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茉莉花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六年級上冊第1課芬芳茉莉演唱《茉莉花》(江蘇民歌)重慶市 - 兩江新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人音版六年級上冊第1課芬芳茉莉演唱《茉莉花》(江蘇民歌)重慶市 - 兩江新區
課例:《芬芳茉莉》
[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流傳于全國各地的民間小調,曲調流傳極廣。本課選取了江蘇、東北、河北三首不同地區流傳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目,讓學生感受它們在風格上的差異,初步了解產生這種差異與地域、文化、語言等因素相關,知道《茉莉花》在中外傳播中的影響力,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增進民族自豪感。
江蘇民歌《茉莉花》采用五聲調式,2/4拍,單樂段,起、承、轉、合性結構,具有小調體裁的典型特征。第一樂句由兩個短句組成,二者旋律相對稱,歌詞重疊,落音相同;第二樂句承接上局并引出新的樂思;第三、四樂句為“轉”與“合”的緊密銜接,一氣呵成,其中切分節奏的運用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整首歌曲一字多音居多,旋律以級進為主,間有小跳,使音樂顯得清麗流暢,委婉嫵媚,充滿了江南水鄉的典型風韻,被譽為江南民歌“第一歌”。 東北民歌《茉莉花》的唱詞與江蘇民歌《茉莉花》基本相同,屬“同詞異曲”。它十分巧妙地借用了江南小調的音調框架,融入了東北地區質樸的特點,在調式、旋律進行以及襯詞處理上做了很大改變,注入了粗獷鏗鏘,融入了一股“陽剛”之風,使歌曲更具本地特色。 河南民歌《茉莉花》是一首以同名但詞曲皆有變化而傳唱于異地的民間小調,屬于漢族民歌中的“變體流傳”。歌曲為帶變宮音的六聲徵調式,音域寬闊,明快嘹亮,具有中國北方小調的風格特點。從唱詞上看,它與江蘇民歌《茉莉花》第一段是相同的、二、三、四段歌詞融入了較多的敘事、說唱特征。曲調旋律起伏較大,跳進較多。使用了“♯5”和“♯1”,最后還有一個旋律使用呂劇“四平腔”常用的拖腔,使全曲給人以剛直、爽朗之感。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連貫的聲音演唱江蘇民歌《茉莉花》。
2.通過聆聽、探索、表現等方式學習并演唱江蘇民歌《茉莉花》。 3.通過拓展學習,感受并了解不同地域《茉莉花》的音樂特點。
[教學重點]
演唱并表現江蘇民歌《茉莉花》。
[教學難點]
識讀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樂譜和歌唱時的技巧要求。
[教學過程] (課前學生坐成三朵花的造型)
(一)江蘇《茉莉花》的發聲練習(指揮要預示吸氣)
師:芬芳茉莉、香氣四溢。讓我們一起來聞一聞茉莉花香。 1、師用手勢帶領學生吸氣、吐氣(3-4次) 師:聽
2、教師彈奏鋼琴,學生靜聽旋律:
師:熟悉嗎?(停,關注學生)
會唱嗎? 生答
師:好,我們用“wu”來試一下。 3、學生用“wu”代唱旋律哼唱。 師:茉莉花在這,我們再來一次! 學生復唱兩次
師:剛才我們演唱的是《茉莉花》,你還知道《茉莉花》的其它旋律嗎?
好,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唱江蘇民歌《茉莉花》 1、范唱江蘇《茉莉花》
師:知道是哪個地方的嗎?
生答。 2、聆聽旋律
師:好,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看一看!
師介紹:這,是周莊,這是烏鎮…這些照片中有小橋流水,有深宅大院…它們依河筑屋、以河成街、橋街相連、水鎮一體,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3、畫旋律線
師:讓我們一起感受這段旋律
生:劃旋律線,選擇相對應的圖片。 師:連貫、圓潤、柔美、流暢 4、律動分樂句
師:請全體起立,注意模仿老師的動作 三個樂句(動作開合,氣口)夸張表現 老師剛才請了幾組同學和我一起律動? 生: 三組
這首歌曲有幾個樂句呢? 生:三個 5、學唱旋律
師:你最喜歡那一句?分小組自由討論。沒有選擇的老師唱給大家你們聽。 小組合作要求:1、每一組選擇你們喜歡的那個樂句進行識譜視唱。
2、演唱時請揮拍注意音準和節奏。 3、展示時選擇你們喜歡的方式展示。
生:分組展示 生:完整演唱 6、學唱歌詞
師:孩子們你們剛才表現得特別棒,我相信帶上歌詞一定能行咱們試一試。 師:孩子們仔細觀察樂譜我們還有那一部分沒有演唱? 生:結束句
師:請同學們揮拍唱譜
生:加入歌詞隨伴奏音樂完整演唱。 (三)欣賞東北、河北茉莉花
剛才我們演唱的是江蘇民歌茉莉花,你還知道其它地方的茉莉花嗎?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情緒?
什么樣的風格?
對!你們的感受特別好,運用了二人轉的音樂元素,你們感受到了嗎? 師: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首茉莉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