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梨園英秀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少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梨園英秀》江蘇省 - 無錫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少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梨園英秀》江蘇省 - 無錫
梨 園 英 秀
教學內容: 唱:《梨園英秀》 演:《梨園英秀》 教學目標:
1、在聽、唱、動的活動中進一步走進國粹京劇,復習有關京劇的基本知識,增添對祖國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與民族自豪感;
2、熟練有感情的演唱《梨園英秀》,體會劇中融合的鑼鼓經、數板、西皮音調等諸多戲曲元素,學念、學做、學唱,提升表現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唱好融合京劇元素的兒童歌曲《梨園英秀》 教學難點: 歌曲的完整演繹 教學準備:
堂鼓、豎笛、課件歌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歡迎同學們一起進入愉快的音樂之旅。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歌曲,請同學們仔細聽,并思考:這是什么藝術表現形式?(京劇)
前段時間我們共同了解了很多關于京劇的知識,老師今天就來考考大家,看看誰掌握的知識最多?鑼鼓經實際上是以口頭背誦的鑼鼓譜。將各種打擊樂器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組合,并通過各種不同的節奏*形態演奏出來,就形成一套套的鑼鼓點*。
二、初聽歌曲,復習戲曲知識
師:看來同學們對于京劇的知識了解得還真不少,老師獎勵大家一首歌曲,不過在獎勵大家的同時老師還是要考考大家,聽完這首歌曲請你回答老師兩個問題: 1、這首歌曲的情緒怎樣?2、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讓我們一起來細細
聆聽。
生回答問題之后師小結,介紹“梨園”:梨園是戲劇界的代稱,在唐朝時,唐玄宗李隆基在幼年時就喜歡歌舞,后來李隆基繼位后,選定了宮廷的一片梨園作為排練歌舞的場所,后來人們就把戲曲園地成為梨園了。《梨園英秀》這首歌曲描寫的是梨園內表演的生動場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梨園去看一看,首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什么場景呢?
三、學習第一部分 1、聽錄音,請學生思考
這部分場景采用了什么戲曲元素?(鑼鼓經) 2、師模仿鑼鼓經,生演唱嘿嘿
3、師更加生動地模仿鑼鼓經,生演唱嘿嘿并叫“好” 四、學習第二部分
師:隨著一片叫好聲,我們來到了梨園深處,老師也想跟他們一起表演呢。
1、師用堂鼓伴奏朗誦。
2、根據歌詞說說了解的京劇知識。
結合學生介紹講解“南昆北曲東柳西梆” (“南昆北曲東柳西梆”說的是清代初年我國戲曲聲腔劇種大致的分布情況。“南昆”說的是當時南方最主要的戲曲聲腔劇種是昆山腔。“北曲”說的是清代盛行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弋陽腔,“東柳”說的是柳子腔,也即今天山東的柳子戲屬于當年“柳子腔”的遺存。“西梆”則是發源于西北陜山地區的梆子腔。中國的四大聲腔對我國各傳統戲曲藝術影響力很大)
3、分析并學習(用旦角表演,假嗓)
這一部分又采用了什么戲曲元素?分析三個樂句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降低學習難度。分析切分節奏
4、師敲堂鼓為學生伴奏學習念白
5、師用旦角假嗓示范,請生感受并仔細觀察老師流露出怎樣的情感?用哪種手段在表現,是力度還是速度,有沒有規律。(自豪;力度:最后的字強;漸強。)
6、用旦角的假嗓模仿念白。 7、情感教育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學完之后你想到了什么?(要想日后成材,必須從小好好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五、學習第三部分
師:光說不唱太沒勁了,讓我們一起加入戲曲家的演唱吧! 1、聽錄音范唱,說說這段旋律采用了京劇什么唱腔的音調? 2、說說演唱形式。
3、學習合唱高聲部:師生接口唱,師唱領唱,學生唱合唱部分高聲部。
4、不情之請:吹奏低聲部
5、部分學生唱高聲部,部分學生吹奏低聲部 6、學習領唱部分
(1) 哼唱旋律,找找節奏是寬疏還是密集的。 (2) 詞曲結合
7、完整演唱第三部分。
8、請一生領唱,其余部分學生唱高聲部部分學生吹奏低聲部。 9、老師加入身段表演和最后的鑼鼓經 10、學生模仿身段表演的基本動作 11、學習最后的鑼鼓經 12、完整演唱 六、完整演繹整首歌曲
1、好熱鬧的梨園,讓我們跟著藝術家們一起操練起來吧!在操練之前,我們再次靜靜地聆聽一下藝術家們的范唱,想想我們該怎么唱,等會大膽地挑戰這些藝術家們。(聽錄音范唱)
2、有信心挑戰嗎?(隨伴奏音樂完整演唱) 七、總結
同學們真是演繹得惟妙惟肖,京劇這一古老的藝術,她從輝煌的昨天走來,
擁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今天,可見京劇的藝術魅力真可謂是(點擊,齊讀)
希望同學們能發揚梨園英秀這些刻苦訓練的精神,從小努力學習,長大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