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芣苢,插秧歌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版語文高一上冊《芣苢》《插秧歌》山東省青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版語文高一上冊《芣苢》《插秧歌》山東省青島第十五中學教學設計
部編必修上第二單元群文閱讀 為勞動而歌 《芣苢》《插秧歌》教學設計 山東省青島第十五中學 王緋霞 教學目標: 1.品誦:想象詩歌畫面,體會詩歌情感 2.探究:鑒賞表現藝術,品味詩歌魅力 3.感悟:感受勞動之美,認識勞動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1. 想象詩歌畫面,體會詩歌情感 2.感受勞動之美,體悟勞動價值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吟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學習方法: 誦讀法、吟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聯想想象法 課前學習活動: 1. 回顧初中已學的《詩經》篇目和楊萬里的詩歌。 2 2. 熟讀詩歌,疏通詩意,掃清文字障礙。 3. 小組合作,在誦讀基礎上自由吟唱《芣苢》。 4. 思考探究勞動的價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為勞動而歌,一起學習《芣苢》《插秧歌》。首先看看來自遠 古的絕響。 Ppt 導:自遠古的絕響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 哉! 據說這是中國最早的詩,魯迅稱之為“杭育杭育派”,《彈歌》記錄了狩 獵場面,另一首請大家讀出熟悉的兩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都 寫了勞動。 【設計意圖】激趣,從詩歌的起源入手,引出兩首勞動之歌。 二、反復誦讀,感受勞動之美 第一首:《芣苢》 1.誦:朗誦《芣苢》,注意把握詩歌的節奏。 3 孔子曰:不讀詩,無以言。請大家齊讀,讀準字音,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2.品:讀詩如賞畫,發揮想象并描述畫面。 請學生想象兩首詩的畫面: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情? 明確:插入芣苢的介紹,可食可藥。想象春日女孩子結伴一起采摘芣苢 的情景,結合學生“詩意黔行”的游學活動,體會勞動之美、勞動之樂。 3.聯 Ppt:清人方潤玉《詩經原始》如是說: “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 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其 情之何以移,而神何以曠。” 小結:融入自然,踏歌而作。(板書) 3.唱:學生純人聲伴奏小合唱表演。 小組展示純人聲伴奏的吟唱,加入口哨、節奏、和聲。 欣賞視頻:經典詠流傳《芣苢》童聲吟唱,師生相隨和之。 第二首:《插秧歌》 1.誦:一生朗誦《插秧歌》,把握詩歌節奏。 2.品:讀詩如賞畫,發揮想象并描述。 Ppt:何事?誰喚誰?何情? 《插秧歌》中兩個無主句“喚渠朝餐歇半霎”和“照管鵝兒與雛鴨”中,“誰”喚, 4 “誰”答? 明確:“田婦”“翁媼”“家中小女”“鄰居”“詩人楊萬里”喚,“田夫”答。學 生也可有其他答案,各抒己見,抓住 “照管”一詞,疑義相與析。在此過 程中讓學生想象詩歌未盡之言,模仿呼喚者的口吻,體會留白之妙,同 時領略一家子在農忙季節老少齊上陣,分工合作,忙而有序,配合默契, 相互關心的人倫之美。 問:只有樂嗎?明確:苦中蘊樂。“雨從頭上濕到胛”,不過一想到 “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場景就會忘掉勞作之苦。聯系本單元之前所學,“喜 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英雄”怎么理解?比農夫,《插秧歌》 用了“兜鍪”“甲”這樣的比喻,突出氣氛的緊張,農民的不辭辛苦。 明確:《芣苢》融入自然,踏歌而作;《插秧歌》苦中蘊樂,人倫之美。 (板書) 3.聯:讀稼軒詞,品田園風。學生齊讀《清平樂 村居》。 PPt: 清平樂 ·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5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誦讀吟唱,想象畫面,讓學生展開聯想想象,超越 時空,走入其中描摹的場景,悉心感受詩人的情感,體會其中表現出的 勞動之美。 三、對比探究,感受藝術魅力 Ppt:小組合作探究:《芣苢》《插秧歌》都描繪了勞動的場景,藝術表 現上有何特點?分別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明確: 《芣苢》句式整齊,節奏明朗、輕快,自然流露出勞動的喜悅;“采” “有”“掇”等一系列動詞的變換,細膩地描繪出勞動的過程,富于詩情和 畫意。 《插秧歌》運用民歌手法,選取日常勞動場景,描繪一家四口趁著農 時冒雨插秧的緊張生活,他們齊心協力,分工合作,干得熱火朝天而秩 序井然。詩作表現出農家生活的辛苦與農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 里行間洋溢著吃苦耐勞、勤奮樂觀的精神。 兩首詩各具不同的藝術魅力!镀]苢》重章疊唱,回環往復,令人神 往;《插秧歌》善用口語,淺白流暢。富有自然、新鮮的意趣。 6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用詞、句式、修辭、語言特色等,探究兩首詩的 不同藝術魅力。 四、小組合作交流,體悟勞動價值 Ppt 悟:讀詩亦如讀史,有益于現實和人生 (2019 全國卷Ⅰ)“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 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 秀傳統,綿延至今?墒乾F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 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 “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也有的說: “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 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就以上現象,談談你的認識與思考。 學生探究交流,展示模仿誠齋體之作勞動歌。 晨起歌 夜來不睡早不起,掙扎起來眼迷離。 擺齊桌椅擦亮鏡,刷凈馬桶又擦地。 把門打開身欲離,恍而驚起床頭倚。 【設計意圖】:利用 2019 年高考作文題,引導學生探究勞動的價值 和勞動的重要性。“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創造了人,勞動在人類進 化和人類文明的演進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今天也依然需要勞 動,社會是勞動者共同推進的,要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悟:當李子柒比肩袁隆平,我才讀懂這個女孩的可怕。 李子柒可怕嗎?播放視頻《水稻的一生》片段。學生回答。 由農業部將李子柒選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的新聞引導學生 思考,播放李子柒的視頻《水稻的一生》,李子柒不僅是一個普通的勞動 者,而且是一個文化的傳播者,將田園牧歌似的中國農村生活詩意地呈 現出來,并且傳播到海內外,很好地詮釋了勞動的現實意義和詩意之美, 李子柒用行動告訴我們,詩意不僅在遠方,更在眼前。她是青年人學習 的榜樣。不是可怕,是可敬。青年人要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尊重勞動, 熱愛勞動,學會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詩意的棲居。 寫:教師展示原創詩歌。 Ppt: 致李子柒 李家有女名子柒,長發飄飄著布衣。 紅塵浮華一朝別,綠水青山尤可棲。 勤事大母無難色,躬親勞作園田居。 牧歌曲曲動海外,比肩袁老事非奇。 【設計意圖】在交流與分享過程中,引導學生自覺地在學習實踐中豐富對 社會勞動生活的認識和對美好情感的體驗,增強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 8 能力。 板書設計: 芣苢 插秧歌 融入自然 苦中蘊樂 踏歌而作 人倫之美 作業設計: 【必做】(2019 全國卷Ⅲ) 詩歌鑒賞《插田歌》。 (2019 全國卷Ⅰ)插田歌(節選) 劉禹錫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 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 齊唱郢中歌,嚶嚀如《竹枝》。 14.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詩歌以花鳥發端,通過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麗畫 9 面。 B.詩人舉目眺望,能看到遠處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 現。 C.詩中寫到了農父農婦的衣著,白裙綠水映照綠苗白水,色調分外和 諧。 D.詩的七、八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表現農民們的勞動場面以及愉悅心 情。 15.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 不同?(6 分) 參考答案: (二) 14.B 15.①《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穩,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 ②這幾句詩則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 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 【選做】李子柒走紅海外惹爭議,有人叫好,有人卻認為是作秀,你怎么 10 看?寫一段不少于 400 字的文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