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雕塑之美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人美版五年級下冊《第17課雕塑之美》安徽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美術人美版五年級下冊第17課雕塑之美-安徽省級優課
《雕塑之美》教學設計
淮南
使用教材:
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五年級下冊17課《雕塑之美》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課程。本課以雕塑的“美”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感受身邊的雕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認識、了解“雕塑”這種造型藝術形式以及雕塑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讓學生欣賞古今中外優秀的雕塑作品的過程中,逐步體驗、感受雕塑的美感,了解雕塑藝術的歷史文化,通過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由最初的對雕塑的表象描述發展到能夠欣賞、認識雕塑的 材質、形式與內容,并能夠運用語言闡述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感想,深化審美體驗感知能力。
教學目標:
1、認知:了解雕塑藝術形式,使學生對雕塑藝術的語言、特點、材料等有個基本的了解,初步了解雕塑的審美特點,認識、發現、感受雕塑的美感及對人類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能力:學會欣賞雕塑作品,掌握分析、鑒賞雕塑作品的方法,運用語言評述作品并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3、情感:感受雕塑的美,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民族自豪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增強學生對身邊藝術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雕塑的基本特點,學會感受雕塑的美感。 教學難點:
認識中外不同時期雕塑作品的藝術特點。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圓雕作品、浮雕作品,泥塑基本材料和工具
2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今天上課前,請同學們先看一些作品,看看你都知道這些作品嗎? 展示雕塑作品,盧舍那佛、人民英雄紀念碑、地獄之門、兵馬俑、大衛。 問:那位同學了解這些作品?請簡單說一說。
師:這些作品都屬于美術中的雕塑藝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雕塑之美》。 板書:雕塑之美
二、雕塑的含義
問:什么是雕塑?有誰能說一下雕塑的含義嗎?
雕塑是人類最早的造型藝術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總稱,是用可塑的(如黏土、膠泥等)、可雕刻的(如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種有實在體積的藝術形象。和繪畫作品相比,雕塑作品有一定空間,是可以觸的摸藝術形象。
那么“雕”和“塑”有什么不同呢?老師這里有兩塊陶泥,請同學們上臺操作下“雕”和“塑”在行為上的不同?
(用陶泥探索和實踐雕和塑的方法的區別)。
1、雕 — 通過雕、刻減少可雕性物質材料來達到藝術創造的目的。 2、塑 + 塑則通過堆增可塑物質性材料來達到藝術創造的目的。 3、練習
我們了解了什么是雕塑,中國的詞語有時也能很好表達出雕和塑的概念。請依據雕和塑的含義,完成下列詞語。(出示課件,學生填空) 木(雕) 石(雕) 泥(塑)
面(塑) 冰(雕) 雪(塑)
雕塑也可以根據使用材料和方法的不同,來劃分出不同的種類。
三、雕塑的形式
1、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雕塑,下面我們就一起再來探討一下雕塑有哪些基本形式?老師帶來兩件雕塑作品,《魯迅像》和《魚》。 ( 分別出示圓雕作品《魯迅像》,浮雕作品《魚》)。
⑴《魯迅像》和《魚》這兩件作品使用的材料都是用石膏。作品《魯迅像》
3
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的雕像,這件作品是在學校的美術室里供同學們寫生用的;作品《魚》是學校美術興趣班的同學制作的石膏雕塑作品。
⑵問:這兩件作品除了內容不同外,請你看出兩件作品在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樣嗎?
圓雕:可供四個面欣賞的雕塑作品。
浮雕:只能有一個面去欣賞,通常有一個板為依托。 2、浮雕作品欣賞
說到浮雕,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有一組非常著名的浮雕作品,你們知道嗎?
⑴ 《人民英雄紀念碑》
人民英雄紀念碑呈方形,由臺座、須彌座和碑身三部分組成,下層須彌座則鑲嵌著八幅巨大的漢白玉浮雕。這件作品就是王臨乙先生的《五卅運動》,作品采用了與歐洲明暗對比強烈的雕刻方法不同的藝術手法:雕塑造型概括簡練,作平面化處理,具有浮雕性、裝飾性的人物衣紋吸收了中國佛像中的雕刻手法, 地把中國傳統雕塑與現實主義題材結合起來,作品充滿韻律感,線條剛柔并濟。
⑵ 身邊的浮雕
問:生活中也可以見到一些浮雕作品,你能說一說我們的校園里有那些浮雕作品嗎?
七彩臺階護欄上的成語典故系列浮雕:
這些雕刻在青石護欄板上的成語經典故事浮雕,在以最簡潔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成語典故場景的同時,也向我們宣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刻苦精神。
升旗臺周圍的漢白玉浮雕:
升旗臺采用的傳統造型和現代理念相結合的方法,以中國傳統團花紋樣和龍形象為裝飾題材,以浮雕方式呈現在漢白玉石材上,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即純潔莊重,又古典肅穆的愛國主義教育環境。
運動場中心的不銹鋼主題浮雕:
在學校運動場中央,使用現代雕塑材質不銹鋼,題為“以智慧人 文化天下”。作品將各種文化元素疊加組合在一起,展示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積極向上的開拓精神。
3、圓雕作品欣賞
亨利.摩爾作品《母與子》
4
這件作品介乎于寫實于抽象之間,人物的一切細節都被忽略了,強化了母親敦實起伏的身體,孩子在母親的懷中顯得那么安全和舒適。亨利.摩爾常常借用母親的身體表現山巒、丘陵和大地。他以獨特的雕塑語言和創新精神,給雕塑藝術注入了現代氣息。
(比較欣賞亨利摩爾的其他雕塑作品,結合中國的根雕藝術進行欣賞。) 《 舞》
作品是一件城市雕塑,實用不銹鋼材質。三位舞者手拉著手,像一朵盛開的花朵,即美化了城市環境,又體現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城市雕塑是環境藝術,是設置在城市道路、廣場、公共綠地、公共建筑的室外雕塑。城市雕塑在城市環境中起到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能夠提高環境和生活的品質,教育人民,陶冶情操。
四、雕塑的主題
1、剛才我們欣賞了一些圓雕和浮雕作品,知道了雕塑作品不但要注重形式美,還要有一定的主題和含義。(板書:主題)講到主題,你知道我們城市里有哪些雕塑作品嗎?老師帶來了三件作品,你能說出他們的主題是什么嗎?
《劉安像》
淮南市著名的地方歷史人物雕像,青石雕刻代表了歷史的厚重。 《白求恩》
救死扶傷的國際主義精神,作品使用代表純潔的白色。 《鯤鵬展翅》
通常稱為老鷹膀,原名鯤鵬展翅,作為能源城標志性建筑,該雕塑是為了紀念1984年洞山大道建成通車而建,為玻璃鋼材質。其實這里是一個城市廣場,多少年來,老鷹膀見證了我們家鄉的過去和存在、發展與變化。
2、雕塑的主題 《摩西》
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圣經》上的記載和種種傳說都把摩西當作是人類中最受神的恩寵的先知。 這樣一個摩西,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
米開朗基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他的代表作品還有著名的《大衛》,米開朗基羅卻是精心刻畫了大衛臨戰前的一剎那頭部微微轉向左方,
5
雙目緊緊地凝視著敵人,左手握著肩上的投石器,右手自然的下垂,略握拳頭,外表的平靜,使塑像更具內在的緊張和運動感,更加顯示出大衛的沉著、勇敢和必勝的信念。
《國王與王后》:
雕塑的靈感來自英國古老傳說中的亞瑟王和他傳奇的王后,‘王’的姿態比起‘后’來顯得較為從容和自信,而‘后’則更為端莊,而且帶點帝后的自覺。作品是亨利·摩爾受英格蘭威廉爵士的委托而創作的,并且被他天才地指定放在蘇格蘭貧瘠的丘陵地帶的一片曠野之中。自然環境的襯托更增加了這尊雕塑意味無窮的歷史感與神秘感。
這仿佛是向人類原始文明的呼喚,也朦朧地表達了現代人的迷惘與失落。
《人民英雄紀念碑》
彌座上鑲嵌著八幅巨大的漢白玉浮雕,分別以“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等主要歷史事件為主題,這些浮雕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中國人民在100多年來的偉大革命斗爭史實。
《圣堂》
羅丹的《圣堂》是一雙以手為姿態的雕塑,以一雙合攏又不乏靈巧的手,寓意人類的萬能和向上《圣堂》似觸未觸的瞬間,百轉千回,營造著彼此的圣堂,有著深刻的寓意。羅丹是近現代最偉大的雕塑家,他很擅長通過手的塑造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下面在欣賞一些羅丹的在藝術作品中對手的塑造。
五、雕塑的風格
1、古今對比 《盧舍那佛》
龍門石窟奉先寺盧舍那大佛,佛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0米,豐頤秀目,嘴角略翹,稍含笑意,微微俯視的雙眼恰同信徒們仰視的目光交會,形象既莊嚴雄偉又不失睿智慈祥。她是中國唐代佛教雕刻藝術的代表作。梵語“盧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輝普遍之意。她那永恒、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和你對視時,你會頓覺心境空靈升華,恬然平靜,會立時變得大徹大悟,超凡脫俗。
中國古代很多雕塑人員是為宗教寺廟服務,很多流傳到現在的雕塑作品多為佛像。盧舍那佛是在崖壁巖石上直接雕刻出來的,中國還有一處更大的雕刻在崖
6
石上的佛像作品《樂山大佛》。
《舞》
《舞》是現代城市雕塑的代表作,在城雕中,有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紀念像,有園林雕塑和裝飾雕塑,形式多樣、造型新穎,雕塑的材質也越來越豐富,有大理石、花崗石、鑄銅、鍛銅、玻璃鋼、合金鋼等,使雕塑的表現力更為豐富,時代氣息更鮮明。 2、中外對比
《人首翼牛》
人首翼牛像人首翼牛像是亞述常用的裝飾題材,象征健壯。像正面為圓雕,可看到牛兩條前腿和人頭的正面;像側面為浮雕,有牛的四條腿和人頭側面像。從兩面看各有完整的形象。雖然實際上總共雕刻了五條腿,但看上去卻沒有荒謬的感覺。它們既是不同雕刻形式的巧妙結合,又體現了建筑雕塑要考慮具體觀賞條件這一重要原則。
西方類似表現人首動物身體,象征強壯的還有埃及的獅身人面像。 《故宮獅子》
獅子是一種高貴強壯的象征,在中國并沒有這種物種。但是在中國獅子的雕塑并不少見。石獅子就是用石頭雕刻出來的獅子,是在中國傳統建筑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裝飾物。據說獅子是從西域傳來的。相傳東漢年間,獅子被作為禮物送給中國的皇帝。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被佛教推崇的獅子在人們心目中成了高貴尊嚴的靈獸,到唐代時,石獅子雕刻藝術達到了頂峰。由于采用傳神的創作方法,石獅子完全中國化了。中國的雕刻藝術大師將石獅子雕刻得頭披卷毛,張嘴揚頸,四爪強勁有力,神態盛氣凌人。后來又經過了美化修飾,基本的形態都是滿頭卷發,威武雄壯。獅子在民間有辟邪的作用,常用來守門。
3、現代雕塑 《紅與黑》
考爾德制作的動態雕塑,或是放在室外,或是懸在金屬線上,通過空氣的流動或者觀賞者的擺弄,每動一下都會展現出不同的形態,讓觀者感覺到空氣在流動,空間在轉換,同時他把三維空間之外的另一種感受,就是時間的概念融入了雕塑,隨著雕塑的運動,時間也在流淌。考爾德后來創作的一系列動態雕塑完整的把機械自身美表現出來,大部分的動態雕塑都是由金屬片和鐵絲組成,人們在
7
欣賞時只要稍微擺弄一下,雕塑便會輕輕顫動起來。
六、雕塑的欣賞 1、直觀印象 2、主題背景 3、形式風格
4、主觀感受
教師分組發給學生雕塑作品圖片,并出示《母與子》,按照以上的欣賞的4個步驟引導學生如何欣賞雕塑作品。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雕塑欣賞作品短文,教師帶領學生分享欣賞心得。 七、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雕塑藝術,雕塑是一種相對永久性的藝術,傳統的觀念認為雕塑是靜態的、可視的、可觸的三維物體,(通過空間形象來反映現
實,因而被認為是最典型的造型藝術、靜態藝術和空間藝術)。
欣賞現代雕塑家亞歷山大.考爾德在1965年時的雕塑作品《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變,雕塑藝術已經突破了傳統,在現代藝術中出現了反傳統的四維雕塑、五維雕塑、聲光雕塑、動態雕塑和軟雕塑等,正在向多維的時空心態方面探索。
同學們學習藝術,不僅僅要提高我們的創作技藝和藝術修養,還要培養我們最可貴的創新意識。
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板書
雕塑之美 1、含義 雕— 塑+ 2、形式 圓雕 浮雕 3、主題
4、風格 古今 中外 現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