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新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山東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新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山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新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課標分析】
課標要求:以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fā)展。 知道唐朝政治清明、經(jīng)濟繁榮、對外開放和統(tǒng)治者的博大胸懷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的重要原因。認識外交的開放與唐朝國力強盛之間的關系。
唐朝是中國古代外交非常活躍的時期。唐朝的經(jīng)濟繁榮和文化發(fā)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蓄的開放政策吸納外來文化之精華。在中外交流過程中,燦爛的中華文化深深地影響了友好鄰邦,使中國成為東方文化的淵源,對日本等亞洲國家文明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遣唐使是這一時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鑒真東渡、玄奘西行則是中外交流的典型實例,既顯示了中國對外友好的態(tài)度,也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通過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感受開放交流、包容吸收外來文化對于世界各地文明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屬于新人教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的內(nèi)容,本課上承隋唐盛世的繁榮景象,向我們展現(xiàn)了唐朝積極對外開放的政策。
本課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包括遣唐使、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三部分。這三部分內(nèi)容中,既有外國來中國學習中國文化的事例,也有中國學習外國文化的事例。遣唐使、鑒真東渡從不同角度敘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情況,玄奘西行則介紹了中印文化的交流。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主要目的是了解唐朝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況。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時期。一方面,唐政府實行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促成了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空前繁榮;另一方面,外國使節(jié)、留學生把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擴大了中華文化圈的影響,對古代世界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遣唐使是重要方式,著重點在于學習,方向是日本主動學中國。隨行的使節(jié)、留學生、留學僧的訪問學習,使唐朝先進的制度和文化對日本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鑒真應日本僧人之邀,隨遣唐使回訪日本,重點在傳播,方向是中國主動幫助日本。學習和傳播兩個層面顯示出唐朝文化在當時東方世界占有領先地位。玄奘西行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個事例,它與遣唐使、鑒真東渡一起,構(gòu)成了唐朝時期中印、中日,乃至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的生動畫面。
唐朝海納百川,吸收各國文明,同時把中華文明的精髓傳播到世界各地,通過本課的學習,
使學生領會“交流促發(fā)展”的深刻內(nèi)涵。
【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掌握了隋唐時期的時代特征即“繁榮與開放的時代”。對于唐朝的歷史已經(jīng)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大概知道唐朝當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有利于這節(jié)課的教學。 學生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有了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歷史學習方法,具備一定的歷史學習能力。如讀圖,分析地圖的能力;閱讀文字資料,并從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學生心理年齡還較小,處在初中起始階段,對于時政的了解與把握不夠。沒有學習世界歷史,對于其它國家,如日本、印度的了解不足。在學習中會有一定的困難。
七年級的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欲,思維活躍,但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有待培養(yǎng),提取與歸納信息的能力差。歷史傳說往往與歷史事實有出入,教師要使學生明了兩者的區(qū)別。在學習中,需要教師給學生搭建一個思維的平臺,促進學生自律、自學和不斷創(chuàng)新。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印象唐朝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唐朝的有關歷史,首先讓我們跟隨一組圖片走進唐朝去領略它的風采。
教師:哪位同學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你對唐朝的印象? 學生預期:盛唐氣象、繁榮昌盛······ 教師:
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時期開創(chuàng)了氣度恢弘的隆盛時代,造就了唐朝的自信與從容。那么這一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情況又如何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出示課題) 【講授新課】 一、夢回唐朝 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習近平和彭麗媛出訪》的照片。 教師:照片上的人物大家熟悉嗎? 學生:(預期)習大大和彭麻麻 教師:
這是我們新一代的領導人習大大和彭麻麻。自從上任以來,習大大、彭麻麻為了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一直以親和、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多次出訪,受到各國政府和人民隆重的熱烈歡迎。剛剛他們又受到邀請要進行一次國事訪問,需要挑選一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做陪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坐上時光機器先回到唐朝,看能否幫助習大大找到一位合適的人選? 學生預期:鑒真、玄奘。
教師:他們誰有資格做陪同呢?下面我們四人小組,進行一個“辯一辯”的活動,之后,小組代表投票選舉。要求:根據(jù)書中P20-21的內(nèi)容,對這兩位高僧的生平經(jīng)歷、重大事跡、貢獻進行對比。 學生:小組討論
教師:好,投票表決時間到了。小組各選出一名代表來說一說你們投票的結(jié)果及理由吧。 學生:(略)
老師把你們陳述的理由進行了歸納,請看屏幕。
教師:看看他們在歷史上的貢獻真的是難分伯仲。但這兩位人物中卻有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是誰? 學生:玄奘。
教師:《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只不過唐僧是經(jīng)過藝術加工了的人物,那么唐僧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學生:(預期)懦弱、迂腐、立場不堅定······
教師:真實的玄奘到現(xiàn)在已是面目模糊了。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去了解這位熟悉的陌生人吧。
【視頻播放】(關于玄奘) 學生:觀看。
教師:在玄奘身上你感受到了一種什么精神?
學生:(預期)不畏艱難,持之以恒,終成大業(yè),為實現(xiàn)理想獻身,頑強,執(zhí)著······ 教師:這種精神同樣在鑒真身上閃爍著光芒。老師被這種精神深深感動著。寫了一段文字和同學們共勉:
堅定信仰,矢志不渝,是為執(zhí)著; 不畏艱難,不懈努力,是為拼搏; 為成大業(yè),犧牲自我,是為敬業(yè)。 請同學們一起來讀一下。學生:齊讀。
教師:聯(lián)系學生實際對學生適時進行情感教育。
教師:通過對兩人事跡的了解,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唐朝在對外文化交流中有一個共同點?引導學生歸納出:走出去。(PPT出現(xiàn)教師板書) 教師:那么走出去的目的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玄奘是學習、游學。鑒真東渡是傳播唐朝文化。
教師:總之,兩位在對外交往中都做出了重大貢獻,誰當選為隨行人員都是當之無愧的。選一位真的是強人所難了。大家看怎么辦? 學生:一起同行。 教師:很好的主意。
教師:可以說這兩位高僧都為所到國家人民留下了珍貴的記憶。很多與他們相關的文物遺跡都保存了下來,被奉為國寶進行珍藏。 出示圖片:印度玄奘紀念館
教師:大家看這里的建筑有什么特點?成軸對稱,大氣恢弘,保留了鮮明的唐朝傳統(tǒng)文化色彩。 教師:鑒真到達日本后,親自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被譽為日本建筑史上的藝術明珠。鑒真圓寂后,弟子為他雕刻的塑像就安放在這里,被日本政府奉為一級國寶,世代受到日本人民的膜拜。鑒真像一年只對外展覽4天,其他時間都放在溫度、濕度適宜的環(huán)境里珍藏著,以示人們對鑒真的尊敬。鑒真出生入死,六次東渡,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文化,出現(xiàn)了“唐風洋溢奈良城”的盛況,因此,鑒真被親切地稱為是“日本文化的恩人”。
教師:鑒真、玄奘代表的是走出國門的中國人。那么對主動來唐朝學習的外國友人我們應該持什么態(tài)度呢?
學生:(預期)歡迎、接納。
教師:對應著“走出去”,我們就用對應的一個詞吧“迎進來”。那么這一時期“迎進來”的主要是哪個國家的代表?
學生:日本遣唐使,著名的留學生阿倍仲麻呂。 教師:PPT板書學生回答的以上內(nèi)容。 教師:什么是遣唐使呢?
日本來中國的遣唐使有什么特點?(屏幕出示相關資料) 學生看資料介紹和歸納出特點。
教師:這說明日本政府是非常重視遣唐使來中國學習的。
教師:遣唐使所有的衣食住都是有唐朝政府提供的,他們還可以在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里學習。求學期間,還有獎學金,學得好的還可以參加唐朝的科舉考試,成為唐朝的官員。如課本上提到的阿倍仲麻呂就一舉高中進士,官至節(jié)度使,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二、魅力唐朝
教師:唐朝時對外文化交流達到空前盛世。(PPT出示《唐朝對外交通路線圖》)
唐朝對外交通發(fā)達,陸路、水路并進,當時和中國交往的國家達到70多個,這種盛況呈現(xiàn)在王維的詩中:“九天闔閭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意思就是說:重重疊疊的宮門一一打開,穿著不同服裝,來自世界各國的達官貴客都來朝拜唐朝的皇帝。(PPT出示) 這足以體現(xiàn)出唐朝對外交往興盛的局面。 教師:為什么當時的中國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 教師:《日本書紀》中是這樣說的:
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ppt出示) 學生:試著解釋。
教師:確實唐朝這一時期政治清明,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兼容并蓄,所以吸引了他國的前來。在同中國交往的過程中,日本、天竺得到很大的發(fā)展。
教師:與中國交往促進了這兩個國家的哪些進步?(PPT出示表格) 國家 影響 日本 天竺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每個小組都將收到一封來自日本、印度博物館的信件,都是非常珍貴的資料。請大家仔細閱讀找出答案,看哪一個小組找的又快又準? 教師:下發(fā)信件。
學生:四人小組看信件討論問題。
教師:有的小組已經(jīng)完成了,先請一名代表來說說日本得到哪些進步?并說明理由。 學生:(略)
教師:歸納總結(jié)(PPT出示) 國家 影響
日本
政治制度、社會生活、文字、都城、書法藝術、貨幣、飲茶、習俗、天文歷法、典籍
天竺 造紙術、《大唐西域記》
教師:對日本,可見,唐朝對日本的影響巨大,包括各個層面,相當廣泛,就是到今天,日本仍然承認中國在歷史上是日本的文化母國。
對于天竺,7世紀末造紙術傳到天竺,從此結(jié)束了用樺樹皮和貝葉寫字的時代。對于天竺,書上沒有過多的記載敘述,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古印度是一個擅長冥想而不喜歡記載的國家。7世紀時,歷史領域是一片黑暗。他們的祖先居住在哪里?歷史上發(fā)生過哪些大事?印度的考古學家都很茫然,無從下手。但有一本典籍成為研究印度歷史的重要依據(jù),那就是《大唐西域記》,書中記載的內(nèi)容使印度考古學家重建印度歷史成為了可能,并開鑿出了大量和佛學有關的文物遺跡,如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就是依據(jù)玄奘的記載發(fā)掘出來的,讓它得以重見天日。(PPT出示那爛陀寺圖片)
教師:可見,唐朝文化對他們國家的發(fā)展進步幫助很大,那么中國在同他們國家的交往中有獲得了哪些進步?(PPT出示表格,學生小組討論) 與他國交往促進中國有哪些發(fā)展? 國家 影響 天竺 日本
學生:小組討論
與他國交往促進中國有哪些發(fā)展? 國家 影響 天竺 佛經(jīng)典籍
日本
虛心好學,不斷向文明學習 教師:對于天竺,通過今天的學習,主要是向天竺學習了佛教經(jīng)典,書中沒有提到的還有唐太宗時派人到天竺學習熬制砂糖的技術,還有數(shù)學、天文、醫(yī)學、樂舞等成就也傳入唐朝。 對于日本,不斷向先進文明學習,這是一個國家保持旺盛發(fā)展的生命力。正是因為日本的虛心好學,進行了大化改新、明治維新兩次改革,才實現(xiàn)了近代民族的崛起,并最終趕超了中國。可見,只有不斷交流才能促進社會的大發(fā)展。 教師:指板書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唐朝的對外交流,既有鑒真、玄奘勇敢走出國門傳播文化,學習佛學,完善唐朝文化的中國人;又有主動到唐朝來學習的遣唐使。那么唐朝時對外政策是怎樣的?請大家動動手,試一試,能否把老師板書連成一個字,概括出唐朝的對外政策? (教師寫出):開。
教師:好,請看老師寫的是個什么“字”?這一個“開”字,這應該就是學習這節(jié)課唐朝的對外交往留給我們的最深刻的印象。那么唐朝的對外政策是怎樣的? 學生:開放
教師:對外交流應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唐朝要想成為一個萬國來朝,威加海內(nèi)的大國,只有開放的態(tài)度行不行?
(PPT出示武林比武抱拳姿勢。)
教師:這個手勢常常用在哪里?比武場合。意思是“五湖四海皆兄弟”。大拇指不能伸直,這樣代表的時唯我獨尊,大拇指要并向掌心,這樣代表的就是謙和美德友好。一個武林高手想要贏得他人的尊重,只要謙和的態(tài)度是不行的,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同樣,唐朝的發(fā)展就好比同武林高手過招,要成為一個天朝上國,贏得他國的尊重,靠的不僅是對外開放的政策,謙和的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唐朝擁有的強大綜合國力。那么中華民族只有做到這三點,才能從容自信于世界,才能盡快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 教師:(總結(jié)升華)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一個繁榮昌盛的唐朝屹立在了世界的東方,以他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有一種強盛叫做自信,有一種自信叫做開放,有一種開放叫做大唐。
今天的新課就講授到這里。同學們掌握了沒有。歡迎來到出彩的你。根據(jù)你的喜愛的圖片來選擇題目吧。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