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全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說課視頻錄像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五屆全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說課視頻錄像《探究植物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初中生物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五屆全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說課視頻錄像《探究植物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初中生物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中釋放二氧化碳
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 張曹悅
一、 實驗教學目標
(一)教材分析:初中生物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章第四節 植物的呼吸作用。
(二)課標分析:掌握呼吸作用原理及應用。
(三)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生物知識,熟悉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原料以及產物。
學生來源較優質,理解能力強,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好,樂于探究和鉆研。
(四)制定目標:
知識目標:概述植物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能力目標:嘗試設計實驗,完成實驗獲取數據,處理分析數據。
情感目標: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形實成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1、植物體活細胞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這一概念。
2、完成演示和探究實驗。
難點:完成探究實驗的設計、過程以及結果分析。
二、實驗方案設計
(一)實驗原理
植物體活細胞能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因此,植物器官在實驗中能否檢測到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產生量的多少,可以衡量植物該器官是否進行了呼吸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弱。
(二)實驗原型
圖1 原實驗使用了蔬菜、塑料袋、軟管、止水夾等材料
(三)實驗創新設計
1.材料選擇
(1)演示實驗中原實驗使用實驗材料是葉子,改進實驗使用的種子,不需要避光實驗,所用材料更直觀。
(2)原實驗探究的植物器官是一種,改進實驗中的探究實驗部分探究的是六種植物器官,驗證器官更全面。
2.方法創新
圖2 用注射器判斷渾濁程度
圖3 用自制比色卡鑒定澄清石灰水渾濁等級,判斷各器官呼吸強弱
3.裝置改進
圖4 改進前后的實驗裝置對比
(1)更簡單,易攜帶。
(2)裝置使用次數更多,效果明顯。
圖5 一次實驗后的裝置對比
圖6 五次實驗后的裝置對比
三、 實驗材料和數據分析
(一) 實驗材料的準備
1. 演示實驗的材料
(1)取A、B兩個250ML的飲料瓶,A瓶中裝入適量萌發的種子,B瓶中裝入煮熟且等量的種子,用保鮮膜密封2小時后備用。
(2)兩只貼好A、B標簽的注射器。
(3)裝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一只。
圖7 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裝置圖 圖8 裝有器官——花的實驗組
2. 探究實驗一的材料
準備一、二、三、四、五組,每組3個同樣的飲料瓶(圖9),一組裝入不同植物的根,二組裝入不同植物的莖(瓶子外邊用黑色塑料袋包裹遮光,貼上植物名稱),三組裝入不同植物的葉子(處理同第二組),四組裝入不同植物的花,五組裝入不同植物的果實。每個瓶子準備對應的注射器。
3. 探究實驗二的材料
(1)天平。
(2)在2~3種植物體上選取等量的植物的六大器官。
(3)每種器官準備3個平行組,每個平行組準備3瓶,即每種器官分別9瓶。
(二)實驗操作步驟
1.實驗分成兩部分
(1)演示實驗:植物的呼吸作用發生在活細胞內。
(2)探究實驗:①植物不同器官的活細胞都有呼吸作用。
②不同器官的呼吸強弱不同。
2.演示實驗:
(1)取一個小燒杯,倒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
(2)將A、B兩注射器分別吸取等量 (約1ml)。
(3)再將A、B兩注射器透過保鮮膜分別緩慢吸取A、B兩瓶中氣體(約4mL),震蕩均勻。
教師演示實驗步驟,讓學生觀察兩注射器中石灰水的變化情況,分析實驗現象,進而得到實驗結論。
圖9 吸取瓶中的氣體 圖10 演示實驗的實驗現象
演示實驗結論:植物的活細胞發生了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3.探究實驗一:
學生在演示實驗結束時提出問題,植物的其他不同器官有沒有呼吸作用?進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課下分組研究,為課上驗證做準備。
圖11 課上探究,表格記錄結果。
表1不同植物的根的呼吸作用情況記錄表
第一組:不同植物的根的呼吸作用情況記錄 |
根的種類(用的哪種植物) |
|
|
|
石灰水渾濁情況 |
|
|
|
表2不同植物的莖的呼吸作用情況記錄表
第二組:不同植物的莖的呼吸作用情況記錄(避光試驗) |
莖的種類(用的哪種植物) |
|
|
|
石灰水渾濁情況 |
|
|
|
表3不同植物的葉的呼吸作用情況記錄表
第三組:不同植物的葉的呼吸作用情況記錄(避光試驗) |
葉的種類(用的哪種植物) |
|
|
|
石灰水渾濁情況 |
|
|
|
表4不同植物的花的呼吸作用情況記錄
第四組:不同植物的花的呼吸作用情況記錄 |
花的種類(用的哪種植物) |
|
|
|
石灰水渾濁情況 |
|
|
|
表5不同植物的果實的呼吸作用情況記錄表
第五組:不同植物的果實的呼吸作用情況記錄 |
果實的種類(用的哪種植物) |
|
|
|
石灰水渾濁情況 |
|
|
|
學生多次實驗,匯總實驗記錄結果,討論分析,得出試驗結論。
探究實驗結論:植物不同器官的活細胞都可以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4.探究實驗二
學生在探究實驗一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不同器官的活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呼吸強弱都是一樣的嗎?針對這一問題,學生做出假設,制定方案,開始探究實驗二,定量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
(1) 方案設計
① 教師要求
a. 減少植物種類,不超過3種為宜。
b. 選取實驗材料每份要等量(學生視頻展示如何獲取等量的實驗材料)。
c. 課后用微課學習天平的使用。
d. 設置平行實驗。
教師視頻展示澄清石灰水渾濁度比色卡的使用。
② 學生方案
a. 學生制定實驗的整體方案,各小組制定符合自己的小組方案。
b. 各小組積極準備。
探究實驗二所用小組表格
表6 探究葉、莖和根的呼吸作用強度
組別 |
A |
選用器官 |
菊花葉1 |
菊花葉2 |
菊花葉3 |
菊花莖1 |
菊花莖2 |
菊花莖3 |
紅薯根1 |
紅薯根2 |
紅薯根3 |
是否遮光 |
是 |
是 |
否 |
渾濁等級 |
|
|
|
|
|
|
|
|
|
視頻展示學生的課上驗證情況。
(2) 實驗結果和數據分析
將六組的實驗匯總,把小組內同一器官三瓶的等級平均值和其平行組的平均值放在一起,再一次平均,得到一個器官的最終渾濁度等級,判斷呼吸作用強弱。
圖12 不同器官呼吸強度的結果對比
實驗結論: 植物不同器官的活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且呼吸強弱不同,果實、種子、花呼吸作用略強、莖、葉子、根的呼吸作用略弱,即植物體生殖器官的呼吸作用強于營養器官。
四、 實驗效果評價
(一)實驗創新之處
1.材料選擇
(1)演示實驗中原實驗使用實驗材料是葉子,改進實驗使用的種子,不需要避光實驗,所用材料更直觀。
(2)原實驗探究的植物器官是一種,改進實驗中的探究實驗部分探究的是六種植物器官,驗證器官更全面。
2.方法創新
比色卡鑒定澄清石灰水渾濁等級,判斷各器官呼吸強弱。
3.裝置改進
(1)改進后裝置更簡單,易攜帶。
(2)改進后裝置使用次數更多,效果明顯。
(二) 效果評價
1. 裝置和方法的創新使定量實驗效果明顯。
2. 由單一器官到多種器官,讓學生獲取豐富的證據,構建呼吸作用的概念。
作者姓名:張曹悅
單位名稱: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全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說課視頻錄像”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第五屆全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說課視頻錄像《探究植物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初中生物”,所屬分類為“初中生物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第五屆全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說課視頻錄像《探究植物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初中生物”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