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全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說課,視頻錄像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五屆全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說課視頻錄像《光對黃粉蟲的影響》貴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五屆全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說課視頻錄像《光對黃粉蟲的影響》貴州省安順白石巖中學初中生物
光對黃粉蟲的影響
貴州省安順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白石巖鄉白石巖中學 朱巍巍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學》第二章第一節。
二、實驗器材
自制教具:紙盒、黑紙板、鑷子、透明塑料管、鋼針、黑布套、臺燈、鐘表、
黃粉蟲幼蟲和成蟲、支架、數據記錄表、筆。
三、實驗改進要點
本節課的所有實驗用品都來自于生活中,實驗裝置結構簡單但設計巧妙、造型新穎。通過透明塑料管代替紙盒、黑布套代替黑紙板,黃粉蟲成蟲代替幼蟲,讓實驗微型化,營造了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解決了原實驗中的5個缺陷,讓整個實驗更容易觀察到,更便于學生的觀察學習。
四、實驗設計思路
該實驗的原理是通過觀察黃粉蟲對明、暗兩種不同環境的選擇,進而得出非生物因素光對生物有影響的結論。新實驗裝置設計的靈感,來自學生在實驗探究中的提問,以及偶然看到水族箱、蚯蚓走T型迷宮和天平等生活經驗片段匯集而得。
五、實驗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讓學生觀察到光對生物的影響。
2. 讓學生了解實驗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
3. 培養學生的數據收集與處理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實驗觀察和體驗,使學生觀察到光對黃粉蟲的影響。
2. 通過對實驗中明暗環境的著重講解,使學生了解實驗設計應遵循的對照原則。
3. 通過對實驗數據的記錄和分析,培養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實驗的觀察和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善于用數據說話辯證唯物價值觀。
六、實驗教學內容
1. 按照教材實驗設計,進行學生分組實驗。
2.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原實驗設計中的不足,提出改進的設想。
3. 展示改進后的實驗裝置,演示改進后的實驗。
七、實驗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同學們,我們知道人是白天出沒,夜晚休息的動物,而貓頭鷹則跟人是相反的,這一切都說明光會影響生物的活動,那么,給你一些黃粉蟲,你如何才能知道這種動物是喜光還是畏光呢?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對照實驗。
(二)實驗探究:
1. 提出問題:黃粉蟲是喜光還是畏光的?
2. 作出假設:黃粉蟲是畏光的。
3. 設計實驗:
操作步驟
(1)取下收集管并將10只蟲子裝入的收集管內,再把收集管裝回裝置中。
(2)將實驗裝置呈T型由支點1安裝到支架上,用砝碼將裝置中的明管、暗管調水平。
(3)手拿收集管,把裝置從支點1取下,再呈T型從支點2安裝到支架上,旋轉180度,蟲子從收集管掉入整個裝置中心,此時立即開始計時。
(4)2分鐘后觀察明管中的蟲子只數,將其記錄在數據表中,以后每隔1分鐘觀察記錄。
(第11分鐘時明管中有黃粉蟲1只,則暗管中有9只)
(5)11分鐘后實驗結束,若要重復進行實驗,只需從支架上取下實驗裝置,呈T型輕微敲打,蟲子受到震動后掉落,傾斜水平管,蟲子就會滑入收集管中,待蟲子全部滑入收集管后,重復步驟①即可重復實驗。若不再進行實驗,則對裝置進行收納。
4. 得出結論:
通過收集全班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取其平均值,對數據進行分析,最后得出黃粉蟲是喜光還是畏光的結論。
5.學以致用:
用此裝置我們還可以做以下實驗:
(1) 探究哪些昆蟲具有趨光性。
(2) 探究溫度對昆蟲活動的影響。
(3) 探究濕度對昆蟲活動的影響。
八、實驗效果評價
(一) 新的實驗裝置,克服了原實驗裝置中的諸多缺點。
(二) 新裝置還可用于其它對照實驗,適用范圍廣。
(三) 新實驗裝置構造簡單,制作材料易得,易推廣。
(四) 新裝置設計巧妙,造型新穎,容易吸引學生興趣,有利于教學活動開展。
九、反思
新的實驗裝置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整個支架若采用透明塑料板,可更進一步讓實驗觀察角度增加,如砝碼若放置在管道底部,可避免影響視野。除此外,如何簡化其實驗操作步驟,這些都是我下一步的目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