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圖畫文字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蘇少版四年級上冊第19課 圖畫文字(二)江蘇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美術蘇少版四年級上冊第19課 圖畫文字(二)江蘇省優課
《圖畫文字》教學設計 一、 導入
1. 師:同學們,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回憶一下,大家是什么時候開始畫畫的呢?有是什么時候開始認字的呢?畫畫和寫字哪個先學會呢? 2. (學生回答:先會畫畫)
3. 師:的確,我們的眼睛對圖像最敏感,因為它栩栩如生。我們的祖先也是這樣,他們會把看到的東西描摹下來,畫在山洞、懸崖的石壁上,畫在陶器上。例如這張圖。這是距今7000年前仰韶文化的一個彩陶甕,大家看看上面畫的是什么? 師:上面是一只鸛鳥,長長的嘴用來捕魚,說明他是人類捕魚的好幫手,而旁邊的是一把石斧,說明中原大地上當時人們過著的是捕魚打獵的社會,這是中國現在知道的最早的繪畫作品。這幅圖據說已經有了一定的寓意,是這個部落的圖騰或者說標志。
4. 師:無獨有偶,同時期的仰韶文化還有這樣的一件彩陶。同樣也是一個鳥的圖畫,和剛才的那只鸛鳥比,這只鳥形象怎么樣?(學生:更加簡潔)
師:的確寥寥數筆就生動形象地勾描出鳥的形象。此時,鳥的形象被不斷提煉,主要的特征如尾巴、翅膀、頭都被保留,據說這就是中國文字的雛形。
二、 構建
1. 師:比如,我們看現在“鳥”這個字,它依然保留有中國象形文字的基本特征,這個點像什么(鳥的眼睛)這個豎鉤呢?(鳥的尾巴)
2. 師:下面讓我們看看鳥的繁體字楷書、行書和草書的寫法。再往前追溯,我們看到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的寫法。
我們的漢字就是三四千年來演變過來的,由具體圖像到現在的符號文字
出示課題:圖畫文字。
3. 師:大家看這是商代銅器上的一個銘文,同樣是一個鳥的形象。一些商代的青銅器內壁會有一些這樣銘文,一般是這個家族的族徽,這也是中國早期文字的來源。代以來,學者們明確將族徽文字稱為“文字畫” 、“圖畫文字”、“圖形文字”、“繪畫文字”等等,認為這是早期漢字的古體遺留。這些族徽的內容各不一樣,有動物的形象,例如牛、羊、虎、馬。還有器物類的,如戰車、鼓、戈。還有復合類的,如人的形象和動物的形象組合在一起,有了更豐富的內涵。
4. 師:隨著時代的變遷,從商代到周代,青銅器上不再只是簡單的銘文,字數開始越來越多,大家看著名的毛公鼎,上面有五百多個文字,是一篇文筆優美的文章。我們的漢字從圖畫到圖案再到符號,越來越成熟,我們把這種成熟的文字叫做“金文”,意思是
鑄刻在金屬上的文字。
5. 師:老師想問大家,除了金文,古代文字還有哪些呢?(甲骨文)你們認為是甲骨文早,還是金文早呢?
6. 師:的確,現在可以知道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的確是甲骨文,青銅器上的文字是在刻好后用融化的銅澆鑄出來的,更接近美術字,再加上幾千年的銹蝕,間雜則藍色綠色銹跡斑駁,具有一種渾厚典雅的美感。而甲骨文是用毛筆寫好后,用刀刻出來的,更接近手寫體,具有蜿蜒起伏的美,似乎還留著古人的體溫。甲骨文的作用是用來占卜的。有句話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對商代時期的君王來說,國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和打仗。而占卜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商王在做重要的事情前,例如打仗、狩獵、求雨、造房子前,會進行占卜,向祖先和神靈進行詢問,這件事到底能不能成功。占卜的巫師在獸骨、龜甲上刻上進行詢問的文字,然后在背面用火燃燒,噗的一聲,正面產生了裂紋,這個裂紋就是“卜”的象形,而“噗”的一聲就是“卜”這個字的發音。另外一個巫師根據裂開的縫進行判斷,得到祖先神靈的語言。例如這張圖片是一個甲骨的殘片,上面有五個字:“貞:今日其雨?”就是問今天會不會下雨。大家看多么感人啊,我們三千多年前的祖先和現在的我們一樣,也會關心今天的天氣會如何。
三、 生成
1.大家看,這片甲骨上,日和雨字就是典型的獨立的象形文字。
我們現在的漢字正是從這種最簡單的象形文字演變出來的,下面我們分組玩個游戲,給大家猜一下字。
出示三個字 “鹿”、“月”、“舟”,讓學生一個一個字猜。 師:(出示“子”),下面的幾個字都和人有關系,這個字有一定的難度。大家看像什么?這是一個大大的頭,還有兩只張開的手臂,這像不像一個在襁褓中的嬰兒?
出示“女”字。這是一個人的形象,跪坐在地上,雙手下垂,表現出很恭順的樣子。這是一個婦女的形象,我們來看一看漢代的婦女陶俑,是不是很像?
出示 “舞”字,這個字的形象是一個人手里拿著牛尾巴或者花環一類的東西跳舞,這個人的身份就是巫師。前面我們說過,商是一個巫術盛行的王朝,商王就是一個大巫師。巫師是人類和鬼神之間的溝通者,前面我們說過巫師除了占卜語言以外,還有驅魔祈福的作用,他們做法事的時候,處于極度亢奮的狀態,手里拿著法器,嘴里唱著咒語,跳起來,俗稱“跳大神”,(他們可以說是現代搖滾歌手的祖師爺)在我國東北、西南、西藏地區至今或許還能看到。這個動作叫“舞”。藝術的起源說之一認為藝術起源于巫術,大家看音樂、舞蹈、文字都和巫有關,看來這種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
2.師:漢字是起源于象形字,由具體的圖像,不斷提煉簡化,向符號發展。現在的漢字中,單純的象形文字所占比例很小,其他的文字有形聲字、會意字,他們都是從象形字組合變化出來的。
例如我們把兩個象形字組合起來,就是一個新的有情節的畫面。 “子”和“女”合起來,就是“好”,對于古代人來說,有妻子和孩子,就是一個完整美滿的家庭,就是“好”。在如我們前面看到的“手”,他和各種物品的組合后就是新的字。大家來猜一下,這三個字是什么意思?
(出示:“取”、“射”、“父”、“尊”)尊這個字。它由三個象形圖畫組成,兩只手拿著一個盛酒的器皿,順著梯子往上走,這是一個祭祀的儀式,具有莊重感,所以尊重、尊嚴的意思就是這種儀式感中體現出來的。前面我們說過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你看我們的早期漢字始終和祭祀和戰爭有關 四、 感受與體驗
1. 教師示范青銅銘文圖畫文字的書寫。
2. 作業:臨摹一件商代青銅族徽銘文,最后落款寫上自己的名字。 要求:既感受水墨渲染的韻味,也體會到金石文字的氣息。 五、 總結
師:下面我們看這張圖,除了中國的象形文字,其他國家的早期文字也是以象形為主,起源于象形文字,而且都比中國文字更早,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的鍥形文字、古印度的圖章文字。在今后的時間里,我們會進一步深入來了解中國的古文字,例如用書法的形式臨摹金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