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會說話的手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蘇少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第16課會說話的手(一)江蘇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美術蘇少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第16課會說話的手(一)江蘇省 - 南通
《會說話的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認識了解手的結構,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能夠大膽對手形進行聯想,讓手會說話。
二、能力目標:用多種形式和材料,從不同角度對手形進行聯想,表現會說話的手。
三、情意目標: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感知、觀察、思考及探索能力,激發學生對造型表現、欣賞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情感、態度及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感知不同姿態角度的手形,用綜合材料表現會說話的手。
教學難點:怎樣使普通的手變得有趣、新穎。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范畫、勾線筆、紙、彩筆。 學生準備:勾線筆、紙、彩筆。 教學過程設計:
一、趣味導入
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謎語要考考大家,敢試試嗎? “不長葉子不開花,兩棵小樹十個杈,能寫會算畫圖畫,光會干活不說話。”
猜猜是什么呀?揭示課題關鍵詞“手” 二、猜一猜
師生觀察手(PPT展示),說說手上有什么呀?通過觀察對比,找找手的不同。借助現代教學媒體,展示不同年齡、職業手的圖片。
“同學們,你們仔細觀察過手嗎?僅僅看手,你能猜出它的主人是誰嗎?”“同學們真了不起,能從手的大小、形狀、紋理猜測出手主人的
大致情況。說明手是人的第二張臉,它不但能傳遞信息,表達感情,還會說話。”補充完整課題《會說話的手》
三、學一學
1、手不僅會說話,還會表演呢,你們想看嗎?請看兩段舞蹈錄像,要特別注意舞蹈者的手形。
(課件播放舞蹈《雀之靈》片斷)解說:這是舞蹈家楊麗萍表演的舞蹈《雀之靈》,跳的是一只美麗的孔雀展翅欲飛、迎風挺立的形象。
2、你覺得這支舞跳得怎樣?美在哪?(美在手形逼真。) 3、想不想學一下孔雀的優美姿態?
4、(課件播放舞蹈《千手觀音》片斷)教師問:這個舞蹈叫什么名字?生:《千手觀音》。師解說:這個舞蹈跳的是中國古代佛教中千手觀音的形象,體現了在一個人遇到困難時大家都要伸出手去幫助,大家伸出一千只手,人世間將充滿愛的陽光。
這些舞蹈美嗎?你知道跳這支舞的是什么人嗎?生:聾啞人。 5、師:對了,他們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嘴不能說話,他們以優美的舞姿告訴大家: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平時他們用會說話的手交流彼此的心聲。老師想用聾啞人交流用的手語說一句話:“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教師手語表演,學生跟教師學一學這個手語。)
6、聾啞朋友們會用手語說話、表達感情,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段手語歌《感恩的心》,同學們敢不敢一起來學一學、演一演呢?
學生模仿表演手語《感恩的心》
7、(師豎起大拇指)我覺得你們學得太棒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常用到手勢說話。比如我剛才表揚你們說你們太棒了就豎起大拇指。你還會哪些手勢?(PPT展示,師生一起模仿)
四、手影游戲
師:手不僅會說話,還會表演呢,你們想看看嗎?
欣賞手影片段,了解并模仿手影藝術。(手影是傳統的表演藝術,表演者做出不同的手勢在光線的輔助下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動物或人物,令人驚嘆不已。)
五、手形聯想
手的造型,千變萬化,通過手形進行大膽聯想,變成許多生動的新形象。
欣賞藝術家筆下創意手形畫。
1.教師示范,擺出有趣的手形讓學生進行聯想,“像孔雀、像狗……”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添畫,并概括聯想方法:
(替換法:直接將手的形狀替換成新的形象;添加法:在手形的外部和內部都可進行添加,變成新的形象。)
2.欣賞學生手形聯想作品 欣賞同齡人筆下手形聯想作品。 3.作業要求:
(1)小組合作擺出有趣的手形。 (2)用描一描的方法畫手形。
(3)根據手形特點進行想象添畫,畫出有創意的手型聯想畫。 同學們, 剛才看了這么多作品,你們一定已經迫不及待想畫了吧!好的,趕緊插上想象的翅膀,讓我們的小手說話吧!看誰想得妙,添得巧。
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播放輕音樂) 六、手畫展示
1.誰來夸夸自己的畫?(自評)
2.你最喜歡誰的作品?說說為什么。(互評)
3.教師小結性評價:展示評議一些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師評) 七、總結
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相信大家今后只要動手動腦,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下面請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師說再見吧?(師生揮手再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