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海上日出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九海上日出_陜西省 - 渭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九海上日出_陜西省 - 渭南
《海上的日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
3.學習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
教學難點:學習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我們創造了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觀:這些景觀中,有的清新明麗,有的神奇壯美。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著名作家巴金爺爺的寫景名篇,去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與輝煌。(板書課題)
2.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下面請同學把書打開,回憶一下,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海上日出的?寫了幾處景象呢?(生:天氣晴朗時看到的日出、有云時看到的日出,有云時的日出寫了薄云時的日出和厚云時的日出)(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最后呢?(生:寫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師板書:偉大的奇觀)它是個偉大的奇觀,什么是奇觀?你是怎樣理解奇觀的含義?(生:奇觀是
指雄偉、壯麗、不同尋常的景象。觀,景象)(師:你解釋得非常準確,你把觀字解釋出來了,觀就是景象的意思)作者為什么要稱它為偉大的奇觀,到底海上日出是一個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通過巴金的文字去細細地品味、欣賞。 二.學習新課、探究新知。
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寫海上日出的景象。 (一)日出前天空的變化
1.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日出前的景象。哪段是介紹日出前的景象?(1、2自然段)
我們來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是怎樣理解本段的內容的?第一句話中的“常常”能不能刪去?為什么?(不能,“常常”說明作者巴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這篇文章寫的也是多次看日出觀察到的景象。如果刪去,就不能表達這個意思了。)(你表達地很清楚,可見你課前認真地讀了課文。)
2.我現在請一位同學來給大家讀一讀第二自然段,請大家思考:日出前,天空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生讀第二自然段)(出示課件第二自然段)(你讀得很認真)誰來說說,日出前天邊的景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生答)(師板書:淺藍 紅霞 亮)(你回答得很好)同學們快看,這里的“轉眼間”,從這個“轉眼間”你讀出了什么?(生:從天空是一片淺藍到出現紅霞,這一變化非常迅速。)師:你能把這個快讀出來嗎?把這個顏色變化讀一讀,咱們試著把這個變化讀一讀,準備。(齊讀)你們讀的讓老
師感受到了天邊發生的變化,作者在后面說他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為什么知道?(生:從紅霞慢慢在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知道的)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日出,你會馬上從紅霞中判斷出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嗎?你還從“知道”讀出了什么?這個“知道”說明了什么?(生:說明常常認真觀察,所以掌握了規律)(師:你回答得真好)師:我在讀課外資料時,了解到他去法國巴黎坐船長達37天,經常來看海上日出,所以他就是因為這樣細膩地多次觀察,才描繪出日出前如此美麗的景象,假如你是作者,太陽將要升起來了,你會是什么心情?(生:急切、喜悅)你從哪里能看出作者的這種心情?(生:不轉眼)“不轉眼”是什么意思?(生:目不轉睛的意思,就是盯著某處看,眼珠子一動也不動)。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再把這一段讀一讀。 (二)日出時的景象
(師:過渡:多美的景象啊!如果說這種美帶給作者的是一種靜謐的美的話,日出時、日出后的景象帶給作者的又是一種怎樣的震撼,而使作者發出“這是偉大的奇觀”的感嘆呢?讓我們接著讀第三自然段。(生齊讀)作者一開始說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是什么地方?(生:出現紅霞的地方)這個地方先出現了哪些景象?(師板書:小半邊臉 紅 沒亮光)誰來給咱們畫出來?(生畫:小半邊臉)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觀察太陽的?(生:形狀、顏色、亮度)最后太陽升起來,太陽的顏色、形狀、亮度有沒有變化?(師根據生回答板書:圓 深紅 奪目的光)你能不
能像這樣,通過畫把它畫出來?(師:注意想象,你怎么把這個亮光畫出來)(生上黑板畫)到底太陽是怎么升起來的,讓我們一起看看(出示課件:日出圖片)
(師:太陽先是露出小半邊臉,慢慢地升上去了,最后升到天空,發出奪目的亮光,把它旁邊的云片也照得有光彩了。我們看了整個日出的過程,這個過程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作者在描寫太陽時是非常細膩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課件:這個太陽好像......紅得非常可愛)這句話在描寫什么?作者除了抓住形狀、顏色和亮度的變化,他還形象地寫了什么?(生:太陽升起的動態描寫,寫太陽上升的緩慢和吃力)。它上升的過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答)師:“重荷”,什么叫“重荷”?(過于沉重的負擔)你能表現一下它的樣子嗎?(生表演)你從這個“重荷”感受到什么?(生:太陽上升得不容易、辛苦、艱辛、艱難)你還能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它上升的緩慢和艱難?(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太陽上升的過程如此艱辛,你能把它讀出來嗎?(自己讀)(指名讀)(齊讀)師:剛才我聽到大家在讀“沖破”、“跳出”讀得非常有力,為什么呢?(生:我感受到了太陽的頑強拼搏的精神)(師:那你來給大家讀一讀)(生讀)(老師聽到你讀得那么好,老師也想來讀一讀)(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想象一下,當作者看到太陽一步一步上升,最后終于沖破云霞,跳出海面,作者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此時作者的心情會怎樣?(心情激動、歡喜)
過渡:我們抓住了旭日東升過程中的重點詞句,感受到了晴天里日出時的顏色、形狀、亮光的變化。如此美麗、壯觀的景象,難怪 巴金先生會發出這樣感慨——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日出后的景象又是怎樣的呢? (三)日出后的景象
請大家看這兩幅圖,做個判斷題,請你結合圖與文字,這兩幅圖分別寫的是4、5自然段中哪個自然段的內容,為什么?(出示兩幅圖的對比,生答)
說說你的理解,(有黑云時,這個時候太陽還想慢慢地沖出重圍)(師板書:沖出重圍 一切明亮)誰來說說第二幅圖?(生說)我們光看圖片是不夠的,還要結合文字理解,有云時的日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哪些詞你覺得用的非常好?可以用圓圈把它圈起來,哪些句子你覺得用得好,可以用波浪線把它勾出來,然后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生自學)
誰來說一說你認為好的詞語或句子?(生答)(師:水天相接時,用了一個什么詞語來描述的?(燦爛)燦爛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用“亮光”形容此時的景象?(“燦爛”的意思是光彩鮮明耀眼,因為水和光融為一體,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有亮閃閃的光,所以用亮光來形容)。這是薄云時的日出,厚云時的日出有哪些詞語?(透、鑲、染)(形象地說明太陽的光芒是不可阻擋的)這一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了怎樣的景象?贊美了什么?(擬人,寫了光明戰勝黑暗時美麗壯觀的景
象,贊美了太陽奮力沖出黑云重圍不可阻擋的上升力量)。作者感覺“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表現了作者什么信念?(光明戰勝黑暗,萬物都享受這太陽的光澤,作者也感到自己也成光亮的了,表現了作者追求光明、奮力向上的信念)讓我們齊讀這句話(課件出示:這時候發亮的.......也成了明亮的了)所以海上日出有云時不僅是壯觀的、神奇的,它還是非常有力量的,烏云是遮擋不住太陽的,所以作者才會贊嘆它為偉大的奇觀。作者是怎樣贊嘆它的,我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出示課件)(生讀)同學們發現了沒有,這句話是什么句子?(反問句)你能不能用陳述句的句型來贊嘆?(生答)你能不能把它改為感嘆句?(生答)作者為什么用反問句來表達他對日出的贊美呢?請剛才的兩位同學分別再讀陳述句和感嘆句(生讀)我們再齊聲讀反問句(齊讀)。為什么用反問句,誰來說說,(反問句表達了肯定的語氣,加強了語氣,更能強烈地表達作者由衷的贊美之情)我們把課題和這句話連起來再讀一遍。(生讀) 三.總結全文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這的確是偉大的奇觀。這篇文章是作者經過積累生活感受才寫成的,豐富的生活感受使在文中生動地寫出了日出過程中景色的變化。我們也要多觀察生活,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寫出生動感人的好作品,同時,我們都應該學習文中所贊嘆的太陽那種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用這種精神去對待我們學習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難。
四.寫法寶典
時間順序,是指按照事理發展過程的先后來介紹某一事物的說明順序。本文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對日出的全過程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進行了描寫,展示了日出這一偉大的奇觀。 五.拓展延伸
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唐·白居易《憶江南》
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 • 劉禹錫《竹枝詞》 3.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六.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讀的段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