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家鄉的橋和塔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美術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天津市第九屆雙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美術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6課 《家鄉的橋和塔》-天津市第九屆雙優課
《家鄉的橋和塔》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家鄉的橋和塔》是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三年級下冊第16課的內容,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教學注重聯系學生生活,以身邊的橋和塔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感知不同造型橋和塔的特點以及線條美,通過指導學生欣賞和表現家鄉的橋和塔,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愛,提升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經過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線的基本組織方法,但對于橋和塔這樣復雜的建筑,如何用線條加以表現還有一定難度,針對這一問題,我將傳統教具與現代技術手段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實物圖片中找線條,觀察線條組合的動畫,欣賞細節刻畫視頻,同時加強演示、啟發思維,采取半寫生半創作的形式進行繪畫表現,調動學習興趣,化解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橋和塔的結構特點,感知橋和塔不同的造型美,學習用線描的方法表現家鄉的橋和塔。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認知、直觀演示、啟發構思等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嘗試探究、大膽表現橋和塔的造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家鄉的文化和歷史,增進對家鄉的熱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線描的方式表現家鄉的橋和塔。
難點:合理組織線條,刻畫形象細節,注意線條疏密的節奏變化,表現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范畫、拼圖、記號筆、油漆筆、素描紙、黑卡紙等。 學生準備:記號筆、素描紙、黑卡紙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課前把拼圖分發給6位同學,組織學生做拼圖游戲。 教師導語:同學們喜歡拼圖嗎?老師已經在課前把拼圖分給了同學們,現在請他們到前面來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拼在黑板上,我們看一看他們拼的是什么啊?
學生興奮的齊聲回答:橋和塔
教師: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板書課題)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第30頁 。
【設計意圖】本課的學習從“玩”開始,通過喜歡的游戲,拼出表現內容(橋和塔),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
二、引導認知
1、創設情境,展示橋和塔的圖片,語言提示:你認識哪一座橋或塔,介紹一下它的造型特點。
學生a:我認識北寧公園的致遠塔,它有八個面組成等。 學生b:我認識獅子林大橋,橋上有很多不同的獅子而得名。
教師補充介紹:我們家鄉武清區大良鎮的大良塔,整座塔上窄下寬,采用磚土混合建成,整體造型樸實、渾厚。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設置,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初步感受橋和塔的造型,增強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
2、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拼圖,和老師一起概括橋和塔的大體結構。
教師板書:橋:橋墩 橋面 欄桿 塔:塔頂 塔身 塔座
3、出示“橋”的噴繪圖板,引導學生觀察,尋找橋上的線條,找兩名同學在圖板上把看到的線條畫下來,其他同學可以在座位上悄悄的提醒。
教師小結:我們找到了直線、曲線、折線、以及長短等不同的線條,那這節課我們就學習用線描的形式來表現家鄉的橋和塔 。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復雜的橋上找線條,更直觀的感受線的運用,更好的解決教學重點。
4、引導學生觀察線條與實物之間的變化,并了解線條的組合變化可以表現不同風格的橋。
教師小結:我們同樣也可以用這些線條組合的方式來表現塔、并示范,邊示范邊講解,塔身和圍欄我們都可以用直線勾畫,塔檐根據它的結構用弧線重復排列,形成一定的韻律,線的排列密集一些,邊
沿再用波浪線和折線表現。這樣塔檐線的密集和塔身的稀疏,就形成了疏與密的節奏變化,同時根據結構還有線條的曲直和長短的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以及教師的示范講解,直觀的讓學生了解線和線條的組合運用,為學生的創作做好鋪墊。
5、引導學生看屏幕,線條組成的花紋。
教師小結:這么豐富的線條,再以不同的形式組織在一起,就形成了千變萬化的花紋,你們覺得這些花紋美嗎?那我們就可以把這么精美的花紋用在我們的繪畫當中,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畫得特別好!
【設計意圖】通過線條組合與線描的塔進行對比講解,了解線的曲直、重復、疏密變化等在橋和塔中的具體運用,降低了學生創作難度,解決了教學難點。
6、引導學生小組討論這幾座橋各有什么特點?
學生:上面的兩座橋結構比較美觀,下面的拱橋是用石頭做的。 教師小結:上面的奉化橋和金剛橋橋面以直線為主,但橋上部的造型略有不同,采用長弧線和短線以及直線的穿插,使他們更具現代的美感,下面的石拱橋采用磚石結構,造型以弧線為主穿插欄桿的直線來表現它的古樸的美,而永樂橋上部結構采用圓輪狀,在燈光的配合下使它更具神秘的夢幻氣息。
7、引導學生對比這兩座塔在造型上的不同。 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簡單介紹自己的想法,教師補充這一過程,加深學生的感官印象,了解我們家鄉的橋和塔造型各異,為學生繪畫做好準備。
8、引導學生觀看視頻,欣賞橋和塔細節的刻畫及線的組合運用。
學生:觀看視頻,感受細節的描繪及線條的重復、曲直、疏密的節奏變化。 教師小結:在視頻中同樣用長短、曲直不同的線條通過重復排列的方式來
表現畫面的疏密效果。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使學生了解橋和塔細節的刻畫方法,降低學生創作難度。
9、提問學生如果要讓你來畫一座橋或塔,你會從哪里入手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提供兩種不同的繪畫方法,學生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運用。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視頻為學生提供兩種不同的方法供學生選擇,這樣會要把他們的思維固定在一個框子內,給他們更多的選擇,提供更好的方法。
10、教師布置創作要求,學生創作橋或塔,播放音樂配合情境,教師適時指導。
【設計意圖】學生創作是美術課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也是檢查學生對本課知識掌握的過程,通過教師及時的指導,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知識。
三、展示評價
學生到前面來選擇相應作品并點評:
1、哪一幅作品的線條表現最豐富,為什么?并請作者介紹用了哪些線條及線條的組合方法。
2、哪一幅作品造型最有特點?
3、你最欣賞哪一幅作品呢,說說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學會欣賞作品,并通過學生表述,回顧本課知識內容及重難點。
四、拓展、小結 1、小結:情感升華
2、拓展:欣賞用廢舊材料及泥塑表現的橋和塔,激發學生進一步創作的欲望。
【設計意圖】了解更多的制作方法,并通過拓展,增強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情感升華。
五、板書設計
家鄉的橋和塔
塔頂
疏密、曲直、重復
塔身 橋面
欄桿
塔座 橋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家鄉的橋和塔”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小學美術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天津市第九屆雙優課”,所屬分類為“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小學美術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6課《家鄉的橋和塔》-天津市第九屆雙優課”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