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星球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活動課-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安徽省 - 合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星球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活動課 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安徽省 - 合肥
活動課 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
2017.6 【課標要求】
了解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危害大,發生頻率高等主要特點。 (2)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規律。
2.過程與方法
(1)閱讀中國自然災害的相關圖文資料,利用地理歸納法歸納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2)閱讀和觀察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和中國主要地質災害多發區分布圖,認識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規律。
(3)學會科學應對自然災害的簡單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和應災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1.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危害大、發生頻率高等主要特點。 2.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和應災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和觀察,認識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規律。 【教具準備】自編課件(含視頻)、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和中國主要地質災害多發區分布圖展板、自然災害類型卡片等。
【教學方法】地圖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小組合作法、歸納總結法等。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播放我國自然災害的有關視頻: (臺風、地震、泥石流、旱澇災害) 教師講述:通過視頻我們發現,人類的家園可能在瞬間毀滅,生命可能被無情地奪走,原本平靜的生活變得不平靜,這都源于一個詞---自然災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
板書課題: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
觀看視頻
創設災害的破壞性與不可抗拒性的情境。
一、了解類型,歸納特點
材料一
展示學生常見的各種災害圖片。 教師歸納:通過上述圖片展可以看出我國自然災害特點1:災害種類多(板書) 教師點撥:剛才通過看圖總結出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這種方法就是歸納法,歸納法是學習地理一種很重要的方法。 發放災害卡片,要求學生將下列災害分類填表: 蝗災、鼠害、海嘯、寒潮、洪澇、干旱、臺風、冷害、雪災、滑坡、地震、崩塌、火山、泥石流 教師設問:從自然災害類型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國最多的自然災害是哪兩種?(氣象災害、地質災害)
觀察圖片說出自然災害名稱,歸納我國自然災害特點1:災害種類多。 填表格,部分學生上黑板將卡片貼入表中所屬的類型空白處。
回答我國最多的自然災害類型。 看圖認識災害,直觀。教會學生用歸納法總結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種類多的國家。設計貼圖游戲將災害分類,寓教于樂。 材料二 我國特大自然災害一瞥
展示圖文資料: 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甘肅舟曲泥石流、2010年西南地區旱災、2015年水災。
歸納:通過上述圖文資料可以看出特點2:災情重
展示圖文資料:2016年10月21日臺風“海馬”登陸廣東相關情況
材料三
出示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發生情況表(2007—2015年)、中國、世界地震次數對比圖(2013—2015年)
歸納:通過上述圖片展可以看出我國自然災害第3個特點是:頻次高
結合見聞和所給材料,討論交流 得出結論:我國自然災害特點2:災情重
學生分析圖表數據,討論歸納: 特點3:頻次高
展示圖文資料,直觀說明我國自然災害的嚴重性。
提供數據統計圖表,由學生歸納總結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 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二、觀察分布,認識規律
講述: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分布具有一定空間分布差異明顯,但它們的分布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交流。 展示圖片:
發放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展板,布置學生畫圖任務。
歸納我國氣象災害分布的規律: 旱澇——東部季風區
雪災、冷害———緯度較高、地勢較高地區 臺風——東南沿海
板書:氣象災害——氣候特征 展示圖片
發放中國主要地質災害多發區分布展板 布置畫圖活動任務。
歸納我國地質災害分布規律: 地震與板塊運動有關
滑坡、泥石流多分布于山區 板書:地質災害——地形地勢
將全班同學分為兩大組:氣象專家組和地質專家組,分組活動。 氣象專家組:(旱澇災害課題組和雪災、冷害、臺風課題組)
運用所給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請旱澇災害課題組專家完成: (1)在紙板上圈畫并說出我國旱澇災害集中分布區的范圍。(旱災用黃色,澇災用藍色) (2)探究旱澇災害與季風活動的關系,選擇填空。
2.請雪災、冷害、臺風課題組專家完成: (1)用適當的圖例在紙板上標畫并說出我國雪災、冷害、臺風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區。
(2)探究雪災、冷害與季風活動的關系,選擇填空。
雪災、冷害 氣溫 (高、低) 冬季風 (強、弱)
(3)據圖推測影響我國的臺風可能
來自哪里?
地質專家組:(地震課題組和滑坡、
泥石流課題組)
運用所給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請地震課題組專家完成:
(1)在紙板上畫出我國主要地震
帶,并說出我國四大地震多發區名
稱。
(2)說說我國地震多發與板塊運動
有什么關系。
2.請滑坡、泥石流課題組專家完成: (1)在紙板上圈畫出并說出我國滑坡、泥石流災害集中分布區范圍。 (2)說說我國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與地形地勢特征有什么關系?
通過學生畫圖找出我國自然災害的地區分布特點,總結分布規律 。培養和提高學生讀圖、畫圖、析圖能力,以及小組合作能力、分析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① 寒溫帶 ② 中溫帶 ③ 暖溫帶 ④ 亞熱帶 ⑤ 熱帶 ⑥ 高原氣候區
4
三、面對災害,科學應對 展示世界火山、地震帶分布圖 展示汶川、玉樹、雅安地震圖片 展示郯廬斷裂帶圖片
師:災難不僅帶給我們傷痛,更讓我們思考,當災難來臨時,我們要掌握一定的自救互救方法。
總結全課
小組活動:
當自然災害突然來臨時我們如何應對……
學生分為地震組和洪水組,討論: 地震組:我們在教室里,突然發生地震,我們怎么辦?(提示:可尋找教室里的“活命三角區”)
洪水組:當洪水突然來臨,我們向
哪里跑?落水后怎么辦?結合圖片討論交流
增強學生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懂得逃生的技巧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活動課 認識我國的自然災害(活動導學單)
一、了解類型,歸納特點
1.將以下災害分類并填入表格。
⑴旱災、⑵泥石流、⑶洪澇、⑷寒潮、⑸滑坡、⑹鼠害、⑺蝗災、⑻海嘯、⑼臺風、⑽冷害、⑾雪災、⑿地震、⒀火山、⒁崩塌、⒁崩塌……
2.根據下表,說出我國自然災害有什么特點?
二、觀察分布,認識規律
運用所給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請旱澇災害課題組專家完成。
(1)在紙板上圈畫并說出我國旱澇災害集中分布區的范圍。(旱災用黃色,澇災用藍色)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