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安徽省中小學班主任
所屬欄目:高中主題班會優質課
視頻課題:安徽省中小學班主任教學基本功大賽高中_主題班會《知恥而力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安徽省中小學班主任教學基本功大賽高中_主題班會《知恥而力行》
主題班會教學設計
|
基本信息 |
姓名 |
|
|
|
學段 |
高中 |
|
|
班會題目 |
知恥而力行 |
背景分析 |
一. 主題分析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小學德育工作之南》等文件要求,要開展愛黨愛國方面的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求我們“愛國敬業”。但沒有良好的知識儲備、道德認知和行為習慣,“愛國敬業”就只會成為政治書上的文字符號,不會有什么實質的意義。
9月18日上午9點18分,警報聲如期響起,這應該是國恥的警鐘,也應該是我們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號角。銘記國恥,身體力行,因此我選擇以九一八國恥日為契機,對班級同學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班會主題為“知恥而力行”。
二. 學情分析
當“精日派”成為網絡上的熱詞,當公眾人物張哲瀚發布在靖國神社前的合影,在乃木神社參加婚禮,當攀枝花學院的學生九一八當天穿著和服逛校園,我們就應該明白原來有那么多人對歷史常識如此匱乏,對民族苦難渾然不覺,我們的愛國教育,任重而道遠。 |
班會目標 |
1. 重溫九一八事件的經過和影響;
2. 理解銘記國恥的意義,喚起真實的愛國熱情;
3. 明白正確的銘記國恥、熱愛祖國的理性做法,并身體力行。 |
班會準備 |
1. 搜集關于九一八事件的歷史知識,制作成課件
2. 準備相關的音樂或者視頻 |
班會過程 |
環節一:導入
師:9月18日上午9點18分,校園響起了警報聲,同學們默哀了三分鐘,因為那天是我們的國恥日。然而就在那天,某高校有一女生身穿粉色小花的和服,手撐一把粉色的紙傘在校園內游玩,一穿淺藍色裙子的女孩為其拍照。你對此有何看法?建議怎樣處理這件事?
生成:
1.學生看法:
①挑戰民族尊嚴;
②愛國主義教育缺失,應該予以譴責,并接讓她受相關教育;
③對歷史知識無知,愛國情感淡漠 。
2.教師引導:九一八當天,我們可以看日本漫畫嗎?
結論:可以。雖然日本的漫畫發展的水平很高,但歐美漫畫、中國漫畫也深入人心,漫畫還不足以成為日本大和民族的標志。
師:和服,是日本大和民族的民族服飾,是日本民族的標志性事物之一。
生成表達:無論該同學是有心還是無心,在九一八當天穿著和服逛校園都是不妥當的,我們對此深表遺憾。因為九一八是中華民族不可觸碰的傷痛,而那樣的行為會傷及中華民族的情感。
設計意圖:借此激發學生對社會上一些失當行為及其背后原因的思考。
|
環節二:回顧歷史事件
問題設計:1931年9月18日,我們不敢忘,也不能忘,因為日本在這一天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從此掀開了歷史上恥辱的一頁。你能講述九一八事變的過程嗎?
附:九·一八事變過程及影響。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占東北的事件。
1931年9月18日夜,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后,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使東北3000多萬同胞飽受亡國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變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發動的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端,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標志著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也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起點。
生成:學生的表達
設計意圖:重溫歷史故事,強化對歷史事實的銘記。
|
環節三:知識競賽
問題設計:看來大家對九一八事變還是比較了解的,那么我們來一個競賽吧,看看大家對這方面的知識有多熟悉。
附: 歷史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1. 九一八事變的時間是(B)
A 1921.9.18 B 1931.9.18 C 1932.9.18 D 1933.9.18
2. 九一八事變發生的地點在( D )
A 皇姑屯 B長春 C旅順 D沈陽
3.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根本目的是( B )
A占領東北 B變中國為殖民地 C促使蔣介石擴大內戰 D擺脫國內經濟危機
4.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有利的客觀因素是( D )
A國內階級矛盾尖銳 B經濟危機使得日本經濟困難
C侵略中國是日本的既定方針 D中國國內局勢動蕩,戰爭頻繁
5. 九一八事變的借口是( B )
A盧溝橋事變 B柳條湖事件 C華北事變 D西安事變
6. 九一八事變后,國民政府發表《告全國國民書》:“政府現在既以此案之于國聯行政會,以待國際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沖突,對于國民亦一致告誡,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上述材料反映出國民政府的直接態度是( A )
A寄希望于政治解決 B順應民眾的要求
C采取了投降政策 D實行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7. 1931年后,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國對日本侵華政策的轉變是( D )
A 由“門戶開放”轉為“大陸政策” B由綏靖轉為獨霸中國的政策
C 由“門戶開放”轉為綏靖政策 D由綏靖轉為遏制政策
8.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后不到一百天便占領了相當于日本本土面積2.5倍的中國東北三省,日本官兵死傷僅199名,導致這種戰況的主要原因是( B )
A日本閃電戰的威力 B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中日力量對比懸殊 D國際帝國主義的綏靖政策
9. 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D )
A幻想國際干預 B集中軍事力量鎮壓國內革命
C借以削弱東北軍力量 D懼怕抗日力量強大威脅其統治地位
10. 30年代,有一幅漫畫,畫上是一個穿和服的大人,抱著一個戴眼鏡的小孩,這幅畫反映了( D )
A美國與蔣介石的關系 B日本與美國的關系
C蔣介石與張學良的關系 D日本與偽滿洲國的關系
11. 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沒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的主要原因是( D )
A此時的中國共產黨還不是一個成熟的政黨 B此時的中國共產黨還明確的對日政策
C“左”傾錯誤在黨內仍占統治地位 D當時社會主要矛盾是階級矛盾
12. 1933年,國民黨部分愛國將領舉起抗日反蔣旗幟的原因不包括( D )
A民族危機的加深 B國民政府的妥協退讓
C國民黨內部的矛盾 D中共抗日統一戰線方針的影響
13. 從根本上說,促使民主人士和國民黨內愛國將領抗日反蔣的因素是( B )
A階級利益和政治立場所決定 B中日民族矛盾的逐步加深
C受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的感召 D受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影響
14. 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妥協退讓,以犧牲民族利益換取反動政權的茍安,而中國共產黨號召人民抗日,以換取民族危亡。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取決于( A )
A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 B兩黨的力量大小不同
C兩黨矛盾尖銳 D同日本關系的不同
15. 下列史實與國共兩黨合作無關的是( C )
A黃埔軍校 B北伐戰爭 C東北抗日義勇軍 D抗日戰爭
16. 下列關于九一八事變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事( C )
A它使中國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B它使中國的社會矛盾開始發生變化
C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張 D它沖破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7. 下列關于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中國各界的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蔣介石命令張學良率東北軍將士予以堅決的抵抗
B國共兩黨達成合作協議,統一行動共同抗日
C中國共產黨黨員與東北人民、未撤走的東北軍組織了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爭
D南京國民政府迅速制定了軍事抵抗為主、外交干旋為輔的方針
18. 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武裝有( D )
①抗日游擊隊 ②抗日義勇軍 ③抗日聯軍
A ①② B ③ C ① D ①③
19.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主觀條件是( A )
①日本侵略政策的必然結果 ②日本爆發經濟危機,陷入困難境地 ③歐美資本主義列強忙于應付本國危機,無暇東顧 ④蔣介石政府集中兵力“圍剿”紅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0. 下列歷史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變 ②七七事變 ③西安事變 ④重慶談判( D)
A ①④②③ B ④①②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設計意圖:在歷史老師的幫助下,設計知識競賽題,加深對九一八事變相關知識的記憶。
生成競賽結果:
①獲勝人員:李明恩 李旭祥
②分享答案
③物質獎勵:獎勵優勝者一支筆,希望他們書寫新的歷史篇章。 |
環節四: 討論為何要銘記國恥
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林覺民
問題設計:為天下人謀福,是革命先烈共同的心聲。斯人已逝,天下已安。可我們為何還要時時回顧歷史,揭開傷疤?
①不知歷史,無以知來處
習主席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植根于歷史,內涵于歷史,在歷史中創造,歷史中傳承,歷史中熔鑄,歷史上都寫著民族的靈魂。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
德國前總理勃蘭特也曾說說:“誰忘記歷史,誰就會在靈魂上生病。”
②不知歷史,無以明是非
2019年的香港修例風波,到現在都讓人觸目驚心。其中戴口罩施暴力的人群中,不乏年輕人的身影,也許背后的原因復雜而繁多,但從他們的教材中,我們也可見一斑。
附:環球時報2020年5月9日新聞稿件(節選)
香港教育局審查過的教材,竟如此描述林則徐
環球時報
發布時間: 20-05-0921:51《環球時報》社官方帳號
在香港某小學教師歪曲鴉片戰爭歷史事件后,香港《文匯報》在最近幾天連續揭露了一批有問題的香港教材,除了那些不經教育局審查的通識教材外,竟然有一本經過審批的歷史教科書也存在歪曲歷史的問題。
香港《文匯報》5月6日指出,一本經過教育局審查的初中歷史教科書《現代初中中國歷史》中,描述林則徐“不明白英國的貿易狀況”、“毫不考慮禁煙對中英關系的沖擊”、“輕率地單方面嚴禁鴉片,這顯然是不明智的做法,并最終釀成戰爭”,還聲稱這是“概括了”美國歷史學者史景遷的話。
不過香港教聯會副主席鄧飛在其社交媒體上列出了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的原文,并與教材的這段描述對比。他表示,沒發現史景遷教授說過林則徐“不明智”。這表明該教材的描述根本不是整理自史景遷的話。
就是不了解日軍侵華的歷史,有些人才會穿著日本和服在九一八當天逛校園,才會穿著日軍侵華軍裝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跟前拍照,才會在日本靖國神社面前擺POSS,才會在大連大興建日本風情街。
③不知歷史,無以圖將來
歷史是映照現實和未來的鏡子,是把握現實知其未來的必修課。
了解了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所遭受的種種劫難和失敗,才能明白只有社會主義能救中國;了解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領導中國人民所取得的新民主主義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等各階段的偉大成就,我們才能有足夠強的信心繼續秉承堅持真理、擔當使命、不怕犧牲等精神,才有足夠強的力量去實現中華民族第二個百年的奮斗目標,才有足夠高的眼界去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生成:師生的即興表達和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了銘記歷史的意義
|
環節五:觀看視頻《九一八事變》《九一八背后的數字》《不能忘,不敢忘》
設計意圖:喚起情緒上的共鳴,增強愛國的情感。 |
環節六:立足現實,身體力行
討論:我們明白日軍侵華的歷史事實之后,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
生成總結:
1. 打雜搶燒,傷害的不是日本,傷害的是我們同胞的利益;
2.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與日本斷絕關系。
3. 我們要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讓我們的祖國變得越來越強大。
4. 我們要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5. 我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在制定自己的人生規劃時,要滿足自己的需要,也要銘記祖國的需要;
……
教師總結:銘記歷史并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發展未來才是。而要想發展中國的未來,在座的諸位任重而道遠。因為少年智,則國智……
生成齊誦: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最后,老師也有一段話,希望有共同心愿的同學一起誦讀:歷史無法重臨,未來由我書寫。我若為官,定當廉潔公正;我若為商,定當取財有道;我若為學,定當篤學慎思;我若為師,定當身正學高……我可以從事很多職業,但無論從事什么職業,我一定愛國、敬業。因為,我不僅是我,我和祖國不可分割!!
播放視頻:《我和我的祖國》
生成:學生和唱
設計意圖:讓銘記付諸實際的行動,用行動履行銘記的諾言,增強愛國情感。
|
|
班會后延伸教育活動 |
1. 觀看B站視頻:《我們偷拍了靖國神社!日本的另一面讓我們脊背發涼……》
2. 利用假期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并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觀后感。
設計意圖:了解日本靖國神社,永遠保持警惕。
|
班會反思 |
本次班會,我從大家關心的社會現象入手,抓住紀念日的契機,對同學們進行愛國教育,遵循了適時教育的原則。在開班會的過程中,不是板起面孔說教,而是通過知識競賽、視頻分享和討論的方式進行,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老師在班會進行過程中的升華,讓同學們對銘記九一八事件的意義和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強了愛國的情感。 |
|
|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安徽省中小學班主任”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安徽省中小學班主任教學基本功大賽高中_主題班會《知恥而力行》”,所屬分類為“高中主題班會優質課”,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安徽省中小學班主任教學基本功大賽高中_主題班會《知恥而力行》”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