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要的是葫蘆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4課《我要的是葫蘆》廣東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4課《我要的是葫蘆》廣東省優課
《我要的是葫蘆》 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藤”等14個生字,會寫“棵、盯、謝、治”四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種葫蘆人對小葫蘆的喜愛之情;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體會植物生長過程中枝,葉,果實等內在聯系;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寫四個生字詞;
3、初步體會反問句,感嘆句的表達特點;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植物生長過程中枝,葉,果實等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談話
看《葫蘆娃》視頻提問題:1、看到了什么?2、葫蘆是怎么長出來的? 二、 談話導入
1、 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生個別讀“葫蘆”、“葫蘆藤”
2、 引導學生說“胡蘆藤”三個字的共同點是都有草字頭,與像草的植物
有關,并說說哪些果實也長在藤上的; 3、 引導學生說胡蘆的作用。 三、 認讀生字
1、 學生自由讀文,圈出這節課要求會認的生字,多讀幾次;
2、 以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掌握情況; 3、 集體讀
四、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以連環畫的方式和學生合作讀課文,并在讀的過程中重點指導有感情
讀快長啊,快長!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讓學生體會種葫蘆人得心情;
2、 出示兩個句個“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可怕!”讓學生通
過對比朗讀初步體會一個意思可以用感嘆句或、陳述句或反問句來表達,但這是第一課時,不對這句進行深入學習。(新) 3、 通過動作,部首等理解“盯著”這個詞語的意思;
4、 出示兩個句個“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不用治!”讓學生
通過對比朗讀初步體會一個意思 可以用感嘆句或、陳述句或反問句來表達,感受不不同語氣表達不同的的情感,學習。但這是第一課時,不對這句進行深入學習。(新) 五、 學習第一自熱段
1、 引入:師引導學生說出連環畫里缺了第一幅圖,師“讀好第一段話才
能畫好第一幅畫”,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 生個別讀第一自然段;
3、 學習“謝”字,先讓學生說說寫的時候注意什么,老師再總結、范寫
學生跟著書空后,在課本上練習寫。最后實投請學生點評。 4、 通過觀察幻燈片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謝”字的意思,并根據課文中
“謝”的意思組詞。
5、 引導學生用謝字的其他意思組詞,如:謝謝,多謝等。并用這些組詞
編成兒歌。齊讀兒歌。鞏固生字,體會謝字的不同意思。(亮) 6、 師板書:畫葫蘆架。讓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想想葫蘆架上缺了什么。
引導學生在課本上圈出“葫蘆藤”、“葉子”、“花”、“葫蘆” 7、 指導朗讀“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
讓學生體會葉子多。讀后板書:畫葉子、葫蘆。
8、 引導學生用課文的句子并加上動作夸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
然后讓學生用“多么( )的( )啊!”來夸葫蘆藤、花、葉子,通過這樣鍛煉學生說話能力。
9、 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葫蘆為什么長得這么可愛呢?”引導學生回答,
通過這樣讓學生初步體會植物生長過程中枝,葉,果實等內在聯系,同時也為下節課的學習做鋪墊。(體現什么新理論) 10、 指導朗讀最后一段,體會種葫蘆的人看到葫蘆變黃的心情。 11、 出示兒歌《種葫蘆》,請學生讀。讀后找出兒歌中的生字“課、盯、
謝”,先請學生說說這三個字的共同點,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然后教師范寫,學生跟著書空。學生在書本練習后,然后實投,學生點評。(亮)
12、 全班加上動作,配上《兩只老虎》的音樂唱《種葫蘆》。(亮) 14、總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