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平面圖形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西師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平面圖形》重慶市 - 合川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西師版第二冊第三單元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7頁例1,第29頁第1題
【教材分析】:學生在一年上學期已經直觀的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立體圖形,根據他們各自的特征能區分和辨別出它們。本單元是學生正式學習平面圖形的開始。由于學生難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平面圖形與平面相似的物體的某一部分,因而,學生學習平面圖形要比學習立體圖形困難。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教材通過描一描、找一找、畫一畫等活動,讓學生體驗“面在體上”、“面從體生”,明確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深刻的區別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另外,創設了分一分的活動,讓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數學思考,順理成章地區分各種平面的圖形的特征,并通過交流、討論等活動,歸納整理出各種平面圖形的特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通過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動,使學生能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夠辨認和區分它們。
2.數學思考:在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類、對比、歸納、概括以及動手操作等能力。在活動中使學生充分體驗“面在體上”,明確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問題解決:在各種活動之前,要求學生聽清要求,培養了學生理解能力和審題的習慣。
4.情感態度:通過創設多層次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并在交流、討論、匯報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能力,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夠辨認和區分它們。
【教學難點】:體驗“面在體上”,明確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每生1張A4紙和長方體、正方體模型,裝有長、正方形紙片的信封。
【教學策略】:在以教材為本的設計理念指導下,結合對教材的理解及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創設和操作體驗等教學方法。創設了下雪了,小動物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腳印導入新課。僅接著設計了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發現這幾種平面圖
2
形的特征,體驗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總之,整堂課學生就在強烈的求知欲望中,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數學思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 復習鋪墊。 1.故事引入,猜動物的腳印。
師:冬天來了,大森林里下雪了,小狗、小雞、小鴨子、小馬高高興興地來到雪地上玩耍,留下了一串串腳印,就像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小狗畫……(梅花),小雞畫……(竹葉),小鴨子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2.復習學過的立體圖形。
師:瞧!圖形王國里也有幾位老朋友也來到了雪地里,你還認識它們嗎? 課件出示圖形,學生說名稱:長方體,正方體。
3.師:它們手拉著手,也在雪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腳印,他們可能畫出什么圖形呢?想知道嗎?那和老師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之旅,你就知道答案啦!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小學生天性活潑,喜歡聽故事,用下大雪了,小動物留下深深的腳印的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課,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還拓寬的學生的知識層面,知道不同動物留下的腳印各不相同,順利成章地暗示出立體圖形留下的腳印也不盡相同,為下面的學習內容,埋下了伏筆。】
二、自主操作 體驗特征。 (一)摸一摸,初步感知“平面”。 1.明確活動要求。
師:下面,請小組長分發桌子上的立體圖形,每位孩子摸一摸它的面,感受一下這些面是怎么樣的,并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組內說一說。
2.學生在小組里開展摸一摸的活動。 3.交流、匯報。
師:誰來說說你摸的是哪個立體圖形,它的面摸起來是怎樣的?
學生可能會說:我摸的是長方體,它的每個面都是平平的。我摸的正方體,它的每個也是平平的……
4.揭示“平面”的意義。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立體圖形上平平的面,我們把這樣平平的面叫做平面。(板書平面)
【設計意圖:通過摸一摸立體圖形上的面,感知立體圖形上的面都是平平的,構建
3
了“平面”的概念,讓學生深刻理解“平面”的含義!
(二) 描一描,體驗“面從體生”。 1.引導學生思考畫平面圖形的方法。
師:同學們,有什么辦法能把立體圖形上的平面搬到紙上呢?先自己靜靜地想一想,要是有困難的,可是在小組里一起討論一下辦法。
學生可能會想到以下的方法:描一描,印一印,折一折,剪一剪…… 老師要肯定學生想出的各種辦法。 2.明確畫圖要求。
師:我們就用描一描的辦法,把立體圖形上的平面搬到紙上;顒又罢埪犌宄蠋煹囊。第一個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描下幾個不同形狀的平面。第二個要求:描完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畫的圖形是從哪個立體圖形的哪個面上描下來的。聽明白要求了嗎?開始吧!
3.學生開展描一描的活動,師巡視指導,收集學生的作品。 4.匯報、交流。
師:同學們,都描好了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同學描出的圖形。看看哪位小朋友最會聽,最會學習。
師:能說說你這個圖形是從哪個立體圖形上的哪個面描下來的嗎?
讓學生指著立體圖形的面,說畫法:我描出的是長方體上這個長長的面。我描的是正方體上這個方方的面………。
5.揭示“平面圖形”的意義。
師:這么多的圖形,全都是從立體圖形的平面上描下來的,它們都叫做平面圖形。(板書:圖形)
【設計意圖:借助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以描的方式畫出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很好的幫助學生體會“面從體生”、“面在體上”,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平面圖形和簡單的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三)分一分,體驗特征。 1.明確活動要求。
師:同學們,你能把這些平面圖形按形狀分一分類嗎?(能)在活動之前,先聽清楚老師的要求。第一個要求:請小組長把袋子里的平面圖形卡片倒在小白板上,四人小組一起想一想,哪些圖形是同一類的,就把它放在一起。第二個要求:分完后,說一說每一類圖形都有什么共同特點。(為每個小組準備各種圖形若干個)
4
2.小組開展分一分的活動,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師:同學們都分好了嗎?請一小組上來展示一下你們的成果。 小組長上前展示小組的分類情況。 師:能說說你們是怎樣分類的嗎?
引導學生說出分類情況:我們把這些平面圖形分成了兩類,這幾個圖形是同一類,這幾個圖形是另一類……
4.認識各種圖形的特征及名稱。 (1)認識長方形。
師:你們為什么把這幾個大小不一樣的平面圖形分成一類呢?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手指著長方形這類圖形)
引導學生說特征:這類圖形都有四個尖尖的角,四條直直的邊,其中有兩條長長的邊,兩條短短的邊。兩條長長的邊一樣長,兩條短短的邊也一樣長。(出示課件)(說明:由于學生還沒有認識邊的概念,在這里,要跟學生介紹邊的意義。)
師小結特征:說的多好!只要有這些特點的平面圖形,我們就把它叫做長方形。(在這類圖形的上面板書:長方形。)
(2)認識正方形。
師:這一類圖形又是怎樣的呢?(手指著正方形這類圖形)
引導學生說特征:這類圖形也是有四尖尖的個角,四條直直的邊,并且每一條邊一樣長。(出示課件)
師小結特征:同學們真會觀察,像這樣有四個角,四條邊,每一條邊一樣長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正方形。(在這類圖形的上面板書:正方形。)
5.深化“面從體生”的思想。 利用課件,師進行引導:
師:通過剛才描一描的活動我們發現在長方體上,能找到什么圖形?(長方形),在正方體上能找到什么圖形呢?(正方形)
小結:同一個物體的表面可能找到不同的平面圖形,所以,我們在講的時候一定要指明是哪個物體的哪個面是什么圖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分一分的活動,把不同的平面圖形進行歸類。其中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觀察、比較、概括等數學思考方式,才能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圖形分成一類,這樣各種圖形的特征就顯而易見了!
5
(四) 找一找,進一步感受“面在體上”。
1.過渡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面都是我們今天學過的平面圖形。你能找一找、說一說嗎?
2.學生在小組里找一找、說一說。
3.交流、匯報。引導學生進行完整的表達。如:書本的上面是長方形…… 4.欣賞生活中的平面圖形。(課件出示)
師:我們在街道上行走時,見過這個交通志嗎?它是什么形狀?有什么作用?…..【設計意圖:找一找的活動,能讓學生在辨認中鞏固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步感受“面在體上”,體會到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和探究數學現象的意識和能力。】
三、分層作業、拓展提高。
過渡語:這些平面圖形在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呀!如果我遮住它們的一角,你們還能認出它們嗎?
1.猜一猜,白云下面是什么圖形。 師:你能猜一猜白云下面是什么圖形嗎? 學生猜圖形。
師:你們可真會辨別!一下子就猜中了白云下面的圖形。(課件出示) 2.填一填。(書第29頁第1題)
師:孩子們現在早已經煉就了一雙火眼睛睛了,下面老師還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是否能經受得住考驗.請打開書本第29頁,獨立完成第1題。
集體訂正引導學生說明理由。如:為什么4號圖形不是正方形呢? 3.數一數(課件出示)
師:平面圖形還可以拼出美麗的圖畫呢!看,這是一只可愛的小狗(課件出示練習3)。你知道它分別有哪些圖形組成的?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的層次的2個練習,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各種平面圖形的特征,能區別、辨認出它們。】
四、回顧全課、暢談收獲。
師:這節課的學習你開心嗎?大家認識了什么?孩子們課后還可以用長方形 、正方形拼出美麗的圖案,并與你的爸爸媽媽和好朋友進行分享。
五、創意圖案、延伸創造。
師:課后孩子們用立體圖形上的不同圖形,去拼出山更多美麗的圖案
6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立體圖形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主要是讓學生繼續經歷由立體圖形得到平面圖形的過程,再次感受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驗創作的樂趣!
五、回顧全課、暢談收獲。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能說說長方形是怎樣的嗎?正方形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