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七章第一節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中山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七章第一節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中山市沙溪初級中學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一、該節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是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步驟,包括猜想、設計實驗及表格、進行實驗、分析論證、評估。因此這節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經歷此次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外,為下一節順理成章得得出歐姆定律,并繼續學習電學更深入的知識做好鋪墊。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②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③會使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過程和方法
①通過探究過程,進一步體會科學探究方法;
②體會用“控制變量法”的研究方法研究物理規律的思路,學習用圖像研究物理問題;
③通過實驗、分析和探索的過程,提高根據實驗數據歸納物理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在收集、處理數據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②通過探究,揭示物理規律,使學生獲得探索未知世界的樂趣;
③重視學生對物流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的認識,注意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三、教學重點、難點
學情分析:學生之前已經經歷過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流程學生不會感到陌生。本實驗中要同時應用到電流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而且時間比較緊迫,一節課完成兩個實驗,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高。應用到控制變量法和圖像法等研究方法,綜合性強。
教學重點:通過經歷完整的實驗探究,認識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教學難點:運用控制變量法開展實驗和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結論。
【教學過程】
一、引入(1分鐘)
把課前思考的提問學生。
請同學們在電路中增加實驗器材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
您的方法是:
(增減電池數目、添加滑動變阻器)
增加器材后電路中的 (電壓、電阻) 發生改變,從而改變電流大小。
總結:電流與(電壓、電阻)存在關系。 這個實驗運用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
二、課堂實錄
(一)、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20分鐘)
實驗目的: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存在關系呢?
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條件:控制 (電阻) 不變
問題探討:
1、測電阻兩端的電壓,選擇什么器材?(電壓表)
2、測通過電阻的電流,選擇什么器材?(電流表)
3、如何改變電阻兩端電壓?怎么操作?(改變電源電壓、串聯滑動變阻器)
4、實驗過程中的不變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變?(電阻,實驗中始終使用同一個電阻)
實驗儀器:電池組、開關、定值電阻 電壓表 、電流表 、滑動變阻器 。
設計電路圖:
要求:
1、電壓表、電流表調零。
2、閉合電路前滑動變阻器移到阻值最大處并一上一下連接。按照電路圖的順序連接,并用試觸法閉合開關,電壓表電流表如果可以用小量程就盡量使用。
3、只記錄其中一個電阻的數據即可,
電壓值有規律記錄,如1V、1.5V、2V
4、完成實驗數據記錄、方格紙和實驗結論
實驗數據記錄:
電阻R | Ω | ||
電壓U/V | |||
電流I/A |
電壓U |
|
||||
電阻R/Ω | |||||
電流I/A |
實驗次數 |
11 | 22 | 33 | |
電壓U/V | 1 | 1.5 | 2 | |
電流I/A | 0.1 | 0.15 | 0.2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