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立體構成,燈飾設計與制作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桂美版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多變的立體構成-燈飾設計與制作》寧夏 - 銀川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一、教材分析:本課的學習內容主要是利用立體構成結合平面構成的基本方法進行紙質燈飾設計與制作,并把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運用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讓學生收集資料、進行燈罩基本造型的練習、以及對燈罩進行美化裝飾,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處理圖形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美、體驗美、創造美。
二、學情分析:這是中學生在初中階段第一次接觸立體造型,學生興趣很大,創作欲望也很強,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提供學習中相關知識與技術的支撐,讓學生能夠更快地接受基本的設計方法與制作技巧,體驗成功的快感,學習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1、學生學會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制作圓筒基本形
及其變式;
2、學生學會運用適當的裝飾手法美化燈飾。
過程與方法目標:1、學生通過表述對燈與光的活動體驗,學會分析
燈飾的材質、造型及裝飾對燈光的影響; 2、通過教師演示和學生分組制作鍛煉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其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知
識與團隊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筒狀基本型及其變式的掌握、應用。
難點:借鑒某種形式,運用適當的裝飾手法美化燈飾。
五、教具準備
教師范作、電子白板、pad、簡易燈具。
【教學設計】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引入
●道具燈展示,“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生活必需品,它需要在黑暗中才能體現其魅力,(關燈,打開道具燈)燈在黑暗中給我們帶來光明,但是沒有了燈罩的相伴燈光會非常刺眼,失去了美感。(罩上燈罩,學生再次體驗)如果說燈光是生活中一曲動人的旋律,那么燈飾則是這曲旋律中最美麗的音符。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燈飾的設計與制作。”由
此引出本課課題:《燈飾設計與制作》
●預設回答一:“燈光太刺眼、眼睛不舒服”
●預設回答二:“燈光不刺眼了”
●學生親身感受燈光有燈飾和無燈飾的區別,由此突出燈飾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課課題。
欣賞感受
●1、學生觀看視頻,“從色彩,造型,材質說一說從古代燈飾到現代燈飾發
展有哪些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
化?”(視頻內對《長信宮燈》設計特點與使用功能做以詳細解說) 老師總結:①古代燈飾大氣穩重,材料多為銅制、琺瑯、青銅等材料,顏色多用繪畫顏料;現代燈飾多用幾何形,色彩豐富,材料樣式更加多樣化。
②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
人們思想的轉變,使得古代燈飾到現代燈飾發生了如此大的傳承與轉變。 ●2、請學生回憶生活中常見的燈飾,說一說它們都有哪些基本形狀。
在基本造型上分為:筒狀、臺狀、盒
狀、球狀;
在分類上分為仿古型、簡約型、浪漫型、豪華型。 ●3、通過提問“如果現在讓你為自己的臥室設計一款床頭燈,要求既經濟又環保,你會選擇什么材料?”
●學生從色彩,造型,材質回答古代到現在燈飾發展的變化。
●學生觀察圖片得出結論:這
些燈飾都是以幾何形態呈現
的。
●學生觀察發現:燈飾在分類的圖片與文字上有出入,將正
確文字拖拽至圖片上。 ●教師提問:“這四類燈飾分別適合懸掛于什么裝修風格的屋內?”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如果讓你給自己的書房選擇一款燈飾,你會選擇什么類型的燈飾?”學生回答:“簡約型。”
●通過與教材相關內容的呈現,喚起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更多的了解與認同,較為詳盡地體現了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燈飾、燈具的高超藝術水準。
●信息技術運用:圖片拖拽!
●信息技術運用:文字拖拽!
活動探究
●1、那紙在燈光下效果怎樣呢?它與哪些因素有關?老師開道具燈演示: (1)開燈,感覺有燈罩與無燈罩的區別;
(2)感受紅色燈罩和藍色燈罩(一個
暖色系,一個冷色系)帶來的燈光變化; (3)同為藍色而厚度不同的燈罩,燈光效果的區別,為什么?
(4)厚的紙材想要變亮點怎么辦?引出鏤空的造型手法。
小結:紙質燈飾的燈光效果與顏色、
厚度、造型有關。
●2、展示圓筒燈罩,提問學生:“這種圓形紙筒你會做嗎?誰來給我們簡單演示并講解一下?(用卷、粘的方法制作圓筒的基本形)并啟迪學生利用圓筒基本型變形成更多的筒狀燈飾。
●3、燈飾的基本造型做好后,外部裝飾圖樣取材廣泛,可從自然界、生活中、民間美術、優秀造型藝術中借鑒靈感;靈感來源于生活,借鑒這些素
材,我們的設計將會有更多的創意。
(播放課件)
●學生通過觀看得出結論。
●學生通過觀看老師的演示及多張圖片的展示激發創造靈感。
●通過活動探究,使學生明白設計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如:紙張的硬度與透光度,需要提醒學生注意兩者之間的平衡。通過燈光效果的檢測,學生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地方需要調整設計或者添加裝飾。
●學會制作筒狀燈飾,同時通過筒狀燈飾適當的剪或者折,可以變成更豐富多樣的筒狀燈飾。
●本環節圍繞燈飾裝飾的創意展開。
活動探究
●4、有了好的創意需要我們動手裝飾了,紙質燈飾的裝飾方法靈活多變,同學們分析一下這些燈飾是什么方法裝飾的?(老師分別就繪畫、剪貼、鏤空裝飾方法制作的燈飾進行展示) 師生總結裝飾方法:繪畫、剪貼、鏤
空(襯底)。
●基于前面筒狀燈飾制作方法的學習和燈飾裝飾創意來源的了解,燈飾裝飾的方法靈活多變,啟迪學生可以進行多種嘗試。
創作
練習
●以小組為單位,用筒狀基本形或其變式進行紙質燈飾的設計與制作,并任選一種裝飾手法進行裝飾。
●請各組小組長將本組設計制作好的燈飾進行展示并簡單講解。
列如:
●信息技術運用:將繪畫/剪貼/鏤空的相關圖片下發至學生pad的,學生參考。
拓展延伸
●原來紙材在我們靈巧的雙手下會產生如此奇妙的燈光效果。生活中除了紙材我們還能利用其它材質來制作燈飾(如廢紙盒/空瓶/廢罐子),將生活中的廢棄材料,變廢為寶,合理利用每一種資源,做一名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欣賞圖片,啟發學生多利用廢棄材料制作燈飾。
●激發學生利用多種材質制作燈飾的欲望以及變廢為寶/保護環境的意識。
【板書設計】
【自我評價】
本節課亮點所在:
1、 通過無燈飾與有燈飾燈泡的演示引課,成功激發學生興趣,推動學生快速進入課堂; 2、 將古代燈飾到現代燈飾每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圖片進行串聯并講解然后制成微課,微課
中對《長信宮燈》設計特點與使用功能做以詳細解說,這一環節巧妙的將課本中對《長信宮燈》枯燥的圖片賞析做以升華 ;
3、 授課過程中多次用到圖片或文字拖拽功能,并利用pad下發不同裝飾手法制作的燈飾圖
片,讓學生進行參考,激發學生靈感。
【教學反思】
1、本課是以設計制作的內容為主,所以課前充分的教學準備活動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課件中大量的燈飾作品以及教師和學生自己制作的燈飾作品都給學生帶來了視覺的沖擊,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2、本節課在教法上以新課改精神為指導,確立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師生間平等的交流,情感的互動,讓學生親歷手工實踐,作品創作,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感悟藝術的美; 3、本節課我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打破先介紹制作、設計方法,后讓學生練習體會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討論、歸納古代與現代燈飾的特點以及學會燈飾的分類,再實驗探討影響燈光效果的因素而后讓學生動手嘗試圓筒型燈罩及其變式的制作,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制作,最后進行展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