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有趣的線造型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美課標版四年級下冊11.《有趣的線造型》-福建省 - 泉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湘美課標版四年級下冊11. 有趣的線造型-福建省 - 泉州
有趣的線材小人
——《有趣的線造型》第2課時教學設計
【課標分析】
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總目標是: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本課教材教學內容主要是通過欣賞和制作等活動,掌握具有一定塑性線材的基本加工知識技能。在制作中感受材質,促發聯想,靈活利用各種制作方法進行制作,養成敢于創新善于實踐的好習慣,從中體驗制作活動的樂趣。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特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教師應繼續關注學生的養成教育,循循善誘,結合多環節、多層次的體驗、嘗試、思維訓練等方法來集中其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繪畫能力、認知能力等。本學段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動手能力,和基本的創新思維。本課要求用各種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容易達到教學要求。
同時四年級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以及真實的任務中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共同創作的能力都較低年級時有了很大提升。但本課內容較為復雜,對于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難度都不相同,不同學生掌握的程度會有所不同。
【教材分析】
線在生活中十分常見,有絲、棉、麻、金屬等材質,根據其材質的特性,線在生活中運用廣泛。縫制衣裳離不開絲線,生活用電需要導線,人類每天都會與各種各樣的線打交道。藝術家創作雕塑,有時候也會借助線來表達之間的設想和感受。《有趣的線造型》是湘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11課的內容,本課以“有趣的線造型”為題,借助線材開展系列學習,設置了兩個相關活動:利用線材制作喜歡的物品;小組合作完成一組人物形象。兩個學習活動均屬于“設計•應用”學習范疇。采用的材料都為有一定塑造能力的線材。活動一注重對材料的探索,要求用塑性適宜的材料制作動物或物品。活動二注重圍繞人物形象展開情境,相比
之下,活動二的技術強度要大一些。
【課時】共2課時,本堂課的設計為第2課時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感受、了解線材質特性,發現和表現出材質的美,體驗利用線材制作的樂趣。 能力目標: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制作一組生動有趣的人物形象。
情意目標:通過學習養成對生活的關注和勇于探索的意識,養成勤于觀察、敏于發現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制作一組生動有趣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電線小人制作方法及步聚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鐵絲、毛根、尖嘴鉗 學具準備:鐵絲、毛根、尖嘴鉗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3分鐘) (一) 游戲激趣(2分鐘)
1.出示第1課時學生作品,引導學生說說如何制作? 2.生交流分享,鞏固制作方法,為這節課做好鋪墊。 (二)導入新課(1分鐘)
小結: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線材制作的基本方法。那么,它還可以創造哪些更有趣的線造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探究。(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善于鼓舞學生,是教育中最寶貴的經驗。”抓住四年級學生開始轉變思想方法,從過去籠統的印象轉變為具體的分析,偏重對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分析的心理特點,結合第一課時線材小物品的作品,設計了先是展示上節課由學生創作的線材小物品,后引導“上榜”的學生對自己創作小物品進行分析、交流、分享,讓學生從中獲得成熟感,既讓個體獲得成就感,又鼓舞了群體。
二、方法探究(15分鐘)
(一)出示構架,探究方法(5鐘)
1.指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制作線材小人。
(1)線材除了可以做出各種的動物或物品形象,還可以做什么? (2)學生交流想法。
(3)師指出本課的學習任務制作線材小人。
2.出示線材小人的簡單構架,引導學生猜測制作方法。 3.出示步驟圖,學生探究、嘗試制作。 (1)出示步驟圖,觀察步驟圖。 (2)嘗試探究第一步驟。 生1嘗試,失敗。 生2嘗試,分享經驗。 (3)嘗試制作第二步驟。 (二) 對比作品,感受比例
1.引導學生對比發現,構架比例的不合理。
2.出示人體比例圖片,小結:以頭部的長度做單位,一個人的身高約7個半頭,手臂約3個頭,腳約4個頭。
3.提示:只要注意到以上幾點,就能做出比例協調的人物構架,但是制作時要預留出制作手掌、腳掌的長度。
(三)調整構架,包裹衣服。(8分鐘)
1.觀察第三、第四步驟圖,選擇合適的線材包裹衣服。 2.引導學生探究,總結出包裹衣服的方法。 3.學生制作,師巡回指導。
【設計意圖】美術課程重視學生的探究,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倡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意義。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本環節中的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嘗試、探究學會制作一個簡單的、無姿態的線材小人。在這個過程中設計了探究構造的方法、對比發現比例、調整包裹衣服三個具有梯度的環節,學生通過對電線小人的觀察,猜測制作的步驟,其中第一步驟在整個構架的制作中是最難的,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進行探究,并請個別學生上臺嘗試操作,一舉兩得,既能讓學生隱性地思考得以顯性地呈現,又達到了以生教生,生生互動的效果。
三、發散想象(7分鐘)
(一)改變姿勢,啟發想象(2分鐘)
1.師引導發現線材的柔韌性,擺出線材小人的造型。 2.生嘗試用自己的線材小人擺出造型。 (二)添加道具,豐富想象(2分鐘)
1.PPT出示線材小人的圖片,引導學生對同一線材小人造型進行想象。 2.總結:添加道具可以讓小人更有趣、更富動感。 (三)組合場景,完善想象(3分鐘) 1.根據添加道具的情境想象場景。 2.欣賞作品拓展創作思路。
【設計意圖】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課程具有實踐性。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運用傳統媒介或新媒體來創造作品,發展想象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郎加明在《創新的奧秘》中也曾指出:“對于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在完成簡單的線材小人上,如果讓線材更有趣呢?以圖片為載體,以問題為驅動,通過改變線材小人的姿勢,添加道具、組合場景三個方面,層層遞進逐一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為如何變成一組有趣的線材小人進行有效的思考,最后通過欣賞線材作品的基礎上,再一次為學生拓寬思路,為創作一組有趣的線材小人做好鋪墊,從而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
四、創作表現(10分鐘)
(一)活動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發揮想象力,創造一組生動有趣的人物形象。
(二)活動要求:確定主題,安排分工。 (三)學生討論、反饋想法。
(四)生制作,師巡視。(提醒插花泥)
【設計意圖】在創作表現環節中,要想以個體為單位在有限的時間完成一組有趣的線材小人,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難度比較大,所以在設計中選擇了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創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作有利于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完成美術任務,提高美術學習的積極性。
五、評價延伸5分鐘 (一)展示評價(4分鐘) 1.小組代表介紹,并自評。
2.學生交流看法,進行互評
2.教師挑選一兩件作品評價,并對全班學生進行鼓勵。 (二)總結延伸
1.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用線材制作的東西嗎? 2.學生交流討論,拓展思維。
總結:其實線材運用非常廣泛,大到雄偉的建筑,如北京的鳥巢、法國艾菲爾鐵塔,小到生活中的物品。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多運用藝術的眼光去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
【設計意圖】在欣賞評價環節中,主要是以互評和師評的方式進行,在落實本課知識點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為目的,引導學生從造型、色彩、構思等美術語言上進行有效評價。在拓展延伸上,出示建筑中的鳥巢、家具中的椅子等圖片,讓學生認識到線材這個媒材應用的多樣性與廣泛性,從而明白只要用心發現、設計、應用,小物件也能有大用途,從中了解藝術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有趣的線造型”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湘美課標版四年級下冊11.《有趣的線造型》-福建省 - 泉州”,所屬分類為“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湘美課標版四年級下冊11.《有趣的線造型》-福建省 - 泉州”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