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寫意蔬果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魯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第6課《寫意蔬果》山東省 - 威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魯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第6課《寫意蔬果》山東省 - 威海
《寫意蔬果》教學設計
課 時:1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課標解讀: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指運用多種媒材和手段,表達情感和思想,體驗造型樂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學習頓域,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其活動方式更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美術課程標準》第三學段造型·表現教學提出如下要求:運用線條、形狀、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合適的工具、媒材,記錄與表現所見所學、所感所想,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表達思想與情感。
聯系本課,指導引領學生欣賞國畫大師虛谷、齊白石、郭石夫的作品,感悟作品的藝術特色,體會畫家的情感表達,滲透德育教育。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畫面中筆、墨的變化,學習用墨、用筆的方法,創作一幅寫意蔬果小品,并在實踐中體驗寫意畫的筆墨情趣,培養熱愛傳統藝術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課為五年級下冊中國畫寫意畫法單元中的第一課,學生對中國水墨寫意畫的用筆用墨會有一些基本的嘗試。主要通過對名家寫意蔬果的欣賞、觀察,體會寫意蔬果的用筆、用墨、用色的特點。 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通過學習三年級下冊的《水墨游戲》和四年級下冊的《鳥語花香》,對中國寫意畫有了初步的認識,并在實踐中體驗了墨與水的交融,感受了寫意畫筆、墨、色在宣紙上表現出來的趣味,使學生對這一傳統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都為學習本課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而且五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表現能力、觀察分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學中要應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進行遷移,抓住重點問題,解決創作中的困難,相信學生一定會有更多更新的收獲。 教學目標:
1.認識中國寫意畫,通過欣賞優秀寫意蔬果作品,領會畫家情感,感悟寫意畫的藝術魅力。
2.探究作品中的筆墨變化,了解筆墨在中國寫意畫中的地位,了解“隨類賦彩”的蔬果著色方法。
3.學習寫意畫的筆墨表現方法,在練習中體會筆、水、墨、色的表現技法和特點,創作一幅寫意蔬果作品,提高筆墨運用能力和造型能力,感受創作寫意蔬果帶來的樂趣。
4.在學習過程中,培養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學習運用筆法和墨色的變化創作寫意蔬果作品,感悟筆墨趣味。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寫意蔬果作品、國畫工具材料
學具:國畫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春天來了,處處生機盎然,蔬菜鮮嫩,瓜果飄香。走,我們一起去看看。(課件:各種蔬果)
你最喜歡什么?
蔬果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畫家們的最愛,早已經被清代著名大畫家虛谷收藏到他的 《蔬果冊頁》里了,此冊頁內含十二幅小品。構圖單純飽滿,設色淡雅清麗,虛谷以不同凡響的筆墨修為,賦予了這些平常之物更多的精神意趣。(課件:虛谷《蔬果冊頁》)
2.認識工筆畫與寫意畫
對比欣賞:工筆桃子與寫意桃子(課件) 生交流個人的欣賞感受。
師總結:不同的藝術特點源于不同的繪畫技法。 第一幅,工整細致、嚴謹逼真,為工筆畫。
第二幅,用筆概括簡練,注重以形寫神,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是中國寫意畫最突出的特點。(板書:寫意) 二、講授新課
1.為什么畫蔬果
(課件:白菜與荔枝)這兩幅作品是工筆畫還是寫意畫?(生答) 它們出自同一位國畫大師。這位大師非常喜歡白菜和荔枝,創作了大量以此為題材的作品。(課件:齊白石畫白菜與荔枝)
你知道他是誰嗎?(生回答)
師:對,就是齊白石老爺爺。老師有一個疑問,像虛谷和齊白石堪稱一代宗師的大畫家,為什么要把生活中常見的普普通通的蔬菜、水果搬到畫紙上呢?向我們傳遞了什么情感呢? (課件:兩位畫家的作品)
生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師予以指導并總結。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常常運用借喻和象征手法,賦予花鳥魚蟲吉祥寓意。所以,畫家們通過這些蔬果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親朋的祝福,以及自己的人生境界。
(板書:蔬果)我們一起追隨大師的思想,細細品味其中的奧妙。 2.用墨方法
(1)國畫大師黃賓虹曾說:“名家畫,一筆之中,筆有三折,一點之墨,墨有數種之色。”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畫好國畫最重要的兩個要素是什么?
生回答,教師總結:用筆和用墨是一幅國畫成功的關鍵。(板書:墨 筆)
(2)《世世清白圖》,你能從畫面中找到“一點之墨,墨有數種之色”的地方嗎?
生回答,教師總結。
(3)“一點之墨,墨有數種之色”就是之前學過的“墨分五色”,還記得是哪五色嗎?
(生回答)
溫故而知新,欣賞一個視頻,看完后說說你有什么發現?(播放視頻)
生交流,教師總結。
(4)邀請本班國畫隊的一名學生展示一筆墨分五色。 (5)嘗試練習:一筆墨分五色。 3.用筆方法
一筆五色的用筆方法是什么?在書法課上我們還學習了一種筆法是?(生答)
聯系書法的用筆方法,想一想“一筆之中,筆有三折”指的又是什么?(生答)
在寫意畫創作中,這些不同的筆法各有什么妙處呢?觀察作品,哪里用側鋒,哪里用中鋒?
生交流,教師總結。 嘗試練習:中鋒畫線條。 4.小展評
同桌互評,推選優秀同桌作品展評。
5.對比欣賞:這三幅作品哪一幅更自然更生動?為什么?(課件) 6.小結:由此可見,筆與墨是一個有機體的整體。“墨”中見“筆”、“筆”中見“墨”。筆力有虧,墨無光彩。筆意雋永法度嚴密,才會有畫面的氣韻生動。
7.學畫《枇杷》
(1)觀察分析(課件:枇杷照片、寫意枇杷作品)
枇杷也是畫家們非常喜歡表現的一種水果,金燦燦的果實,寓意碩果累累、前程似錦。
教師指導學生對比實物和作品,觀察其形態特點,探究表現方法。 葉子:形狀、層次,分析墨色和筆法的運用;
枇杷果:形狀、顏色,分析色彩的調和以及筆法的運用,介紹“隨類賦彩”;
枝:形態、粗細特點,分析墨色,探究“一波三折”、頓挫、轉折等筆法的運用。 (2)教師示范
畫葉片:體現濃淡、大小、方向以及疏密變化; 畫枇杷果:注意變化,濃淡、大小、遮擋、疏密;
畫樹枝、勾葉脈、點果臍:用筆要有提按頓挫轉折,講解破墨法; 落款、鈐印。
三、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評價
全體學生的創作展示在展板上,采用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 自評:由教師推薦優秀作者或者自薦的方式,評價自己的作品,交流繪畫體會。
互評:學生相互點評同學作品中的優點,提出建議。
師評:總結學生的評價,結合作品,表揚優點,指出不足,給予指導性評價。 五、小結、拓展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寫意畫用筆用墨用水用色的方法,(課件:寫意蔬果作品)同學們課后還可以用這些方法畫一幅葡萄、畫一幅荔枝、桃子、柿子、蘋果、白菜,送給親朋,帶去你的一份美好祝愿!
通過實踐創作,同學們對畫好中國畫有什么體會和感受?(生答) 對,要刻苦鉆研,勤奮練習,還要多讀一些國畫書籍,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文化修養。
這是齊白石老爺爺的一方印章。齊爺爺一生對待藝術極其嚴肅,從不取巧,晚年時已經名滿天下仍筆耕不輟,他規定自己每天至少畫五張,不得閑過。一次他過生日,很晚了才送走最后一批客人。第二天他早早起床,補畫昨天為完成的五張畫。正所謂,天無功,要知天道酬勤。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