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要的是葫蘆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4課《我要的是葫蘆》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4課《我要的是葫蘆》天津市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蘆》是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三篇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課文講的是一個人種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他卻置之不理,鄰居的好心勸告,他也不聽,后來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結果小葫蘆都落光了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要聯系地看問題。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葫、蘆”等11個生字,會寫“怪”和“棵”等2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對比朗讀,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了解種葫蘆的人最后沒有得到葫蘆的原因,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聯系的道理,并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學重點
體會反問句、感嘆句的表達特點;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聯系的道理,并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教學難點
體會寓言故事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五、課時安排 二課時
六、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 拓展閱讀材料 七、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我要的是葫蘆》。 2.復習字詞 游戲:拍字卡
2
(二)據圖質疑 1.觀察兩幅圖
字詞我們都掌握了,下面大家來觀察一下這兩幅圖,看看有什么不同? 2.據圖找相關段落
(1)文中哪兩個自然段分別寫了這兩幅圖?
(2)反饋:第一自然段寫的是第一幅圖,第四段是第二幅圖。 3.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找出具體描寫小葫蘆生長過程的句子,用“﹏﹏﹏”畫出來。
(2)課文在介紹葫蘆的時候先寫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接著開出雪白的小花,最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 板書:葉子 葫蘆 (3)體會葉子的茂盛
①讀句子,找一找哪些詞語寫出了葫蘆藤的可愛?與同桌交流交流。 預設:細長——細細長長的樣子(師:形狀)
長滿——葉子長得很多
大家還記得《葡萄溝》這篇課文吧,那里也有一個寫葉子多的詞語是茂密,大家看這葫蘆藤上的葉子那么綠,層層疊疊,也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
②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啊!指名讀。 (4)第四段寫的是故事的結果,指名讀。 4.看圖質疑
(1)看了這兩幅圖,讀了這兩段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為什么第一幅圖葫蘆長得很好,第二幅圖葫蘆落了?
為什么第二幅圖葉子都黃了,葫蘆都落了?
(2)大家打開書,你們的疑問和書后練習是一樣,誰來讀一讀?抓住書后練習來學習課文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三)合作探究 1.自主閱讀
(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_____”畫出種葫蘆的人想的是什么?用“﹏﹏”畫出他說的是什么?
3
反饋:
他想的是(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他說的是(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2.體會心理活動
(1)他想的是: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2)比較句子,體會感嘆句: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他認為: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自己讀一讀這兩句話,看看有什么不同?(標點、語氣) (3)聯系上下文理解內容 蚜蟲長在哪里?(葉子上)
聯系上文,實際上是什么不可怕?(葉子上爬著一些蚜蟲不可怕) 聯系下文,葉子上的蚜蟲為什么不可怕?(種葫蘆的人要的是葫蘆。) 原來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 3.感受人物語言
(1)教師分層引讀,體會種葫蘆的人對葫蘆的喜愛: 此時此刻,這個人的眼里只有葫蘆: 他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
他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
他反復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2)讀讀這三句話,種葫蘆的人心情有什么不同? (3)他太喜歡小葫蘆了,他自言自語地說:
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4)你現在就是種葫蘆的人,能學著他的樣子演一演嗎?
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的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4.體會葉子和果實之間聯系
(1)他根本不在乎長蟲子的葉子,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小葫蘆慢慢都落了。
她,大家還記得嗎?(棉花姑娘)這是我們一年級學習的一篇課文。她曾經和小葫蘆有著相同的遭遇呢!誰還記得這個故事?
(2)為什么葉子上生了蚜蟲,果實就會遭殃呢?葉子和果實之間到底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來聽聽葉博士怎么說!
播放視頻
(3)總結:葉子、蚜蟲、葫蘆之間都是有聯系的。 (四)不聽中肯的勸告
1.種葫蘆的人一心想得到葫蘆,根本不去管葉子上的蚜蟲。一位鄰居曾經勸過這個種葫蘆的人,同桌分角色來讀一讀。
2.分角色朗讀
老師讀旁白,與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3.比較句子,體會反問句
(1)“葉子上的蟲還用治?”什么意思?
指名讀,你能說說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話讓我們感覺更奇怪? 指名讀。
(2)分角色讀一讀。 (五)聯系生活,總結提升
1.感悟種葫蘆的人不了解葉子和果實之間的聯系: 當葉子上長了蚜蟲的時候,他想(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時,他想(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鄰居勸他治一治蚜蟲的時候,他想(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2.總結:
種葫蘆的人覺得葉子上爬著一些蚜蟲不可怕,對于鄰居的勸告感到很奇怪,認為葉子上的蟲不用治,最后他想要的葫蘆都落了。
3.拓展閱讀,聯系生活:
看拓展閱讀,思考:誰和誰之間是有聯系的?
(1)上完體育課沒有洗手,用臟手揉眼睛,眼睛被細菌感染得了角膜炎。 點評:忽略了手、細菌、眼睛、結膜炎之間的關系,影響了健康。 (2)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寶”,近些年由于它的天敵澳洲野狗瀕臨滅絕,袋鼠的數量迅速增加。大量的袋鼠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活。
5
點評:原來袋鼠、澳洲野狗以及人們的生活之間都是有聯系的。
(3)有個村子老鼠泛濫,禍害莊稼,糧食遭殃了。第二年,村民找來許多貓,貓把老鼠消滅了,糧食豐收了。
點評:村民利用貓、老鼠、莊稼之間的聯系,解決了問題。 4.續編故事
第二年,這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會發生什么事呢?指名說。 (六)學寫生字“怪”和“棵”
1.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里,下面我們來學習兩個生字。 2.識記字形
誰來當小老師?(字音、方法、組詞、用“兩看法”觀察這兩個字) “怪”是豎心旁,多與人們的心情有關。 “棵”是木字旁,是與植物相搭配的量詞。 3.書寫生字
(1)師書寫,生書空。
生練習。 (2)展示、評價。 (3)修改、自評。 (七)作業設計
今天我們學習了《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相信同學們一定都明白了許多道理,今天回去請你把這個小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好不好? (八)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 葫蘆 落
蚜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