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的文化與自然遺產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浙美版六年級上冊第17課《中國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杭州市行知小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浙美版六年級上冊第17課《中國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杭州市行知小學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知道世界文化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感受三種類別世界文化遺產的不同美感和內涵。
2.通過深入研究一個身邊的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杭州西湖,了解申遺的價值,感受杭州西湖這個中國山水美學理論下景觀設計的杰出典范,感知中國世界遺產的獨特藝術美感,并以小組討論和匯報的方式用自己的語言談談感受。思考“我”能為中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做什么。
3.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料信息的能力,發展探究思維,提高審美趣味。保護世界遺產的意識,激發了解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遺產的保護者、宣傳者、欣賞者。
2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小學階段的基本繪畫技能,也經常接觸到美術作品的欣賞評述,但對于世界文化遺產這類文化和自然的景觀欣賞接觸極少,也不善于用美術的眼光去欣賞自然、文化類的景觀。這節課關于世界文化遺產的知識性概念較多,學生會不容易理解。因此,我將欣賞的重點落在視覺感受上,讓精選的圖片配上大氣磅礴的音樂向學生敘述中國的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美。把知識點落在幾個典型的地點上,通過連一連的游戲,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用自己的分析辨別出這三個地點在申遺時應該申報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哪一項目,并說出自己的理由,通過游戲及小組的分析討論幫助學生自主地理清知識概念。
為了引發讓六年級學生對世界文化遺產的珍視,本課從最近的時事尼泊爾地震導入,通過現場的視頻觀看,引發學生對遭遇破壞的世界文化遺產的惋惜,和對世界文化遺產的珍視。帶著這樣的情愫,學生易于融入到欣賞的環節,以主人翁的精神來欣賞、分析中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
以身處世界文化遺產中的自豪感來分析自己的家園“杭州西湖”,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的主動性,也集中了教學的重心,易于解決教學難點;事先的自主調查既鍛煉了學生搜集材料、分析判斷的能力,也為學生后期的思考和分析打下了基礎。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世界文化遺產,感受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的獨特美感。
教學難點
如何深入了解一個世界文化遺產,以點帶面,思考如何做世界遺產的保護者、宣傳者、欣賞者。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時事導出世界文化遺產
1. 簡介尼泊爾
2. 播放尼泊爾地震瞬間的錄像
◆提問:你看了這段錄像,心中有何感想?
讓人心疼的是:這次地震,總遇難人數八千多人,14362人受傷。
讓人心疼的還有:尼泊爾地震中已有14座古建筑被部分損毀甚至完全坍塌,其中12座屬于是世界文化遺產,消息傳來,令人扼腕痛心!這是一筆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對于還沒見過它們的人們來說,也更是無法彌補的遺憾!
【設計意圖:通過對時事的關注和分析,讓學生引起對世界文化遺產的關注,對世界文化遺產的消逝感到心痛,觸動學生的心靈,引發學生珍視世界文化遺產和保護文化遺產的愿望。】
活動2【講授】讀圖探討世界文化遺產
1. 解讀世界文化遺產的標志
◆提問:觀察世界文化遺產標志,想一想它表達了哪些含義?
標志象征著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類創造的形狀,圓圈代表大自然,兩者密切相連,這個標志呈園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著進行保護。
◆小資料: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并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其宗旨在于促進各國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合作,為合理保護和恢復全人類共同的遺產作出積極的貢獻。
2.瀏覽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地大物博,至今為止,中國已有47處自然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于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僅次于擁有50個世界遺產的意大利。
◆PPT: 瀏覽中國的文化與自然遺產47張圖片。
任務:讓我們來欣賞它們獨特的美,同時可以回想自己去過哪些地方,來向大家介紹。
小結:這些地方以獨特的地貌、風景、民俗、文化等吸引著我們,期待著將來有機會去實地看一看。
3.連一連
◆世界文化遺產有分為三大類別:
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提問:(圖)泰山、龍門石窟、九寨溝分別屬于哪一項?說一說你的理由?
泰山——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泰山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稱。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古代的文人雅士仰慕泰山,紛紛前來游歷,作詩記文。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余處古建筑群,2200余處碑碣石刻。
龍門石窟——文化遺產。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始鑿于北魏年間,先后營造400多年。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余尊,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范之作。
九寨溝——自然遺產。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于四川省,是一條縱深40余公里的山溝谷地,大約有52%的面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林中有許多奇花異草和珍稀動物,有“童話世界”的美譽。以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這五絕而馳名中外,是寶貴的自然遺產。
【設計意圖:通過對世界文化遺產標志的解讀,了解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作用,知道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要求,由于課堂時間短,對大量的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做簡單的圖像瀏覽,形成視覺沖擊力,幫助學生回憶或形成向往。而重點對三個類型的遺產項目進行深入了解,加強學生的理解。】
活動3【活動】尋訪身邊的世界文化遺產
1.設疑:北歐世遺專家對西湖的質疑: “在我的家鄉,像這樣的湖有幾千個。”這句話,讓杭州的負責人心里咯噔一下!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湖泊,我們杭州西湖憑什么能勝出的呢?
2.看一段視頻,來了解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到底獨特在哪里?。
師生交流。
①世代不息的治湖歷程
西湖的歷史就是一部保護與治理的歷史。
清淤疏浚——水利工程——山水造景,是個大型的變廢為寶的工程,是利用古瀉湖創造優雅景觀,改善人居環境的杰出范例。
看地圖,認西湖。師生共同觀賞西湖地圖,感受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地形格局,找找蘇堤、白堤、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這些用淤泥堆成的景觀格局。
世代的修復。明清時期,楊孟瑛修復古跡,再次清淤,建成了楊公堤。
②天人合一的景觀格局
▼ 杭州西湖是文人隱士向往的精神家園,在千年的歷史進程中,西湖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文化魅力引發了一千八百萬字,四百余種的文學作品,兩千幅以上的繪畫作品,承載了歷代人民的情感寄托和審美享受。
杭州的城市發展始終圍繞著西湖進行,百姓生活與西湖密不可分,山水與人文交融,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歷代杭州的地方官如唐朝的白居易、宋朝的蘇軾都是當時的文化精英,他們秉承“天人合一”的哲理,持續地在清淤造景時融入中國傳統的山水美學,巧用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獨特格局,形成一湖兩堤三島的美麗湖景,天人合一的景觀格局。
▼詩意的題名景觀 “西湖十景”
臺灣文學家蔣勛說:西湖十景其實不是一個季節的,有的是一天中的不同時間,西湖的美一時是賞不盡的。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見瀲滟,雨中顯空蒙,春夏秋冬各有景色,晴雨風雪各有情致。
找一找西湖十景中不同季節和時間的美?(學生講述自己的觀點)
▼ 模仿西湖的著名景觀呈現出杭州西湖景觀設計對世界的影響:承德避暑山莊、圓明園、頤和園、日本的園林。
③深厚悠遠的文化遺存
▼ 西湖景觀與相關文化史跡經歷代傳承保存至今,并仍產生著廣泛影響。
藏書文化——文瀾閣;忠孝文化——岳飛、于謙等;印學文化——西泠印社;
佛教文化——靈隱寺、凈慈寺、雷峰塔、保俶塔等;道教文化——抱樸道院;
茶禪文化——龍井茶幾蘇軾與僧人辯才的交往……
杭州西湖成為文人隱士向往的精神家園,他們為西湖寫詩作畫,在千年的歷史進程中,西湖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文化魅力引發了一千八百萬字,四百余種的文學作品,兩千幅以上的繪畫作品,承載了歷代人民的情感寄托和審美享受。
▼中國四大古典愛情故事白蛇傳和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以西湖為故事發生的地點,從而讓西湖景點又滲透出濃郁的浪漫情調。
④名揚四海的龍井茶園
西湖群山中種植著大片綠茶,這就是有著“綠茶皇后”美譽的西湖龍井茶。在其漫長的種植品茗歷史中,逐漸演變出東方特有的的茶禪文化。早在宋代,文人雅士喜好與僧人品茶、盤禪,修養心性。其中,以蘇軾與辯才法師交往、品茶論道的事情最為著名。他們當年活動的地方至今保留著龍井泉、過溪亭等遺跡。為中國茶禪文化的興起與發展提供了獨特的早期見證。
3.分組討論
一組:你認為西湖申遺有什么好處?
二組:如果你是個旅游者,你會從哪幾個方面去欣賞西湖?(或如何向客人介紹西湖。)
三組:居住在杭州的你,現在和將來還會從哪些方面來保護西湖,讓西湖更美? 學生分組討論并派代表回答。
教師小結:
從古到今,杭州西湖在不斷地保護和創造中,一代代的杭州人都在不斷地完善和創造,讓西湖越來越美!
【通過三個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全面思考申遺的作用。從向朋友介紹西湖的思考中獲得欣賞世界文化遺產的經驗。引發學生的責任感,為保護和宣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而努力。】
活動4【活動】結束語
◆用西湖申遺領導小組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
西湖不僅僅屬于杭州,更不僅僅屬于今天這一代人,我們只是受民族委托、受后人委托的歷史遺產“保管人”,要以西湖成功申遺為新的起點,保護好這一屬于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讓西湖及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更好地為世界所知,為世界人民服務!
讓我們記住,愛護杭州西湖,愛護所有的世界文化遺產!
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遺產的保護者、宣傳者、欣賞者。
【引用西湖申遺領導小組的一句話,引發學生對中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民族榮譽感和責任感。】
活動5【作業】作業單
欣賞評述學習單
杭州西湖申遺有什么好處?
如果你是個旅游者,你會從哪幾個方面去欣賞西湖?(或如何向客人介紹西湖。)
居住在杭州的你,現在和將來還會從哪些方面來保護西湖,讓西湖更美?
班級 組員姓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