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們有精神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2課《我們有精神》四川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2課《我們有精神》四川省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我們有精神》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
《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它旨在使兒童從小懂得珍愛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能力。《我們有精神》一課側重培養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珍視自己的儀態、儀表,產生良好的自我認同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因而體現了課標“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二、教材分析
《我們有精神》一課,是教材第一單元《我的好習慣》中的第二課,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旨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引導學生知道,只有當外在的精神與內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教師要引導學生回到生活中,思考怎樣才能每天都有精神,從而進一步討論保持天天有精神的策略和辦法,讓有精神成為一種生活常態。本課課時安排兩課時。 三、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一年級孩子年齡小,天性活潑好動,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如何引導學生養成有精神的好習慣,怎樣才能既不傷害兒童的自尊又能引起兒童重視有精神,這些需要我們精心設計活動環節正面引導,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一些有精神的好
辦法,并督促學生在生活中不斷這樣去做,從而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學會珍視自己的儀態、儀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與討論,認識有精神的樣子。 3、情感、態度、價值觀:樂于展示自己有精神的樣子。激發孩子樹立良好精神面貌的愿望。 五、重難點
重點:怎樣做一個有精神的小學生?
難點:知道良好的精神面貌會產生良好的自我認同感。 六、教法和學法
教法:觀察法、啟發式教學法、體驗感知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展示法 七、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準備一張自己最精神的照片。
2、教師準備:PPT、課前和家長保持信息溝通,了解本班學生在家中的真實表現,以便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課前交流:勇奪精神果 2、情景導入——公主的舞會孩子們剛才起立時站得真直,現在又坐得這么端正,你們可真精神!老師好喜歡你們!那就給寶貝們分享一個獨家秘密吧。據說白雪公主要召開舞會了。
(設計意圖:教學這課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學生快速進入主題,提高學習興趣。于是開課時我創設情境,(點ppt)讓孩子們快速進入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初步感受“有精神”。)
3、環節一:這樣真精神
(1) 師:有精神的孩子才能去參加舞會,那什么樣子才是有
精神的呢?這不,我們的課堂來了一群威風的解放軍叔叔,孩子們認真觀察,看看能從他們身上找到答案嗎?欣賞:播放多媒體課件《天安門前閱兵儀式》片斷。
師解說閱兵儀式:瞧,這是一群多么威武的解放軍叔叔呀,你看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像挺拔的青松,像奔騰的駿馬!他們喊著響亮的口號,精神抖擻,那充滿自信的臉龐,無不展示他們的風采! 他們抬頭挺胸,大步向前,顯示了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慨 。
師:看完解放軍叔叔的展示,你覺得他們精神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解放軍叔叔是我們祖國媽媽的守護者,他們走的那么整齊,多有精神呀!代表了我們中國軍人的精氣神。我們小朋友平時有精神是什么樣的呢?
請孩子們把書輕輕的翻到第6頁,仔細觀察圖片,想一想,你覺得圖上的小朋友有精神嗎?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這些小朋友很精神?(站姿、外貌、眼神、服裝、頭發等不同方面仔細觀察)
(2) 預設學生
學生甲:站著的同學站的筆直,衣服整潔,感覺很精神!
學生乙:國旗班的同學抬頭挺胸,走路整齊,這樣真精神。(師板書:這樣真精神)
(3)、還有哪些樣子也精神?(觀察教材第7頁,引導孩子
自己說)師:孩子們說的真好,圖上的小朋友唱的這么高興,我們也來快樂的歌唱吧。全體起立,先來像解放軍叔叔一樣,聽馮老師口令整隊,讓我們以最精神的樣子開心的唱。唱出我們班孩子的精 氣 神。
小結:哇,孩子們唱的真的太有精神了!有精神不僅讓別
人賞心悅目,得到別人贊美,關鍵是能夠讓自己自信。瞧,一個個精神的寶貝坐的端正,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好美,好棒。哎,電話響了
設計意圖:結合教材,認識什么是有精神?把抽象的“精神”具體化,落實到孩子生活中,從而激發孩子樹立良好精神面貌的愿望。 4、環節二:看繪本故事《誰精神》
(1)打電話,創設情境
熊大:喂,馮老師,俺是熊大,俺們動物王國選精神之星,俺是裁判,這可把俺急壞了,你看俺傻乎乎的,你們能幫幫俺選一選誰最精神嗎?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去幫熊大選一個精神之星吧!現在咱們先來聽聽參賽選手的參賽宣言。ppt出示繪本故事——《誰精神?》(教師指導學生看懂繪本中的每一幅圖,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2)要求:小組同學互相討論,看看繪本故事中,誰精神?分析漂亮、眼睛大、聲音響亮、姿勢好就是“精神”嗎?提出自己對“精神”的理解。 (3)預設學生
學生甲:我覺得孔雀精神,因為孔雀漂亮…… 學生乙:我覺得……
(4)師過渡:來請小組同學上來說說你支持誰?為什么?不同意哪一個?為什么?孩子們,有精神不僅僅是外表漂亮,也不僅僅是眼睛大又明,還要包括內心的神采,聲音的響亮,姿勢的挺拔,唱歌的技巧等。總之,內外都有精神,做到內外統一,才能表現一個人從內而外的“精”、“氣”、“神”。
設計意圖:繪本和游戲一樣會讓孩子自動進入學習,還不覺得疲勞。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明白了精神要內外結合,而不是靠某一方面。
師:現在七號小熊貓要去參加選拔了,我們幫他想想怎么才能得冠軍吧!
師:在孩子們的幫助下,小熊貓獲得了精神之星。其實,只要我
們做到外表整潔,坐站筆直,大聲表達自己,從心里有自信,有精神,每個孩子都是精神之星。注意,前方即將出現一大波有精神寶貝,瞧瞧他們為什么這么精神吧! 5、我的照片故事
出示任務:曬照片
你的照片中是什么時候,在哪里拍的?照片中的你為何這么有精神呢?
師:孩子們,看你們這一張張可愛的,精神的照片多讓大家喜歡呀,介紹照片時你瞧那一個個自信的樣子,有精神有自信。(師板書:有精神有自信)
設計意圖:進一步與孩子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拓展延伸,讓孩子們明白良好的精神面貌表現會產生良好的自我認同感,從而突破難點。
6、我是小醫生。
師:孩子們都是知道了有精神是什么樣子的,可是嗚嗚學院這幾個小朋友卻悶悶不樂,沒精神,我們快幫幫找病因開藥方吧!
1、可可是個學習非常努力的孩子,可是晚上貪玩總是睡不好,第二天就帶著黑眼圈兒來上學了,課堂上他也沒精神,下課時,你會?
2、大虎是個快樂的胖孩子,每天都樂呵呵的。但是這次體育測試不過關,他很著急,天天唉聲嘆氣,作為他的好朋友,你會?
設計意圖:良好的作息和充分的休息,可以有助于孩子保持有精神的狀態。所以這一環節緊扣之前,把“有精神”的內在表現通
過角色扮演讓孩子更加直觀感受。 7、課堂小結
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積極面對挫折和失敗,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才可以成為內外都精神的小學生。有精神,有自信,快樂一定伴隨你。現在咱們就有精神的向后面聽課的老師說聲再見吧!整齊的走出教室吧! 8、板書設計
我們有精神 這樣真精神 有精神有自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