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7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廣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7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廣州市海珠區
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7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學歷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
【單元解讀】
本單元以“大自然的秘密”為主題,在前面兩課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詩意的美。《雷雨》則是留心觀察生活中自然現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不僅是留心觀察,還要探索自然的秘密,學會解決生活中的自然問題。《太空生活趣事多》讓學生更加打開思維,豐富有趣的自然科學知識能吸引學生走進大自然那奇妙的世界。
【文本解讀】
學習內容分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學為題材的兒童詩,介紹了幾種能幫助人們識別方向的自然現象。豐富有趣的自然科學知識吸引學生走進那奇妙的大自然。
第一小節總述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第二至五小節分別介紹了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這四種天然的指南針。第六小節點明詩的主旨,并與開頭相照應,告訴學生大自然中隱藏著許多知識,鼓勵學生走向大自然,細細觀察,多多去想。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豐富多樣。以第二人稱“你”來敘述,并采用假設語氣,讀來倍感親切。每小節末句押韻,讀起來節奏鮮明,富有韻律。 字詞、朗讀、語用任務分析:
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7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學歷案
(1)字詞:通過三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多種識字方法。本課可以通過合作識字,指導鞏固的識字方法,繼續提升孩子的自主識字能力。本課的一些生字可以通過結合語境隨文識字,加深孩子對詞語的理解,如“忠實、稠、稀”。另外,還可以借助圖片以及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意思,學習生字詞。
(2)朗讀:本課采用第二人稱來敘述,朗讀時,語氣要親切,像在給朋友熱情地介紹大自然的知識。朗讀時要注意突出每一種天然指南針的名字,并重讀關鍵詞的詞語,體現出這種天然指南針如何指點方向。文中不少地方運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把大樹和雪當作人來寫,讓人感覺它們像朋友一樣,要讀出親切友善的感覺。
(3)語用分析:這篇課文以第二人稱“你”來敘述,并采用比喻、擬人的手法來說明天然指南針的作用,語氣親切自然。作者還注意運用不同詞語表達相同意思,如“辨別、分辨、認出”,避免了語言的重復,可提醒學生在寫話使用更多不同的詞匯。 課后題解讀:
第一題:這個問題旨在讓學生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課文內容。在之前的學習中,孩子們已經掌握了提取明顯信息的能力,所以要找出文中寫了哪幾種“天然的指南針”并不難,而在理解它們是怎樣幫助人們辨認方向的時候,可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結合生活實際或借助圖片、動畫形式幫助學生理解。
第二題:這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更多意思相近的詞匯。我們可在識字和理解課文中加以滲透,在復習生字詞環節時,再讓學生集中讀一讀,發現每組詞意思相近,然后記一記。
第三題:屬于選做題,旨在將學生的學習從課內延伸至課外,鼓勵學生課后向家人詢問或自己查找資料,了解更多辨別方向的方法。在第二課時,可邀請學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7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學歷案
生在班上做簡單交流并嘗試模仿課文,創作一小節詩。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年齡還小,生活經驗較為欠缺,方位感較弱,對于課文提供的地理常識認識不多,所以在教學中可提供大量的圖片、資料等幫助學生理解。教學時要用他們對知識探索代替老師的分析講解,在疑惑中閱讀課文尋找答案,在讀中了解現象,在尋找中感受自然科學帶來的樂趣。最后,也要留下足夠時間讓學生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課外知識,感悟大自然的奇妙。 【學習目標】
1. 正確認讀“慌、辨”等13個生字,正確書寫“指、針”等9個字。積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詞語。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童詩的韻律感。
3. 圖文結合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找出課文中寫的 “天然指南針”,并說出它們是怎樣幫助人們辨別方向的。 4. 通過課文的學習,對大自然的奧秘感興趣。 5. 能夠通過觀察或閱讀,認識更多天然的指南針。 【學習重點】
1.正確認讀“慌、辨”等13個生字,正確書寫“指、針”等9個字。積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童詩的韻律感。 【學習難點】
圖文結合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找出課文中寫的 “天然指南針”,并說出它們是怎樣幫助人們辨別方向的。
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7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學歷案
【學習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正確認讀“慌、辨”等13個生字,正確書寫“指、針”等6個字。重點指導上下結構“幫、導”兩個字和獨體字“永”。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詞語。
3. 圖文結合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找出課文中寫的 “天然指南針”,并說出太陽和北極星是怎樣幫助人們辨別方向的。 【教學設計】 一. 激趣導入
懶羊羊去郊游的時候迷路了,誰能幫助它?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字音闖關。 2. 詞語闖關。 3. 書寫闖關。
三. 找出文中寫了幾種“天然的指南針”。 四. 理解“太陽”怎樣幫人們辨別方向。 五. 理解“北極星”怎樣幫人們辨別方向【學習目標】
1. 鞏固生字詞,能正確書寫“碰、特、積”三個生字,聯系圖片及上下文理解“稀、稠”等字詞的意思。
2. 圖文結合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大樹和積雪是怎樣幫助人們辨別方向的。 3. 能讀出童詩的韻律感。
4. 能夠通過觀察或閱讀,認識更多天然的指南針,對大自然的奧秘感興趣,并能仿照課文寫出一小節詩句。 【學習重點】
1. 鞏固生字詞,學寫“碰、特、積”三個生字,聯系圖片及上下文理解“稀、稠”等字詞的意思。
2. 圖文結合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大樹和積雪是怎樣幫助人們辨別方向的。 【教學難點】
能夠通過觀察或閱讀,認識更多天然的指南針,對大自然的奧秘感興趣,并能仿照課文寫出一小節詩句。
【教學設計】
板塊一:創設情境,回顧課文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評價任務
1. 小組開火車讀詞語
創設懶羊羊迷路的情境,出示
詞語
正確認讀詞語。
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7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學歷案
2.說出課文中四種“天然的指南針”
提問: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哪幾種“天然的指南針”?
能說出課文中介紹了幾種“天然的指南針”。 3.說出太陽、北極星是怎
么幫助人們辨別方向
出示句子
能說出太陽、北極星怎
么幫助人們辨別方向。
設計意圖:創設“懶羊羊迷路”這一情境,引起學生幫助懶羊羊的熱情,提高學習的興趣。有趣的游戲環節,幫助學生在趣味中復習生字、回顧課文,迅速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板塊二: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評價任務
1.自由朗讀課文
提出學習提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4至6小節,想一想:“大
樹”和“積雪”是怎么幫助人們辨別方向的?
2. 讀第四小節,說出
“稀、稠”的意思
出示文段和字卡
能說出“稀、稠”的
意思,并明白它們是一對反義詞。 3. 指出大樹表示的南北
方向,說理由
出示貼圖
能結合圖片及文本,
正確指出南、北方向。
4.比賽朗讀第4小節
引導學生反復朗讀
流利朗讀,能讀出童
詩的韻律感。
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7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學歷案
5.看圖,判斷方向
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雪化得
慢的是南方,雪化得快的是北方
能結合圖片及文本,
正確指出南、北方
向。
6.同桌之間練說,指名上臺說
巡堂檢查,引導學生說出辨別方法
能正確說出怎樣利用積雪辨別方向。 7.同桌合作朗讀第5小節
提出朗讀要求,引導學生反復朗讀
流利朗讀,能讀出童
詩的韻律感。
8.分小組,合作讀課文,
說出課文的主旨
提出朗讀要求
提問:為什么作者會發現這么多大自然的奧秘?
能說出課文的主旨
設計意圖:學生年紀還小,方位感較弱,所以在教學中需結合圖片及文本,幫助學生理解大樹和積雪如何幫助人們辨別方向。在朗讀指導中,運用比賽讀、合作讀等方式,鼓勵學生讀出童詩的韻律感。 板塊三:學習生字,正確書寫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評價任務 1.觀察字形特點,說出書
寫要點 出示生字及其組詞
能正確書寫三個生字,書寫姿勢規范。
2.觀察老師范寫 范寫“碰、特、積” 3.寫字
巡堂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了解“左窄右寬”的字如何書寫,所以這節課的寫字練習,我重點指導學生寫好新學的“石字旁”和關鍵比劃。書寫過程中,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強化良好的書寫習慣。
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7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學歷案
板塊四:交流搜集成果,模仿書寫成段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評價任務
1.四人小組交流課前搜集的辨別方向的方法 巡視指導
積極交流自己搜集到
的方法。
2.匯報分享
分享其他辨別方向的方法,出示
創作詩句
3.在工作紙上向大家介紹一種天然的指南針
巡視指導
能仿照課文,書寫一
小節詩句來介紹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課上展示和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課外知識,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感悟大自然的奇妙。在交流的基礎下,鼓勵學生仿照課文,書寫詩句,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
小結環節
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百科全書,里面藏著許許多多的奧秘,需要我們細細觀察,多多去想。這里老師給大家推
薦兩本書《十萬個為什么》和《中國兒童百科全書》,在這里面你會認識更多自然科學知識。
作業內容
告訴爸爸媽媽書中介紹的四種“天然的指南針”是怎
樣幫人們辨別方向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