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名著中的人物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五年級上冊口語交際—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臺_內蒙古 - 通遼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五教學設計
――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臺
【設計理念】
聯系學生已有的閱讀體驗,建立寬松愉悅的交際平臺,在生生、師生互動的合作交流中激活思維,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學生不僅想說、敢說、要說,而且能說、會說,形成良好的交際意識,促進語言能力和交際素養的發展。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主動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2.能通過自己的演繹,學會通過表情、動作等肢體語言來反映人物的性格,將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刻畫得生動、形象,從而加深對故事中人物的理解; 3.進一步了解、閱讀名著,激發學生對文學名著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草船借箭》課本劇錄像。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角色形象
1.師引導: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劇嗎?看過由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嗎?你最喜歡哪一部?最喜歡那里的那個演員為什么? 2.學生自由討論:
可以從人物的語言或動作是否體現人物的個性特點談;可以從故事情節的安排談;可以從服飾道具的使用談。
師小結并引課:是的,就是因為演員的精湛表演,他們的一顰一笑,一個動作,甚至一個眼神都能把人物的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將名著中的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舞臺上呢?今天的口語交際就來討論討論如何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臺──創編課本劇。(揭示課題) 二、賞析課文,體味角色形象
1.文本對比:
首先讓學生回顧《草船借箭》片段找出描寫周瑜和諸葛亮商議軍事的場景想
象他們的動作、語言和神態。
2.接著播放《草船借箭》的視頻。觀后與課本的描繪做一下比較,說一說文本與劇本的關系。
(課本劇中很多人物的對話、表情、動作等都是通過書上的一些敘述性的語言轉化的;書上刻畫的人物性格在表演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三、探究編排,表演角色形象
1.梳理出編排課本劇注意事項:時間、地點、人物、社會環境、布景、故事情節。
2.學生小組內簡要交流如下問題:
(1)課文中有些人物神情并沒有直接提供,作為編導該怎么辦?引導學生根據人物特點以及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想象他們的神情。
(2)課文中有些人物語言是運用轉述的形式出現,并沒有直接引用,作為編導該怎么辦?
(將敘述性語言改編成人物的對話,還可以進行合理的增補,從而更好地體現人物的特點。)
(3)師提示:為了還原故事場景,還要根據當時社會環境,準備相應的服裝、道具、背景音樂,及如何上場、下場,體現課本劇的完整性。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編排課本劇不能僅僅停留于課本,首先要把握情節,生動復述,還原人物。為了更好地體現人物的特點,還要進行必要的改編,形象地將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展現給觀眾。有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課外閱讀進行拓展創編。 3.師生共同創編課本劇,課件出示要求:
⑴按照個人的興趣、愛好分成四大組,推選出一個責任編導,負責執筆、匯總大家的意見。
⑵每個人選擇一個角色,將自己角色的語言、動作、神情了解透徹。 ⑶交流討論各自的角色體驗,小組內進行整體性創編。
(根據故事情節,安排好各種人物的對白、出場順序以及劇本內容。) ⑷準備時間:5分鐘。
4.分小組的討論、發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討論探究,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品味成功。 四、表演評價,升華角色形象
1.討論欣賞要求,評價方法,準備推選出最佳創編獎、最佳演員、最佳評論員。 (認真欣賞表演者的每一句話、每個動作、每個神情。鑒賞整個編排是否有創意。) 2.分組表演:
先由編導簡要介紹表演篇目、演員陣容、服飾道具,再進行表演。 (每組表演時間3分鐘。) 3.評價表演:
(先肯定優點再指出不足。著重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動作、神情入手;再從是否富有創造性來評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由編導或表演者來闡述自己的設計意圖。)
4、評選最佳創編獎,最佳演員、最佳評論員。 五、老師總結,拓展延伸,豐富角色形象
1.在浩瀚如海的文學、歷史名著中,還有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勝的故事,等著我們去感受,去細細品位,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史記》、《三國志》等。
2.今天的表演只是初步的嘗試,同學們平時多讀一讀經典名著,厚積薄發,都去嘗試一下自己做編導,并與同學合作進行創編。 【板書設計】
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臺 社會環境(時間、地點) 人物特征(語言、動作、神情) 故事情節(生動、完整) 設計布景(服裝、道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