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水邊玩耍有危險
所屬欄目:安全教育優質課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預防和應對火災傷害事故發生——穿越火線》湖北省 - 武漢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預防和應對火災傷害事故發生——穿越火線》湖北省 - 武漢
活動背景:燃燒與滅火也是今與學生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化學現象。但是現在的學生因為家庭人口結構和學習壓力的雙重影響,對這些現象的本質認識比較缺乏。通過電影《奇幻森林》、《紫日》片段視頻,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滅火的原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更便于掌握和運用。 本次活動通過合作探究燃燒的條件,更好地去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思維能力,根據實驗現象去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實驗中發現問題進行改進的能力等。 一、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分析生活事例和實驗中的現象,綜合認識燃燒的條件,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能用學到的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燃燒和滅火現象。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探究燃燒的條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能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燃燒條件、滅火原理的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樂趣。 2.滲透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體會“科學是把雙刃劍”,只有掌握其規律,才能趨利避害。
3. 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探究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圍繞課題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討論交流得出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教學難點:利用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
教法與學法:情境創設、引導實驗探究、對比分析、歸納總結、充分利用視頻素材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一組紅色的“火”字,排成一排如同一條火線橫貫畫面。 同學們,認識這組字嗎?看到這個火字,你們想到了什么? 生:燃燒、........ 2,(圖片展示)火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利用生活實例體會燃燒對生活的重要性。
二、提出問題,作出猜想
1、小組思考討論猜想:燃燒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什么樣的物質在什么條件下燃燒?請同學們根據你對燃燒的了解,做出一些對燃燒條件的猜想。并說出自己的猜想的依據。 2、小組交流匯報
學生敘述:可燃物、氧氣(或空氣)、達到著火點。 師相機板書 燃燒的條件: 1、 可燃物;
2、 氧氣(或空氣);
3、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師: [小結]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可燃物才能燃燒。 [板書](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三、 觀看短片,深入探究 1、讓我們來觀看幾個片段
視頻1、播放視頻《新聞聯播》片段,有關“天津大爆炸”報道。 1.由事故現場報道,讓學生體會燃燒使用不當的危害,同時報道中提及到“用沙土填埋”的方法滅火,得出一種滅火的原理:隔絕氧氣(或空氣)。
視頻2、電影《奇幻森林》片段,讓學生總結出另一種滅火的原理: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視頻3、電影《紫日》片段的觀后感,總結出第三種滅火的原理:隔離可燃物。 2、學生觀后聯系實際說說自己的想法。 師小結:在燃燒的三個條件中,如果破壞了某一個條件,都可以使燃燒反應停止,也就是說都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所以說滅火的原理都是從燃燒的條件。 四、制定計劃,合作實驗 方案一、
1、 探究活動:嘗試滅火的方法 那么同學們設想一下,這三個條件中如果去掉任何一個條件,會發生什么樣的現象呢?同學們面前都有已經準備好的蠟燭和燒杯等一些用品,請你們用蠟燭和燒杯自己設汁一個實驗方案,來探討一下“滅火的原理”。 2、CAI出示活動要領: a.組內共同制定好計劃 b.記錄員填寫表格
c.操作員按計劃表操作實驗 出示活動材料
(1)提供的用品: 打火機、剪刀、大燒杯1個、小燒杯1個(裝少量水,貼上標簽)、白醋、小蘇打粉末、大米蠟燭3支(其中兩支分別固定在兩個大燒杯內)。
溫馨提示: 小蘇打和白醋能快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2)每個學習小組利用實驗籃中所提供的用品,盡可能多的想辦法熄滅蠟燭; (3)用時5分鐘
附實驗記錄表格(一組一張) 熄滅蠟燭的方法 所利用的滅火原理
3、 [學生活動,老師巡視] 4、 [匯報交流] 預設:
第一小組,我清除可燃物。用嘴對著其中一只蠟燭用力吹氣,結果這只蠟燭熄滅了。
第二小組:降低溫度。 第三小組:我們組利用的是隔絕空氣的方法。我們在點燃的蠟燭上扣了一個燒杯,由于蠟燭燃燒不斷地消耗氧氣,使有限的空間內充滿了CO2氣體,最終蠟燭由于不能及時得到氧而熄滅。 第四小組:我們組選取了兩只等長的蠟燭點燃,然后慢慢地在其中一只蠟燭的下面截取了一大段,結果被截取的這只蠟燭首先熄滅了。 師:那你們組“滅火”的原理是什么呢?
第五小組:我們主要是從可燃物的角度來考慮的。
第( )小組:我們和第三小組的原理相似,但我們選用的是小蘇打和白醋,由于小蘇打和白醋反應能產生CO2,所以蠟燭也熄滅了。
……
師小結:燃燒的三個條件中,如果破壞了某一個條件,都可以使燃燒反應停止,也就是說都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所以說滅火的原理都是從燃燒的條件出發。 [板書]
清除可燃物 1.原理 隔絕氧氣
降溫至著火點以下
方案二:
1、的確當火災發生時,人們多么希望能迅速滅火,實際上,在日上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做了一些滅火的事情。你知道哪些滅火的方法?這些方法分別破壞了燃燒的哪些條件?
(如熄滅蠟燭 、炒菜時油鍋起火 、家中液化氣罐起火 、電器線路起火 ) 2、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預設學生回答
生:1、熄滅蠟燭 用嘴吹滅;用本子、扇子、手煽動,都是降低了溫度。 師:你太棒了,降低溫度到著火點(加重語氣)以下,這樣就可以滅火。 生: 炒菜時油鍋起火 用鍋蓋蓋滅(隔絕氧氣)、推入青菜(降溫)、關上氣灶的開關(移走可燃物)
生: 家中液化氣罐起火,先關上氣閥(移走可燃物),然后用濕棉被蓋滅(降低
溫度,隔絕氧氣)
生: 電器線路起火,先切斷電源,再想辦法滅火(清除可燃物) 師板書
1.隔絕空氣。
2.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3.清除可燃物。
3、自制滅火器
師:看來大家都非常聰明,善于觀察,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
1、在我們的家里還有很多觸手可及的材料可以滅火,如小蘇打和白醋,他們倆一組合就能制造家用滅火器,想試一試嗎? 2、出示活動材料
(1)提供的用品: 打火機、白醋、小蘇打粉末、大米蠟燭1支 溫馨提示: 小蘇打和白醋能快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2)每個學習小組利用實驗籃中所提供的用品,想辦法熄滅蠟燭; (3)用時5分鐘 3、學生活動
4、師實拍實驗過程和結果及時上傳 5、知道其中的緣由嗎? 觀看視頻
七、小結:
學生談這一節課的收獲,老師加以點評和總結。
1、生交流
2、師: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是大家的一個優點,希望以后學習過程中,能夠繼續保持。
板書設計:
穿越火線
一、燃燒的條件 二、滅火原理 1.可燃物 1. 清除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 2. 隔絕氧氣(或空氣)
3.溫度達到著火點 3. 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