的不同認識和態度進行描述,通過采訪告訴我們遇到問題時要學會理解、包容和換位思考。三段視頻語言知識難度適中,符合九年級學生現有認知水平。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能夠逐層地捕捉人物的思想和態度,在掌握語言知識和做事的方法后表述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 學生情況:
1.前期教學狀況:
授課對象為九年級學生,因學校前身屬于基礎薄弱校,班級學生整體英語水平一般,英語學習有熱情,對與生活相關的問題感興趣,個別學生表達較流利。但大部分學生基礎薄弱,需要利用新穎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已有基礎:
(1)學生在八年級學過對表述問題的簡單短語和句型,具備表述解決方式的基礎;
(2)學生在九年級上學期第六模塊第一單元接觸過生活中問題的表述和解決方式。在本節課導入部分作為引導,能夠為學生領會本節課的生活問題做好鋪墊。 3.存在問題:
大部分學生在英語表達中過于依賴背誦課文,歸納表達能力有待提高。另外,大多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在遇到同學或家長打擾自己的時候會感覺很煩躁。 4.解決對策:
為了提高運用語言的準確性和實效性,逐步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用于描述解決問題所用的句型和結構;通過開展人機對話進行句型操練;再通過分享交流,整合詞句等語言信息,完成段落的語言表述處理問題的方式。另外,通過學習視頻中他人的做法,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處理和對待問題。
教學設計
2
教學方式:情境教學
教學手段:音、視頻多媒體教學
技術準備:PPT課件、視頻剪接、音頻剪接、學案
教學流程圖
在本節課結束時,學生能夠:
1. 通過觀看視頻和完成相關的活動,獲取有關如何表述問題及解決問題的信息; 2. 運用本節課所學語言,表述如何解決與父母或朋友之間的問題; 3. 學會理解他人、友善待人、換位思考。
重、難點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
1. 通過觀看視頻和完成相關的活動,獲取有關如何表述問題及解決問題的信息; 2. 運用本節課所學語言,表述如何解決與父母或朋友之間的問題。 教學難點:
運用本節課所學語言,表述如何解決與父母或朋友之間的問題。
Pre-watching Lead in.
Post-watching
While-watching Watch and answer.
Watch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atch and match. Listen and read.
Drilling practice Make a summary
Homework
Share in class. Summarize the structures.
To show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computer and practice the key structures.
To show the problem.
To solve the problem.
教學設計
3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
教學資源
時間安排
Pre-watching (Lead-in)
Ask students who is in the pictures.
Then ask the two Ss to share their problems. Then ask Ss a question:
Do you have this kind of problem?
Two Ss describe the
problems and the others answer the question.
導入本課話題及要解決的問題。 PPT 3’
While- watching
1. Ask a question and show the
first video.
Question:
What is Susie’s problem?
Listen and watch,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呈現問題。
Video 1 PPT
3’
2. Ask Ss to watch the second video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atch and fill in the blanks. 明確兩位主人公對待問題的不同態度。 Video 2 PPT 4’
3. Ask Ss to think and answer:
Do these two people have the same attitude to the same problem?
Think and try to
answer.
引領學生理解不同
的人對待相同問題
有不同的態度。
PPT 3’
4. Show the last video and ask Ss to match the sentences with the three people. Watch and match
the sentences with
the three people. 了解解決問題的方
式。
Video 3 PPT 3’
Post-watching
1. Let students listen and
read the passage.
Listen and read.
內化文本內容。
Video 3
2’
2. Ask Ss to summarize the key structures abou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Summarize some
phrases abou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try to give more ways. 總結語言結構,匯總解決問題所使用的語言信息。
Blackboard 3’
3. Ask Ss to listen to three questions and take notes. Listen and write
down the three
questions.
明確被采訪的三個
問題。
Audio PPT
4’
4. Let Ss make new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problems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Make new groups
and try to answer the three questions in groups.
人機對話,操練輸出的關鍵句型。 Audio PPT
5’
5. Show the task of this lesson and lead Ss to finish it. Try to finish the
task: If someone bothers you, what
will you do? 運用本節課所學語言完成任務,從而解決上課之初學生的問題。
PPT 7’
6. Summarize what we should
do when we face some problems.
Listen and think. 對比課前和課后的做法,引導學生選擇
有效的方法,嘗試理解他人、換位思考。
Blackboard
2’
教學設計
4
Homework
A: Write a composition, telling what you can do if someone bothers you. B: Make a poster to tell your feeling after this lesson. 分層布置作業,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獲和成就感。
PPT 1’
Board designing
Problems- If someone bothers you, what will you do?
Before lesson,I will… After lesson, I will…
shut up tell them, try to understand why get away talk to them later shout try to be patient,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學習效果評價
學習效果評價表
評價 方式
評價內容
評價項目
評價等級
A B C D 自 評
對本節課知識的興趣 濃厚 較濃厚 一般 弱 本節課獨立思考的習慣
強 較強 中 弱 理解別人的思路,與同伴交流的意識 好 較好 一般 弱 在知識、方法等方面獲得收獲的程度 高 較高 一般 低 同伴 互評
本節課發言的次數
多 較多 一般 少 本節課發言的質量 好 較好 一般 差 本節課課堂練習的正確性
高
較高
一般
低
教學設計特色說明及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特色
本節課選取了適合初中學生的《大家說英語》雜志上的材料及音視頻資源,將雜志上近年的素材與外研版教材進行匹配,開發結合生活現實、形式新穎、拓展學生思維的視聽說課程。所選視頻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學會用批判的思維審視不同人物的觀點態度,注重思考而非選擇是非,尊重差異,學會理解和換位思考。
教學反思
1. 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從一上課就抓住學生的主要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找出
處理問題的方式,學生也逐漸體會到對待問題應持的態度。問題從學生中來,再通過學習和感知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2. 本節課的句型操練采用的是人機對話的形式。該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實現了逼真的英語對話環境。學生的自主思維方式通過人機對話被激發得非;钴S,同時,本節課所學的語言知識也得以內化。
3. 本節課的達成度較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看視頻、參與相關的活動,最終不僅能表述如何解決與父母或朋友之間的問題,還表達了對朋友的理解和對父母的愛,這些都超出了教師對課程的預設。另外,在布置作業時進行了分層,這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自信、都有收獲。
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的評價方式顯得過于單一,而且對個別的語法錯誤和表述并未做出總結性的糾正,導致有些錯誤的表述依然出現在了寫作中。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及時修正。
教學設計
5
附件1 學生學案
初三年級__班 姓名_________
I. Watch and fill in the blanks.
Susie
Questions
Ken
He is ____ ________. 1. What do they think of Trent? He is a _______ guy. They are _______. 2. What do they think of Trent’s stories? They are ______, and I laugh. He _____ bothers me.
3. How often does Trent bother them?
He bothers me _________.
II. Watch and match.
I will tell them. I’ll try to understand why they did that.
I will tell them. I will have to talk to you later.
I try to be patient. I try to ask them questions to understand them. I try to remember I probably bother others.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