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團包紙工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2課團包紙工-河北省 - 石家莊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美術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2課團包紙工-河北省 - 石家莊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 造型·表現
課時 1課時
授課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團包紙工》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團包紙工》是人教版美術三年級上冊第12課的內容,屬于設計·應用,造型·表現領域的一課。
團包紙工是紙立體造型的一種,通過對紙進行團、包、捏、揉等形成物體的基本形態,再以包裹、組合、粘貼、添畫等方法,創造立體造型美術作品的一種美術立體造型方式。在教學中,學生需要了解紙材的特點,大膽展開聯想,運用一些紙質媒材加工方法,制作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體現立體造型與平面造型的不同,感受進行立體造型的樂趣。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屬于第二學段,這個學段的學生已經初步認識線條、形狀、色彩與肌理等造型元素,掌握了簡單的對材料進行加工的簡單方法。在平時,學生主要習慣于用平面的方式進行造型,對立體造型的形式不太熟悉,因此本節課要注重引導學生感受立體造型的魅力,讓他們知道造型的方式不只是平面的形式,豐富他們對美術的認識,感受立體造型的樂趣。
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感受紙材的特性,了解立體造型,學習用團、包及裝飾添加的方法等創造出簡單的立體造型美術作品。
2、過程和方法目標:在欣賞-探究-聯想-創作等活動過程中,采用探究創作方法與拓展思維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運用立體的形式進行造型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了解和掌握制作團包立體造型的方法。
教學難點:依據基本團包形狀能夠大膽展開聯想,制作富有創意的團包作品。
教具、學具
教師用具:課件、作品范例、皺紋紙、彩紙、剪刀、雙面膠等。
學生用具:廢舊紙材、畫筆等各種美術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很高興來到談固小學,我是來自鹿泉區實驗小學的王老師,都說咱們談固小學的學生聰明又好學,我相信今天大家還和平時一樣能和老師一起上一堂快樂有趣的美術課。
1.課前在每個學生課桌上都放了一張報紙,首先讓學生一起伸出雙手摸一摸平鋪在桌面上的報紙,感受和觀察報紙平放在桌面上的狀態,引出平面造型的概念。
提問1:這張紙現在是平著放到桌上的,我們看到摸到的是紙的平面,大家有沒有什么方法讓它變得立體起來?
學生用各種方法簡單嘗試,如果有學生用到團的方式,教師應該及時肯定學生的做法,還要拿起學生團的紙團,出示給全體學生:
提問2:大家的方法很多,都讓這張變得立體起來了,這位同學是用什么方法把這張紙從平面變成立體的?
教師總結出“團”的定義和方法: 團就是把紙像這樣捏呀揉呀團在一起,讓它變成個紙團,這就是團。
提問3:報紙雖然變成了立體的紙團,但是看起來不漂亮,你們相信不相信老師能把這個普通的紙團變成一個漂亮的立體造型?
教師裝作變魔術的樣子,手在桌后迅速拿出一個已經用彩紙包過的紙球,出示給大家。
提問4:對比這兩個紙團,哪個更漂亮一些了? 提問5:老師是用了什么方法,讓它變得漂亮一些? 教師總結出“包”的定義和方法:
包就是用另外的一張紙,包在這個紙球上,讓它變得更漂亮。 提問6:還能不能讓它變得更漂亮呀?同學們仔細看老師再變一變。
教師出示一個完成的團包立體作品。
小結:今天這節課,咱們不再像以前一樣用畫筆畫在紙上,畫平面的畫了,咱們就主要用團和包這兩種方法,讓這些生活中廢棄的紙立起來,制作出一件漂亮的紙立體作品。
板書課題 二、授課過程
一、練習團和包的方法。
歡迎各位學生走進我們的魔法課堂,共同學習和見證神奇的魔法。
1.練習團紙
●一級魔法師要求:快速團出球形。
●二級魔法師要求:團成各種與眾不同的形狀。 教師通過變戲法來介紹捏、捆、扎等技法。 請學生大膽地把紙團一團。團完后,展示學生團出的各種形狀,鼓勵創新和大膽。
【設計意圖】
通過實物展示,在視覺刺激下,使學生生動形象的了解什么是團包。
理解團和包的概念,感受立體造型特點。
由枯燥的概念到團包的趣味性變化,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提問:你覺得團出來造型的像什么?(初次聯想,簡單回答即可,不展開)
學生自由大膽地發言。 2.練習包紙:
●三級魔法師要求:包的美觀。
團完了,下一步是包,我們用彩色的皺紋紙來包,
A 感受皺紋紙:讓學生摸一摸,抖一抖,說說為什么可以用皺紋紙包。
B 包的方法:包裹+粘接。
教師在過程中適時示范(提醒學生盡量少用膠帶) C學生包自己的紙團。 三、啟發聯想。
1.老師展示自己的和學生中挑幾個紙團,并提問學生這個團包適合做成什么造型?準備一、兩位學生回答。
2.團成什么形狀都可以,通過大膽聯想,都能在大家的腦子里產生豐富的形象,想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類的角度去聯想:動物類、人物類、器物類、食品類,其他類。(出示ppt)
3.再次啟發學生聯想。自己團的形狀或和同伴團的形狀組合在一起進行想象。
先找幾個學生說,思維開闊后,可采用“開火車”的方法,讓一豎行或一橫排學生依次站起來連著說。 ①橢圓形
②扁扁的餅形態
③圓錐形或饅頭形。 ④其他型
四、學習運用粘接、添加等方法給團包紙工進行進一步加工裝飾,使其變成一個造型優美的立體作品。
有了好的創意,還得讓他們變成現實,讓學生觀察,老師是如何進行裝飾添加的?(ppt演示幾個造型的裝飾步驟)
A組合添加 B剪貼粘接 C添畫法
五、小結進行團包立體造型的方法:
1.隨意團,需要時可用膠帶、細繩等捆扎。 2.細致包,選自己喜歡的彩紙將其進行包裹。
3.大膽想,從不用角度觀察自己團包,大膽聯想,確定自己要做什么。
4.美添加,依據設想,采用組合粘接、填畫等方法進行添加組合。
六、布置作業:
運用團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體造型作品。 七、學生創作,教師輔導 八、展評與拓展。
評價點:立體作品的造型,創意。還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評價
學生通過觀察,了解紙材質感,以及適合做出什么樣的效果。
通過示范解決團包技法問題,讓學生有感性的認識。
豐富創作內容,充 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作品。
小結重點:平時咱們在平面的紙上畫的比較多,今天,咱們采用立體造型的方式同樣創造出了有趣的美術作品,你們覺得這種立體造型的方式怎么樣?你喜歡這種方式嗎?
立體造型的方式生活中我們見到的特別多,其實街頭的雕塑等都是采用立體造型的方式創作的。
出示2-3張幻燈片。
其實我們的作品如果放大,放到公園里,也是非常好的藝術立體雕塑。
出4-5張學生作品放到相應海邊、兒童公園、街頭等環境下的自己PS的圖片。讓學生感受立體造型的整體美。
教學反思
這以是第二次來到這間錄播室,但依然很緊張,生怕自己哪個環節沒有講到位,達不到預期效果。在課后認真聽取了教研老師的評課后,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
這節課目標是讓學生同過觀察、動手、欣賞利用皺紋紙團包出各種造型作品,引導學生對立體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了解。
因此在導入環節,使一張平面報紙變成立體的,來讓學生對立體這一詞語產生初步的認識,由于自己的表述不明確,學生對“立體”形式比較茫然。接著采用變魔術的方式引出今天的課題。
我認為本課的亮點是利用四個魔法等級進階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來制作一件立體的造型作品。在這幾個等級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有兩個,其中一個是二級魔法師課程:學生根據團的不同手法,來嘗試團出一個與眾不同的造型。從做的效果來看,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強。從而為接下來自己的創作提供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也為最后的作品展示帶來了更多奇特的立體作品。而另一個則是高級魔法師的想象裝飾,學生通過欣賞作品后,不僅對自己的團包形體有一個不錯的想象,而且還能結合同伴的團包展開豐富的聯想。
最后為了讓學生對立體造型有更深刻認識,也為了聯系生活。在拓展階段將街頭雕塑藝術與團包作品進行結合,再次吸引學生,加深印象。
雖然課前做了很多準備,但在上課過程中還是有很多不足。例如:不能很好的通過自己簡練的語言來引導學生,也缺少一些及時的評價與鼓勵性語言。最重要是整節課缺少了一個展示評價環節,學生沒有從老師或其他學生作品中得到一個良好的反饋。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成長的地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