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第6課《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廣西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基本信息
課題 教科2017版 小學科學 二年級下冊 1-6《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教材分析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2017教科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磁鐵》這一單元的第六課時,這一課在本單元中既是對前面五課內容的延伸,也是為下一課《磁鐵和我們的生活》的鋪墊,因此本課的地位尤其重要。在本課教學中,將引導學生探究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這一規律。同時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進一步驗證:無論磁鐵形狀如何,都符合“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進而在學生的心目中建立起磁鐵性質的系統概念。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多的科學學習,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得到了一定的鍛煉,對科學探究興趣濃厚。但是由于年齡原因各方面能力仍需要進一步訓練提升,學生對探究實驗技能、整理數據技能掌握仍不熟練,需要經歷更多完整的探究活動。在對磁鐵的進一步觀察中,他們會發現一些更加有深度和具有科學意義的問題。
指導思想與理念依據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質是科學課程的核心理念。科學探究是科學課程最為重要的學習方式,科學課程要以生活中的科學為邏輯起點,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生活中感受科學的重要性,學會分析和解決與科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學生通過現實生活的體驗,通過課堂內外的親身探究,與相應科學規律建立聯系。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始終貫穿科學課程的的學習。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磁鐵的相同磁極相互排斥,不同磁極相互吸引。 磁極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科學探究目標:
能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現象中提出可以探究的問題。 能通過重復實驗來收集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證據。 能初步利用簡單的表格、圖畫來記錄和整理數據。
能初步運用比較和歸納的方法從實驗證據中發現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 能利用所學知識,解釋“干擾下的磁鐵無法指示南北方向”的現象。 科學態度目標:
能對磁級間的相互作用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
在探究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的實驗中,表現出耐心、細致的科學態度,能與他人合作。 能如實地記錄和描述有關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的證據。 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分享自己的經驗。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初步了解“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經歷完整的探究實驗發現磁鐵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教學難點】利用所學知識,解釋“干擾下的磁鐵無法指示南北方向”的現象。
教學準備
學生分組材料: 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條形磁鐵、小車、木質或塑料支架、細線
教學過程
內容提要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情境激趣導入
1.演示:內含條形磁鐵的“指揮棒”的一端靠近付負載另一塊條形磁鐵的小車。小車一會兒被“指揮棒”吸引,一會兒被“指揮棒”推開。
你能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一個現在我們可以研究的科學問題嗎?
2. 提出問題:當兩塊磁鐵的磁
極相互靠近是,是出現相互吸
引的現象還是出現相互排斥推開的現象呢? 3. 揭題并板書課題。 學生邊看邊猜測小車會怎樣運動。
學生嘗試解釋看到的現象。
學生提問:指揮棒是用什么做的?指揮棒為何能使小車動起來?
學生齊讀課題。
由一個有趣的現象引入新課,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探究的欲望。
學會提出可研究的科學問題,能幫助學生分析看到的情景,有利于學生解決疑惑,為接下來的研究做好鋪墊。
二、活動探究新知
(一)探索:條形磁鐵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1.討論:條形磁鐵的磁極相互靠近有幾種不同情況。
2.課件:活動手冊對應實驗表格;講明實驗方法、觀察重點、實驗要求和記錄要求。
3.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匯報交流。
5.探討:引導學生從多張記錄表中發現條形磁鐵磁極相互作用的規律。
小結:當兩個相同的磁極靠近時,磁極之間會出現相互排斥的現象;當兩個不同的磁極靠近時,磁極之間會出現相互吸引的現象。
板書:條形磁鐵——相同刺激相互排斥、不同磁極相互吸引。
6.條形磁鐵磁極間有這樣的規律,其他形狀的磁鐵也有這樣的規律嗎?
學生匯報描述。
學生小組進行重復實
驗,并做好記錄。
各組派代表結合記錄表,交流實驗過程和發現。 學生總結規律,用簡潔
的語言表述。
學生填寫實驗結論。
學生齊讀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
科學課要求教師以
“活動”為載體,以學生的親身實踐、親身體會
為主線,通過活動組織
課堂教學。 本環節通過探究實驗活動活動讓學生深入研究磁極靠近時的現象,了解磁極間的相互
作用規律,從而更好的
突出教學重點。(二)探究:其他形狀磁鐵的磁極相互作用規律。
1.出示3套實驗器材:一對蹄形磁鐵,一對環形磁鐵,條形磁鐵和蹄形磁鐵。
教師說明實驗要求,并巡視指導。
2.其他形狀磁鐵磁極間相互作用是否符合上面的規律?請小組討論并進行說明。
3.匯報交流。
4.小結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并完善板書。
5.再次出示小車與“指揮棒”,解釋“指揮棒”是內含磁鐵。請利用磁極的規律說明“指揮棒”的兩端分別對應哪個磁極?
學生選擇其中一套實驗器材,探索磁極相互作用規律。
學生分組實驗。
學生討論并匯報他們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并從不同的實驗結果中確認磁極相互作用的規律。
學生齊讀共同發現的規律。
學生發現“指揮棒”是條形磁鐵,并說明“指揮棒”的兩端分別對應磁鐵的相應磁極。
整個探究活動環節設計了學生的“聽”、“看”、“講”、“想”和“做”等學習活動,并做到了有“動”和“靜”的合理轉換。既促進了學生對于研究問題的思考,也實現了學生利用所學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巧妙創設情景,活動過程中加深了對磁極相互作用的認識。
三、總結拓展應用。
1.播放微視頻:展示懸掛式磁鐵裝置,靜止時指示南北方向;把另一塊磁鐵放在懸掛著的磁鐵的下面會出現什么樣的現象? 進行演示。 你能利用所學知識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嗎? 小結:磁鐵能指示南北方向,但當周圍出現其他的磁體或鐵時,它指示的方向就會發生改變。人們利用這種現象來需按照相關礦石。 2. 通過今天學習,有什么收獲?請分享印象最深刻的瞬間。 3.拓展作業:請在家中尋找含有磁鐵的物品,用寫、畫、貼等方法記錄在第7課的活動手冊中,從找到的含有磁鐵的物品中選擇一件小件物品帶到下節課的課堂中。
學生猜測。
學生利用所學概念,嘗試解釋實驗現象。
學生各抒己見,進行總結。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程具有開放性。我們的科學教學不應只局限于課堂中,更多的是引導學生把學會的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引導學生解釋生活中見到的“干擾下的磁鐵無法指示南北方向”的現象,這也是學生科學素質的一個體現。
板書設計
6.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條形二字后劃去)條形磁鐵——
相同磁極相互排斥 不同磁極相互吸引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科學評價的內容包括科學探究方法與過程,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等。教師要細心觀察,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的評價,肯定學生為自己的進步所做出的努力。這些評價應貫穿于每一個教學環節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1)上課前科學書的準備情況(2)準備好必須的實驗材料(3)課堂的表現情況 (4)課后實驗材料的整理情況。這樣有利于學生行為規范的養成。
學生參與評價是每個學生都可以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小組學習活動是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的學生年齡較小,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表現出自我意識較強的情況。他們較少會去傾聽他人的想法,而小組活動可以改善這種狀況。在小組探究活動中,學生除了能獨立進行自己的研究之外,還能與同伴進行交流,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他們在對他人進行評價的同時,對自己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評價。 評價表:
評價項目 等級
綜合
得分
A B C D 教 師 評 價
(50%) 能發現和提出研究問題,有興趣研究
能提出自己的猜想
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并能提出建議
有較強的自控能力,活動能堅持到底 能夠得出自己的探究結論,
并說出理由發言積極 聽講認真,積極思考
學 生 互 評 (50%)
實驗中表現積極,主動參與,有興趣
嘗試用學到的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積極交流自己的體會、收獲,善于表達
有良好的觀察、實驗習慣,幫助小組成員 能客觀公正對待同學和事物,語言文明 上課前科學書的準備情況 課后實驗材料的整理情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