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圖畫文字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蘇少版四年級上冊第19課 圖畫文字(二)江蘇省 - 常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美術蘇少版四年級上冊第19課 圖畫文字(二)江蘇省 - 常州
(蘇少版)小學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圖畫文字(二)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象形文字的悠久歷史,欣賞甲骨文上刻畫符號的圖形和造型規律。 技能目標:學習創作象形文字,并能夠運用拓印的方法印出文字。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文字的魅力,讓學生更加喜愛漢字,珍惜漢字,激勵學生學好漢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學習創作象形文字,并用拓印的方式印出象形文字。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播放視頻《36個字》。 2、提問:
1)同學們在剛剛的動畫片里有什么有趣的發現? (生回答)古時候的文字
2)你認識動畫片中的這些字嗎?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生回答)
師總結:這些字里都能找到圖片中事物的特點,非常形象。 3)以“馬”為例與現在的簡體字比較,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這些古字看起來像畫一樣,更形象。
3、揭題:哦!這種比較像圖畫的文字,我們把它叫做:象形文字 板書:圖畫文字——象形文字
二、認識“象形文字”
1、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象形文字”的世界,來認識一下它! 師:同學們知道“象形文字”是怎么被發現的嗎?
師總結:“象形文字”的起源最早是一幅畫,人們發現在原始先民使用的陶器底部刻了圖象符號,它就是文字最早的雛形,距今5800年,由于年代久遠,它們的意思今人只能猜測。
2、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世界各地發現的最早期的象形文字。
1)石碑上是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2)陶磚上是印度河流域象形文字,距今4600年;
2
3)這些圖畫文字是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用的象形文字;4)石塊上是西亞的蘇美爾人發明的,距今5500年。
4)其實在中國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將象形文字沿用至今:
學生欣賞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在云南納西族一直沿用,被人們稱作是文字的“活化石”) 中國布依族古文字。(布依族的祖先創作“古文字”,是為了記錄經文) 5)介紹“甲骨文”
看著同學們學習的熱情非常高漲,我再考考大家,你們知道中國最早的象形文字是什么? (甲骨文又叫甲骨卜辭) 最先是在哪里被發現的? (河南安陽殷墟)
主要刻在什么地方?用來記錄什么的?
(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記錄戰爭、祭祀、狩獵) 讓我們一起走進甲骨文尋找答案吧! 學生欣賞視頻,交流答案
師總結:文字的發明,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社會走向文明的重要標志,而我國漢字書法的起源,也是從“甲骨文”開始的。
3、欣賞象形文字“魚”
1)這兩個字你們認識嗎?它們都有哪些共同點?嘴、眼睛、魚鰭、魚尾(播放魚的照片) 板書:表現特征
師總結:都用線條形象地表現出了魚的特點 2)把這兩個字與圖畫中的魚相比較?有什么不同?
“文字”運用單線條表現,比圖畫更加概括、簡練。 板書:簡練概括
總結:那時,每個字寫法比較多,寫得都不同,但都是發揮想象力創作出來的,可以說,那個時期是最有藝術創造力的時代。
三、教師示范
1、看了這么多,方老師也想來試著設計一個象形文字?你猜猜我寫的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示范“鹿”
2、學生小練:你們想不想試?請你選擇一種動物,為它創造一個象形文字。(2分鐘) 學生練習,評價:請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字?并說說你的想法?
3
四、拓印學習
1、文字的演變:
甲骨文是中國漢字的起源,在以后的幾千年里,又出現了大篆、小篆、隸書、楷書再到現在的簡體字,這些字有些都被刻在青銅器皿及石碑,保存至今,非常有研究價值。
2、拓印介紹:人們為了便于研究,還發明了拓印的方法,將文字轉印到紙上。看!這些博物館的叔叔正在拓印石碑上的文字,可真厲害!
3、教師示范:今天,我們也來試試拓印一下自己創作的象形文字。
1)首先要處理一下文字,把字變粗,用工具把字周圍壓下去,讓字突出來。(視頻演示) 2)附上宣紙,均勻噴水,讓紙變濕貼在字上。 3)用刷子敲打宣紙,讓紙貼緊字,不要有空氣。 4)用拓包蘸上黑墨進行拓印。
五、二次作業
學生嘗試運用拓印的方法印出自己創作的象形文字。
六、評價
反饋性評價:學了今天這課,你有什么收獲或者有什么感受?
七、總結
今天同學們的收獲可都是滿滿的,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和文字的發展史是息息相關的,希望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能夠讓你們更加喜歡漢字,也相信同學們肯定會好好珍惜它,學好它,用好它,讓我們的漢字發揚廣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