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光的魅力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9課《光的魅力》福建省廈門國家級優質課視頻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美術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9課《光的魅力》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集美分校
第19課 光的魅力
廈門實驗小學集美分校 林燕慧
教材分析
本課作為“注重活動情趣和文化內涵的‘綜合•探索’課程”特別強調了用多種形式探尋“光”對于美術創作的重要性,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光,繪畫、雕塑、建筑等也都需要光的照射才能展現其藝術感染力。熱別是很多現代藝術作品中,光更成為了藝術家重要的創作元素。因此光作為美術表現材料,具有強大表現力!為了展現光作為藝術創作媒材而為藝術作品帶來的絢麗迷人的視覺效果、為了讓學生更貼切的懂得科技改變生活品質、為了培養學生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和探索發現的小主人,而進行本課的相關教學嘗試。
學情分析
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以及科技改變生活時代的到來。作為一線的美術教師應該思考如何在備課的過程中就內化了核心素養,從而自然而然的在課堂教學中去提高學生的素養。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能夠開發相關資源,無論是傳統資源或是現代信息技術,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努力。本節課屬于“綜合•探索”課程,相對于“造型•表現”、“設計•應用”課型,對于教師有更高的課堂把控要求。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發現本課在早年是比較難以實現光繪的體驗環節,畢竟光繪的體驗要有強大的數碼相機為前提,而地處農村校的我們只能以視頻欣賞來代替,因此課程最后的嘗試落腳點大多選擇裝置藝術。然信息時代的到來無疑為我們農村校帶來新的生機!當手機已經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科技產品時,而手機相機里自帶的“流光攝影”功能便能實現光繪體驗。因此本人便把學生日常就能接觸到的手機設備,最大化的利用起來,為我們學習所服務。希望通過這堂課激發地處農村校的學生探索求知欲,和對光的興趣、對科學的追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光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光與美術的關系。
2.讓學生探究光繪作品的形成原理,并嘗試運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創作一幅光繪作品,從中感受光帶給我們的藝術魅力,學會留心觀察生活。 3.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學習,以及對光的興趣和對科學的追求。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光與美術的關系,能利用光繪的原理體驗并初步嘗試完成一幅簡單的作品。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探究光繪的形成原理,并能與同學互動討論、交流后轉化為內在的求知欲,學會細心觀察勇于實踐的科學探索精神。
教學工具:
教師:各種光源、手機、懶人支架、電腦與手機連接軟件、二維碼、課件等。 學生:各種光源、課前預習完成任務單、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賞一賞生活中常見的光:1.欣賞常見的光的圖片:
師: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完成預習任務單,有誰已經收集了生活中常見的哪些光呢?
生:月光、燭光、燈光„„
師:是的你是個有心人,光于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例如你們剛談到的:冉冉升起的太陽光、夜晚中的月光、我們集美的建筑夜景、祖國北京天安門的夜景„„ 2.給圖片中的光分類:
師:其實這些光可以分成兩大類,有誰課前完成這道題能給他們分分? 生:分成自然光(圖1.3.5)和人造光(圖2.4.6)
師:很好,你的課前預習做得很到位,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些自然光和人造光,一起走進第十九課的學習《光的魅力》。
【設計意圖】教師板書:光的魅力。通過課前的預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從而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從中引出學生總結出來的幾種光,為考察學生預習效果做準備,為開啟本次的探究學習做鋪墊。
二、知識新授
3.思考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師:光于我們的生活中有何魅力?為什么人們都愿與追隨光的腳步呢?課前通過查資料有誰能說說你們小組的答案,光到底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給我們溫暖、幫助萬物更好成長、可以補鈣、可以殺菌、可以給我們能量、可以給我們光明„„
師:看來光在生活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魅力,有了光世界萬物才更加與眾不同。因此不僅僅是我們在追隨著光,連藝術家們也把它作為創作的源泉。
【設計意圖】教師板書:光。本環節依然讓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查閱資料,了解光的基本作用,教師從中引導學生認識人們喜愛光的原因,從而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進一步讓學生打開光與藝術之間的聯系,為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做準備。
4.想一想光與藝術創作的關系:
師:光與我們的藝術有何聯系呢?誰課前查閱資料可以利用光進行哪些藝術創作? 生:靜物寫生、雕塑創作„„
師:老師這里也帶來了幾種創作形式,例如紙雕作品因為有了燈光的照射,會讓作品更具夢幻的效果;例如靜物寫生讓原本生硬的靜物,通過光作用于畫家的調色板,在明暗間流露出自己的情感。
師:其實在追逐光的藝術道路上一直有一位領軍人物,他曾經創作了舉世聞名的《日出印象》、《睡蓮》等油畫作品,大家請看這組《睡蓮》便是他追逐光中所留下的藝術創作。請問大家知道他是誰嗎?這組睡蓮是同一個地點作畫的,為何色調不一樣?
生:莫奈,他的睡蓮是在不同時間作畫的。
師:是的,18世紀法國畫家莫奈畢生都在追求光與影中作畫,成為印象派的畫家。而
他僅僅為了完成更好的《睡蓮》組圖作品,就用了27年的光陰,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持之以恒,促成光在藝術中所具有的那份獨特的感染力!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再到藝術的創作中,讓學生循序漸進的感知光對于藝術創作的作用。在欣賞光與藝術的結合過程中,領悟到藝術的創作離不開光,有了光藝術才更具魅力,同時通過不同文化的理解,從莫奈的身上讓學生學會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和作畫精神,為本課的進一步探究學習做鋪墊。
5.進一步欣賞利用光進行的藝術創作:
師:其實不僅僅莫奈在最運用光進行藝術創作,我們中國也有人很在就開始了,并且創作形式更為簡單、參與程度更高那么是什么呢?中國有句古話“高手在民間”你瞧他來了,是什么呢?
生:皮影戲。
師:從12世紀,我們中國民家就開啟了追逐光進行一系列的藝術創作,一直到如今也是,你們看這是哪里?猜想藝術家想利用煙花的創作表達什么?
生:北京鳥巢。表達喜悅。
師:是的從2000年我們申奧成功,到2008年奧運才來到了我們的祖國,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這天空的腳印象征著無數個腳踏實地的中國人,這笑臉象征著著所有人的喜悅之情,我們等這一天何止等待了8年呢?但是這一刻隨著煙花燦爛的綻放,一切都是值得的!
師:當然除了這些,現代社會中也有人嘗試了新的藝術創作形式,例如這幅作品,請問是誰創作的?
生:美國佛萊文《綠色穿過綠色》。
師:這是一組現代裝置藝術,有人知道什么是現代裝置藝術嗎? 生:“材料+場地+情感”的綜合藝術形式。
師:那么佛萊文選擇的是什么材料呢?想要傳達什么情感? 生:日光燈,迷幻、愉悅的效果。
師:是的,把日常的燈管升級成藝術品,不僅僅給我們帶來了迷幻和愉悅的藝術效果,同時他收集大家日常廢舊的燈管,想要傳達的是什么理念?
生:回收利用、珍惜能源„„
師:這就是藝術家們把光與我們的藝術恰當融合在一起的典范。那么我們該如何借鑒與學習呢?有一種藝術形式大家一定從小樂此不疲的玩過你們瞧這是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多元的文化中感受到光的魅力,從中發散學生的思維,為以后長期的學習做鋪墊。同時在分享的過程中充分的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為學生堅持創作做充分的準備。
6.利用光來制造快樂:
師:這個游戲大家從小都玩過,是什么呢? 生:手影游戲。
師:是的,你們瞧,很多藝術家們都用手影來進行藝術表演了。(教師播放手影微視頻
讓學生欣賞)
師:簡單的燭光、靈動的雙手就能塑造典雅的光影藝術,進入21世紀,很多人也開始追逐光的軌跡,以光的軌跡來創作新新時代的藝術,那便是光繪。提到光繪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是誰呢?
生:畢加索。
師:是的,我們的課本中就是以他和他的藝術作品為例。那么什么叫光繪呢? 生:就是用光來作畫。
師:這位同學說得很通俗易懂。在1949年那個人們還不知道光為何物的時候,畢加索卻創作了世界上第一批光繪作品。你們課前查閱資料了嗎?為什么畢加索會知道可以用光進行創作?
生:有一次攝影師拿了一些夜晚拍攝的溜冰舞蹈者的照片給畢加索看,溜冰者在溜冰鞋上安了小燈泡,為了美觀。畢加索看到照片中有很多光的線條,因此他就知道可以用光進行創作。
師:是啊,畢加索就是比平常人多問了幾個為什么,比平常人更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這一習慣,造就了他創作出世界上第一批光輝藝術作品。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畢加索創作的那些光繪作品!
師:那么同學們,你們覺得畢加索的這幅作品想表達什么主題呢? 生:花瓶插滿了鮮花。
師:是的畢加索給它取名《天堂花》,假如沒有設備,我們豈能見證到如此具有魅力的光影之花,這就是畢加索的留給我們的光繪的魅力——天堂花,今天就讓我們學習畢加索用光繪的形式完成一幅作品。
【設計意圖】從不同的藝術形式,引發進入21世紀人們熱衷追求的藝術形式,光繪藝術,從中點燃學生的興趣,也引發學生一系列的思考,讓學生學會探究光繪的起源與來源,并教會學生學習畢加索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勤學好問的精神。
7.學習如何利用光,創作迷幻效果的作品:
師:既然要用光來創作,首先我們先猜猜畢加索在創作的過程中都使用了哪些工具? 生:攝像機、能發光的材料。
師:是的,但是顯然讓大家每人購買一臺攝影機是不現實的,有沒有更簡單的設備?
生:手機。
師:是的,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手機已經擁有這個功能。但是是所有的手機都有嗎?課前你們是否嘗試過了?
生:不是的,有些手機有“流光攝影”功能的就可以,沒有的就不行。
師:是的,老師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國產的手機都具備這個功能,但是老師的手機是國外的品牌,卻不具備,甚至啊需要花去購買一個軟件才能來實現,這里面其實說明了什么呢?
生:我們應該支持國產。
師:是的,如果早點支持國產或許我們能更早的開啟光輝之門了。那么,如今手機、軟件、還有發光物體,老師今天帶來了手電筒、熒光棒等,就能實現完成光繪作品了嗎?同學們發現這個攝影功能和平常的攝影功能有何區別不?
生:平常的照相機功能就是很快“咔嚓”就拍完,這個攝影功能“咔嚓”的時間很慢。 師:是的,這個就是它把快門的速度降慢了,大家請看如果老師讓快門分別是1秒、10秒、30秒,那么我可以完成的作品分別如下:
師:那么有誰愿意來嘗試畫出任意的簡筆畫圖形?(教師讓學生分別嘗試不同快門速度下,完成作品)
【設計意圖】本課屬于“綜合•探索”課程,因此在設計本節課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啟發學生探究。因此本節課以光繪為主進行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哪些道具、哪些方式才能更好的來完成作品,這些不就是很好的探究點嗎?因此在這個主要的環節中,先采取讓學生嘗試、緊接著再從嘗試中找到更好的創作途徑,展開小組的探究活動。同時把二維碼引入課堂的連接點,讓學生明白,二維碼不僅僅是生活中一部分,也是我們學習的幫手。并且本環節教師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支持國產,為學習助力!
8.讓學生試一試,利用手機完成簡單的光繪創作:
師:從剛才同學們的嘗試中我們一起來總結創作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幾點: (1)快門速度要慢。(2)創作速度要快。
(3)作畫速度很重要。(4)選擇適合的發光源很重要。 師:因此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其他同學們的作品。
(教師結合微視頻進行講解,分成單一光源和組合光源,啟發學生合作的時候如何操作能更好的呈現作品)
師:那么現在請同學們先小組討論如何合作完成簡單的光繪作品吧,老師已經為大家準備好手機,待會請準備好的分小組上來創作。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通過學生的嘗試尋找到創作過程中應該注意的細節問題,同時學會如何和小組成員進行協調更好的完成作品,為接下去的創作做好鋪墊。從學生的討論中繼續不斷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他們的自主發現自主探究,一起解決的方式,完成最后的作業設計,體現了團結互助的精神。
三、作業要求
1.小組合作,討論一個簡單主題進行創作。 2.分工合作,一起完成主題的設計與創作。 3.掌握光繪的要領,完成一幅光繪作品。 四、評價標準
1.能和小組成員討論與設計。 2.能掌握光繪的原理,合作完成作品。 3.能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到創作的快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光的魅力”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小學美術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9課《光的魅力》福建省廈門國家級優質課視頻”,所屬分類為“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小學美術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9課《光的魅力》福建省廈門國家級優質課視頻”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